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师生互动收获的精彩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ongq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一直是个永恒的课题,互动形式是对学生的机械式输入还是学生主动心灵式的接入,笔者想任何一位在一线工作多年的教师心里都有一秆秤。笔者认为如果在互动中教师能仔细观察学生的反应,捕捉到他们眼神中流露出来的困惑、变化,捕捉到他们行动上的微小变化,捕捉到他们思维上的一次次小碰撞,抓住这些细小的信息,利用好思维大数据才能更好地重组互动,以期达到师生共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教学过程;互动;重组;师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5-0160-01
  新课标中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但是有时候教师对师生互动理解有偏颇,互动不是只是一味地师生之间你一问我一答式的机械互动,互动不是教师只是为了完成教案上的内容不顾学生的反应的互动,而是师生之间无意识的由衷的心灵碰撞。如果教师只是不顾学生反应机械地互动、僵硬地互动,势必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如果在互動中教师能仔细观察学生的反应,捕捉到他们眼神中流露出来的困惑、变化,捕捉到他们行动上的微小变化,捕捉到他们思维上的一次小碰撞,抓住这些细小的信息,利用好教师思维大数据,重新组织互动,就可能会带来一场意想不到的精彩的互动场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更加轻松、愉悦地学习。
  在讲授《信息技术基础》第2章《信息获取》中《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一节课时为了引出确定关键词的重要性,在备课时笔者上网查找了相关资料,也考虑过很多例子,最后选用的例子是美国好莱坞科幻大片中经常出现的“克隆人”这一主题,让学生查找关于“克隆人”的相关信息,没想到学生没有参与的热情,与笔者期望相差太多,使得下面的教学内容难以顺利进行,这时由于笔者及时捕捉到了学生中个别学生的电脑桌面、神情和行动上的微小变化,重组师生互动,寻找新的师生互动点,给笔者带来了意外的收获。
  教师:同学们,大家都看过美国好莱坞科幻大片吧,其中经常出现“克隆人”的场景,你们想不想了解呀,如果你想了解“克隆人”的信息,你会通过什么方式获取呢?
  (笔者情绪激昂地问,因为事先了解了他们在初中已经学了一点关于查找信息的知识,再加上现在家庭的生活水平很高,家家都购置了电脑,计算机操作已经很简单。笔者想他们一定能想到利用搜索引擎这种方法来查找“克隆人”资料,果然按照笔者的思路来了)
  学生:用baidu搜索、用搜狗搜索、用360搜索等。
  (笔者还很高兴,因为开始就很顺利)
  教师:请同学们打开浏览器,利用baidu搜索关于克隆人的信息,并把查找的过程及结果填写到桌面上电子表格中。
  (期间给学生一段时间进行计算机操作,教师台下巡视,但是发现他们打开浏览器倒是很积极,可是打开IE后有的学生却浏览起了其他的内容,有的听话的学生虽然在查找却是毫无表情,动作迟缓,并没有渴望知道答案那种表情。在这众多学生中就有几位学生表情丰富,同时还在那小声地争论,于是笔者走了过去,他们太投入了也没发现笔者的举动,笔者站在他俩身后看他们在做什么,只见他们正在看周杰伦的个人资料,那么兴奋那么专注,笔者突然想起了以前跟学生聊过天,好像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很喜欢周杰伦,前几笔者看电视娱乐频道说周杰伦又推出了一首新歌,笔者灵机一动,何不让学生都查找周杰伦最新歌曲,由查找周杰伦的新歌带动本节教学内容的讲授,笔者急忙回到讲台)
  师:同学们,请暂停一下,我要补充一个问题,你们都喜欢周杰伦的歌曲吧,听说周杰伦最近又推出了一首新歌,你们谁知道这首新歌是什么?
