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如何提升高中生作文写作能力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son2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作为反映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尺度,写作一直都是令广大学生感到头痛的问题,如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成为困扰教师的尴尬之事。本文就如何提升高中生写作能力展开积极探讨,旨在抛砖引玉,相互交流,促进相关教学工作的更好开展。
  【关键词】写作;作文;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因自身积累的缺乏,写作技巧的不足等影响,学生在写作时常常存在畏难情绪,面对语文作文写作课,变得不敢学、不愿学,这也影响了整个教学计划的开展,如何改变这一状况,使学生愿学、想学,也成为一项值得广大教学工作者努力破解的课题。借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实践,从如下几方面对如何提升高中生作文写作能力展开分析讨论。
  一、注重阅读,积累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在写作时做到文思泉涌,下笔有神,则必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吸收的是精神上的养料,就像我们吃饭获得生活营养一样。很多高中生在写作时感到下笔难,没有内容写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写作素材的缺乏,一直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整个小学和初中阶段都缺少足够的阅读空间,对文学作品的涉猎广度和深度都远远不够,以我们耳熟能详的四大名著为例,很多学生对其了解仅仅停留在故事概况的层面[1],除了教科书中出现的几个故事场景以外,很少有学生能够主动利用课余时间来阅读,对其了解也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的需要。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学积累,我们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规定其在整个高中阶段必须读完制定数量的文学作品,并为其制定详细的阅读计划。要知道只有日积月累,才能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必要时才能做到厚积薄发。如要求学生每学期的阅读量不得少于80万字,在保证这一阅读量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与其知识接受能力相适应的阅读素材,并将这些阅读任务分解到每个月、每周,要求学生定期撰写阅读心得,以周记、月记的形式来归纳总结自己一段时间以来的收获。此外,还可以不定期举行读书竞赛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收获说出来,在学生之间营造一种你追我赶、必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借助此类交流活动,也能让学生之间实现互通有无、共同成长。
  二、技巧训练,提升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注重写作素材积累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写作技巧的训练,这也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在写作教学环节,教师要切实利用好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帮助学生深刻领悟现有素材并有效迁移。对于学生写作技巧的训练,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能够跳出文章内容之外[2],分析文章的构思和写作手法,融合为自己的感悟,并在具体写作过程中将这些感悟融入进去。以写人、写景类的阅读教学为例,可以要求学生总结、归纳文章的写作手法,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并要求学生选择相似题材进行仿写,引用一些美文的框架布局,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范文的借鉴价值,在开始写作课教学之前选择一篇精美范文供学生研究,要求其从框架结构、选择素材、安排详略以及修辞使用等方面进行梳理、总结和交流,受个人认知水平和切入视角的影响,对同一篇文章,每个学生也会形成不同的观点,将观察、讨论、交流的主导权给学生,给学生足够大的自由空间,也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和积极性,在学生交流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再给予适当点拨和引导,则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联系生活、深入实践
  有道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丰富的现实生活是真正的写作源泉,为了让学生的写作更加贴近生活,写作教学也应注重对生活资源的挖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作文教学也应改变以往应试的功利化教育模式[3],不应将其作为一项可以训练的技巧,而是将其看作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感受和思索,这也要求在写作教学时不能束缚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写作方法,而应让学生能够自由的表达其眼中的世界。然而,长期以来受限于两点一线的生活环境,高中生在写作中普遍感受写作素材的缺乏,如何突破这一困境,让学生的视角更加贴近现实呢?在写作教学中应有意识引导学生加强对现实世界的关注,经常性的选取一些活动让学生来观察思考,深度挖掘和积累写作素材,如要求学生观察当今人民的生活,并通过与年长老人的交流感受老一辈人的生活,在对比中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当然,随着信息技术手段的日益发达,还可以借助新闻媒体、网络等更为便捷的方式获得所要的素材,借此拓展学生获得知识的时间和空间范围。
  总之,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只要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实践,注重积累,加强技巧训练,一定能切实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小林.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激发写作热情[J].语文天地,2014(2).
  [2]孟青兰.如何提升高中生的写作能力[J].语文天地,2013(4).
  [3]李马云.对有效提升高中生作文写作能力的几点探究[J].文理导航,2012(1).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学生在面对写作时的畏难情绪,以及学生写作过程中无话可说、生搬硬套、毫无真情实感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当下社会,网络和媒体充斥在我们的周围,如何将这些资源利用
玛格丽特·米歇尔笔下的郝思嘉生活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她是那么的渺小普通而又凸显,其性格特征让众多读者感觉十分复杂。郝思嘉一方面表现出女性的自私与虚荣、人性中的
【摘要】阅读与训练,不可本末倒置。阅读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训练只是为了检测阅读的效果而采用的一种手段。课堂里学生需要的是阅读,是学会阅读,而不是一味的训练。不能让五花八门的训练影响了我们的阅读,更不能让这些训练改变了我们的阅读环境,乃至耽误我们渴望阅读的学生。  【关键词】阅读;训练;学生;积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阅读,提出了“扩大阅读面,增加
利用地震叠前各向异性裂缝预测技术,对PG地区西南部须家河组储层裂缝进行预测。研究及预测结果表明:须家河组主要受燕山期、喜山期两期构造运动影响,形成了北东向、北西向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