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器乐教学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d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器乐演奏对于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创造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情感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对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对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脑、眼、手、脚各个器官的协调运动和配合,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认识力及良好个性心理品质方面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音乐课程标准》也指出:器乐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生理上分析,学生在演奏器乐时,美妙音乐影响其情绪,情绪又影响着荷尔蒙的分泌,进而影响大脑分析能力和记忆能力。由此可见,通过演奏美的音乐不但能影响和激发学生的情绪,促进智力的开发,还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那么,在器乐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得既轻松又扎实呢?近几年,我尝试了以下几点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示范性
  课堂器乐教学同其他的课一样,十分注重示范性。这是器乐教学新授课中常用的基本教法之一,是教师结合乐曲,简介乐器的特点和基本演奏的方法,主要通过教师本人对器乐演奏的姿势、指法、呼吸等要点进行规范性的操作表演,既使学生能够通过看和听直观性地了解该乐器,又能及时纠正学生错误;既方便、灵巧、有趣,又能立竿见影获得器乐教学实效。因为小学生的模仿力很强,再加上他们对教师有着很强的信任感,因此在教授乐曲前,准确、优美的示范是很必要的。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来激发学生学习乐曲的兴趣,并给学生一个初步的感知认识,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二、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的家庭熏陶、音乐天赋、音乐素养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而他们学习的感悟力也会有所不同。如果统一要求,学得慢或者学得不好的学生就会感到着急、困惑,甚至会有一种畏惧的心理,以至于对学习失去信心。如能因材施教,对每个学生不同程度的进步都能热情鼓励,就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练习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演奏好一种乐器,不经过持久刻苦的训练是不行的。所以在课堂上,应侧重让学生练习。教师在进行细致的示范讲解之后,就应让学生反复地模仿、练习,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技能。
  四、个别辅导
  有的教师经常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练习,意在让学生各取所需,针对自己的不足多加练习,这样的做法是必要的,但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更重要,因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对教师的讲解不一定能够领悟得透彻,所以,在自由练习时,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足,如不及时纠正,就会形成习惯。针对这种情况,只有通过个别辅导,解决不同学生面临的不同问题,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
  五、寓教于乐
  心理实验表明:小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不长,而且不稳定,有趣的东西常常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于是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把游戏引进课堂。这种方法是常用的器乐教学方法之一,能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以寓教于乐的方式,通过玩玩唱唱、吹吹打打,使学生从中获益。
  六、培养审美情感
  在音乐情感中,审美情感主要是以丰富的情感体验为基础,让学生对不同文化内涵、体裁、风格、流派等的音乐作品进行情感体验,而器乐作品往往在这些方面表现得更为丰富、广泛,因为没有歌词的缘故,所以更强调审美情感的作用。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詹姆斯·莫赛尔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的体验音乐的桥梁。”在器乐教学中,教师若只顾及技术技巧层面的东西,而忽视了对音乐审美情感的启发和培养,将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因此,我们不要走“重技轻艺”的教学道路,音乐作品中有许多生动的音乐形象和丰富的情感,不是仅靠娴熟的技术技巧展现的,还要有恰到好处的审美情感因素的配合,获得两者的完美统一,实现演奏价值。
  七、舞台演奏能力的培养
  学生学好了一种乐器,肯定会在不同的场合演奏,因此,从小培养学生很好的“台风”是很必要的。教师应从基本姿势、基本演奏技巧、表情、舞台形象等各方面进行引导、培养。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对今后的演出得心应手。
  事实上器乐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在这一领域内,它为我们音乐教学提供了独特而令人愉快的音乐教育价值。可见,器乐教学是多么重要。当然,器乐教学的方法、形式还有很多,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去发现、实践。以上几种乃浅见,愿与各位同行商榷。
  (责编钟岚)
其他文献
当前的减震技术主要集中应用在基础隔振和消能减震体系中,有较好效果但使用条件也受限制。结合橡胶支座基础隔震和调谐质量阻尼器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在超高层结构中应用非线性
本文通过对基于两棵树中的公共子树查找问题在有根、带标记、有序树中的主要算法及相关历史的回顾,结合算法思想将公共子树查找问题分为主要3类。本文深入探讨了每类算法中的
分析说明跨国公司采用转移价格策略所取得的收益.并对跨国公司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进行了分析探讨。
品,需要引领与点拨,需要氛围与情境,需要聚焦与定格,需要潜心与顿悟。面对教材,在课堂上该如何引领学生去品味语文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新课改经验,从以下三点来阐述。  一、身临其境,在情境中品  品,需入情入境,甚至达到忘我的境界。聪慧的教师总是善于营造氛围,渲染气氛,把学生带到文本的意境中去,走进语言文字,抵达人物内心。  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下册的《半截蜡烛》,故事扣人心弦,情节跌宕起伏。我们来看文中
为了使小学生能够从小就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营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小学阶段开展诵读经典益处很多。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弘扬国学,指导小学生广泛诵读中华经典,挖掘与诠释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诵读经典的小学生,懂得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关心他人,成为众人眼中的好孩子,好学生。诵读经典更深刻的含义还在于帮助小学生净化内心世界
【教学实录】  师:凡卡在老板家里遭受了这么多令人难以忍受的痛苦,所以他说——  生(接读):“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师:凡卡才九岁,他的生活到底还有没有指望呢?  (学生兴趣盎然,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  师:好呀,我们就来进行一场辩论赛。认为“有指望”的同学,请坐到这边来,你们就是正方了;认为“没有指望”的坐到那边,你们就是反方。双方的观点明确了,怎样才能使别人信服呢
针对并联机构输入/输出强耦合、存在奇异位形,影响实时控制的问题,设计一种弱耦合、无奇异空间移动并联机构,机构由两条CRR拓扑结构支链和一条UPS支链组成。利用螺旋理论分析
12月22日,省纪委省监委驻省政府办公厅纪检监察组对省档案局2020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情况进行考核。会议由省档案局局长黄凤平同志主持。省档案局领导班子成员、二级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