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粉碎度对风湿骨痛胶囊中主要成分在人工胃液中溶出量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药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520c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乌头碱为溶出指标,对不同粉碎度中药材制得的风湿骨痛胶囊在人工胃液中进行溶出量测定,探讨中药材不同粉碎程度对其溶出量的影响。方法:以不同粉碎度的中药材药粉制备风湿骨痛胶囊样品,以乌头碱含量为测定指标,以浆法测定药物在人工胃液内45min的溶出量。结果:不同粉碎度中药材制得的风湿骨痛胶囊样品在人工胃液内溶出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制剂过程中风湿骨痛胶囊中药材粉碎无需过细,以50~100目为宜。
其他文献
自译现象几乎与翻译现象同时出现,但对自译的研究却远远不及对翻译研究的规模。尽管如此,国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自译研究方面已经初具规模。相比较而言,国内对自译的研究
本文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旨在揭示英汉两种语言在使用衔接手段方面的差异,探究其中的原因并为英语教学提供借鉴。根据韩礼德和哈桑(1976)的衔接理论,衔接是把一个句子的特定
本研究以Halliday和Hasan (1976)的语篇衔接理论为基础,以Hoey (1991)的词汇衔接理论为具体操作模式,对非英语专业学生作文中词汇衔接手段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主要回答以下
<正>新课程标准倡导在物理教学中开展科学探究,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情趣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指在教师的指导、组织和支持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每当夜幕降临,城市就会亮起一盏盏明灯,灯光簇拥下的夜晚,是一道别样的风景,妆点着黑暗中的城市。众所周知,中国最早的电灯,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产生在上海。可很少有人知道
针对天然药物化学中化学结构种类繁多、不易掌握的特点,通过不断探索和总结教学经验,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提高化学结构的教学效果。
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这本书中以"格式塔"心理学为其支撑点研究了美学思想中的多个知识点,阐述了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思维所起到的作用。本文就书中的"张力"一节为切
译者是民族文化建构的重要参与者,在跨语言、跨文化交流中,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然而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译者的主体地位一直受到遮蔽。长期以来,翻译理论家们把研究的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