  (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的说是《西子吟》,有的说应该是《说好不哭》吧,渐渐地讨论声高起来,气氛由沉闷转为活跃,笔者的心也为之一亮。我就势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如果你们想了解关于“克隆人”的信息,那么就接着查找,如果你们想知道关于“周杰伦最近推出的新歌曲”的信息,现在就可以查找,但是别忘记填表格。
  (话还没说完,他们已经迫不急待地开始了,只见他们一个个手指在键盘上飞动,键盘噼啪急响,眼睛像雷达似地快速扫描屏幕上的信息,与刚才相比真是天壤之别,笔者终于松了一口气,授课的内容可以正常进行了)
  教学反思
  这节课虽然没有按照预定的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但是笔者却感觉收获很大,因为笔者及时地抓住了信息并重新组织信息从而引出了一场意料之外的精彩。同时笔者也明白了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是需要智慧的,需要思维大数据的,但是教师自身素质往往制约了课堂师生互动的有效开展,这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注意不断丰富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使用好思维大数据,使自己具有敏锐判断力、洞察力,能够准确地判断课堂生成和处理师生互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倪菊芳.重组课堂信息,打造灵动课堂[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3):99-100.
  [2]李铭祥.抓住信息反馈提高教学质量[J].物理教学探讨,26(4):16-17.
  [3]刘存官.增进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益——浅谈抓住信息反馈提高教学质量[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6):54-54.
其他文献
摘 要生活即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理念之一,中学时代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学活动的生活化教学方式逐渐成为英语老师教学的选择方式之一。在英语教学中,老师通过将生活化的体验引入到英语课堂中,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本文主要研究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中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初中教学;英语教学;生活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R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摘 要随着我国国力的昌盛繁荣,网络在近年来被迅速普及,社会步入了信息化时代。小学的教学活动与媒体网络的联系也愈加紧密,各个学科都与媒体网络呈融合模式,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也应紧随其后,做出相应的改变。文章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实况出发,分析了媒体对于其的积极意义,提出几方面的建议,以期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提供一点帮助。  关键词网络;小学;道德与法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能力,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小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教学实践表明良好的阅读习惯决定阅读能力,对语文学习的影响非常深远。然而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还有部分教师对于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语文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5-0142-01  在小学阶
摘 要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它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学生成绩的提高、能力的提升以及今后的人生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文本细读作为一种阅读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对文章进行深层阅读时,领悟到文章的魅力,感悟出作者的内心真实想法与情感,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有着巨大的帮助。基于此,本文将对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
摘 要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与学生配合默契,有效引领好学生组成团队式进行体育训练,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要能在纪律严明的课堂中采用更为有效的方法,促进学生在体能与技能方面共同发展。于此同时,教师要能够善于做好示范引领,创新教学活动的形式,才用更多的课堂激励措施,以促进课堂教学达到更高的效率。  关键词篮球教学;游戏教学法;提升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
摘 要在小学语文统编新教材古诗词内容大增的背景下,探索具有游戏性质的别出心裁的读古诗词的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很有必要。回声读、问答读、接力读、踏浪读、车轮读,以及文白对读、诗画对读、吟诵对读、对照读等,便是让学生喜读、好读、多读古诗词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教学;读出新裁  中图分类号:G6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2-0203-02  《语文课程标准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感主要是指数与数量、数量关系以及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能力。建立数感有利于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提升数学学科素养。笔者能够借助于本文,从数学活动开展来积极培养好小学生的数感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数感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2-0185-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发展,国家与社会都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有针对性地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对应的教学标准与大纲要求,单元练习作为语文课程教材中最核心的一部分,教师在面对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时,需要撇弃传统老旧的教学观念,重视这部分的内容。部编版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单元練习形式是非常多样化的,本文通过阐述语文教材中单元练习的形式、内容,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此来促进单元练习在
摘 要在科学实验课上,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经历探究,更应该注重探究活动的过程。在放手探究的同时还要正确地引领和指导,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探究活动,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探究活动的目标,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并给予适时地、必要地、谨慎地、有效地指导、分析和总结,并紧密联系身边的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追求真正在探究中有所收获。  关键词自助探究;引领;分析;总结;效果;方法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B025.4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师必须做到“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培养好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引领学生能够主动地入到数学探究活动中来。本文旨在简单分析在初级中学阶段的授课中,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并提出相关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C41,C961,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5-00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