反复推敲 精益求精──一条获奖消息的采写经过

来源 :新闻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tv2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复推敲精益求精──一条获奖消息的采写经过夏如秋1993年1月21日,四川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非候选人的农民企业家王周龙当选镇长》这条消息。几天以后,《中国青年报》以及美国、马来西亚等国的一些报纸相继转载,并称“通过王周龙当选镇长,可以看到中国基层人...
其他文献
读报随想二题吴万里新闻的时机与角度同在一个天地,几家报社一起去采访同一事件,如果大家都取同一材料,写同一报道,往往会给人雪同之感;稍微机敏一点的记者,稍一变换角度,写出新意,常
新闻写作与作者情感刘祯祥一篇新闻总是蕴藏看作者的情感,作者的主张、思想观念、爱憎……。新闻素材的选择,新闻主题的确定,往往受作者情感的支配。作者的情感会直接或间接融入
一位业余通讯员的临终嘱咐原南充县潆溪区委的副局级宣传干部蒋治世,自1952年以来,一贯热爱党的新闻事业,经常为多家报、台撰稿,是《南充日报》、《四川农村日报》、《精神文明报》的
请尊重通讯员的劳动编辑同志:热心写稿的通讯员越来越少,这在一些地方已成了公开的秘密,不能不令人忧虑。7月21日《新闻出版报》二版有篇题为《基层通讯员锐减》的文章分析说,通讯员
文化被误解值得正名曾伯炎平时读报,很爱读文化版,读后又常令人失望。某些文化版无文化,甚至以文化为主的报刊,也缺乏文化。文化与娱乐有联系,但并不能划等号,更不能以娱乐偷换文化
提问的技巧(上)谢骏本栏责任编辑孟基宁提问是采访中获得事实和信息的最主要手段,其有效程度直接制约着获得事实和信息之多寡,是记者和被采访者交往和沟通的手段和桥梁。提问实质
《企业报》要与社会接轨西南铁道报社马海根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部相继办起了《企业报》。但如何提高《企业报》的质量?这是摆在我们每个办报人面前的首
对"人"及其存在方式的探讨是《神圣家族》的重要内容,学术界对之还未充分展开研究。通过对思辨唯心主义把人归结为自我意识的批判,通过对费尔巴哈人道主义的唯物主义的肯定,
报纸上的新闻应当吸引读者。但目前有不少报道读者不喜欢。怎样才能使报道吸引读者呢?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满足读者的多种需求大家知道,人们所以订阅报纸,是因
一)相同之处1两者都是一种传播活动,都以事实为基础,用事实说话。所传播的对象在社会生产、生活中,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或者叫做代表性。2两者的传播对象都是植根于社会现实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