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教学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ody1234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部发布的针对基础教育的新大纲和新课程也更加注重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让这生命得以延续,更好的完成基础教育,是摆在每个基层教师面前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农村的小学,由于在客观条件上与城市中的小学存在差距,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学的能力愈发显得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教学中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才能符合基础教育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关键词:有效性;学习主动权;创新教育
  从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总体情况来看,由于小学语文教师的自身条件和客观条件限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普遍不高,那么如何演绎教学内涵,提升孩子们对语文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性呢?本文通过对语文教学经验的总结,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有效性提出一些见解。
  一、创造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
  环境塑造人,环境影响人。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是学生充分思维的必要条件,给学生充足的自由思维的时间,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行探究和培养创新精神的保证。教师要避免提出问题后学生无思维时间马上回答的现象;克服学生的学习时间安排安全受教师控制、学生主动获取、形成、发现知识过程的学习时间被忽视的倾向;改变学生缺乏自我选择学习的机会、缺乏自主学习的时间、在学习活动中处于被动的状态;还要修改教学时间的机械平均分配,既缺乏灵活性又不利于教学内容安排和学生学习活动的连续与完整的刻板程序,从而在学习环境上给予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保证。
  二、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直接途径。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同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为了能更好的开发学生智力,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教学的课堂有效性,必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从实际出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逐步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意识倾向。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眼界,激励学生用心去钻研、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会更加主动,积极,产生愉快紧张的情绪和主动的意志努力状态,从而提高自己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对于小学生来说,让其在课堂的四十分钟内集中注意力去学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下列办法来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首先,以疑激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时,教师因势利导,激起他们自学的欲望和兴趣,所以,在指导学生自学课文时,我强调学生要一边读一边想,尤其在“想”字下工夫,学会设疑,释疑。其次,以境引趣:教師带领学生进入课文所讲的境界中,引起他们自学的兴趣。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用幻灯片的形式,不具备多媒体教学的地方,可以搜集图片,让学生从具体、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再次,以读生趣: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以读激情,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去自学课文。通过以上三个手段,可以有效地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树立学生自学的信心。要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摆脱“你讲我听”的思想束缚,在堂上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学。我要求学生查字典,解决字、词、句、篇的一些误问题,阅读相关的课外书,补充一些必要的知识。还让他们自己去分析课文,理解课文,提出问题,再从反复的读书中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地、自觉地看书,积极动脑思考,在课堂上,对可讲可不讲而学生通过自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适当加以引导,扶一扶,让其通过自学解决。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学习机会,人人动手、动口、动目、动脑。要创造条件,让不同程度学生均有成功的可能。对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学生,及时加以肯定、表扬,让他们把成功的喜悦变成自学的动力,牢固地确立起自学的信心。一旦学生树立起自学的信心,便会更加主动地学习,思考,达到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目的。
  (3)交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我们语文老师不要总是“抱”着学生走,生怕学生摔倒了;也不要把课文“嚼”得太烂,尽让学生吃米糊,久而久之消化能力就会逐步退化了。我给自己订了一个教学原则:给自学让路;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决不独霸课堂教学时间,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自学习惯。具体培养自学能力和习惯的路子是:
  第一步:读文、点字、查字、认字、写字。
  第二步:读文、思考、分层分段、写大意。
  第三步:读文、划重点的字、词、句,提出不懂的问题,写出文章中心。
  第四步:读文、背好词好句好段至全文,抄写好的句、节、段、创造性讲述课文内容;最后运用课文中所学的写作方法,写自己生活中可写的事情。自学的四个步骤,几十字的自学方法,开学初教给学生,以便学生按法自学。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培养,可以逐步使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率,为以后的初高等教育打下很好的基础,这也是小学基础教育的内涵之所在。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有效性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要求,但是提高教学的课堂有效性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广大基层教师共同探索,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使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向新方向,新阶段发展。另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处于成长发育期的儿童,有着其不同于初高等教育的独特性,因此,提高教学的课堂有效性是必须实现的基本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对学生完成基础教育的内涵,才能为国家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武升.培养创新人才是跨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伟大使命[J].中国教育学刊,1999(1).
  [2]朱作仁.小学语文与教学心理学导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摘 要: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产生与当今大学生自身就业准备不充分、职业规划指导欠缺不无关系,本文根据对当下大学生的心理调查结果,探讨了大学生缺乏职业规划的原因,如应试教育下的自我认识不足,不知道自己的兴趣、价值观、能力等,笔者并根据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问题;策略  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一生之中,近一半的时间是在职场度过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工作就是
摘 要: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通过合理利用多媒体设备,可以对初中物理教学进行优化,在讲解教学难点时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从而帮助学生很快地掌握物理知识规律,促进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实践;多媒体技术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多媒体技术为主的物理教学受到广大师生的支持,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对于推进物理教学现代化进程、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学习兴趣等方面具有非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语文课程是高职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是已有课程中最具诗情画意和人文情怀的,而语文阅读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难点,本文对基于诗意兴趣的高职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初步探索。  关键词:诗意兴趣;高职;语文阅读;课堂教学  诗意是人的文化素养的最高体现,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它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无限的想象,提升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也在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技术不断的走进百姓家中,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新科技的便利,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更好的生活。电子商务在城市中的发展已经越来越迅猛,大街小巷都能感受到电子商务带来的便利,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在带动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同时,电子商务在城市中的不断发展已经开始慢慢渗透到农村地区,使得农村的经济发展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然而,新农村在不断
摘 要:为了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概括出提高教学效益的一般方法,探索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进步和发展的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提高教师业务水平,达到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本文从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性”出发,阐述了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性”的几大特点。为探索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性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性”  有效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
摘 要:传统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很大的阻碍,教师的教学思想方法陈旧、单一,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从而严重影响了初中化学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初中化学教学需要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本文简要分析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提点,并阐述任务驱动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