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亦庄 [组诗]

来源 :诗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injin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人说话的夜晚


  街灯微凉,半睁着眼睛的树
  无人说话的夜晚,秋天即将来临
  我用一个碗的脆响和东河西营
  三代人的心事,迎接黎明
  我不太喜欢天亮的说法
  天一直是亮的,只不过世界
  在我们的心中变得忧伤
  季节很好,一切都很好。我不好
  无人说话的夜晚,连表达
  都在衰减,我的身体
  我的早已住进漫画书的苍老的灵魂
  只有胡须继续疯长,像坟头的草
  它不关心天空,它只想把我拽向泥土

方 言


  灌满泥土的四肢
  是方言一天天抚平发炎的丘陵和盆地
  无处释放的张力,凝聚成夸张的喉结
  蹿动在异乡的人群
  我生来驼背,唯有方言挺得笔直
  像一根旗杆高举着以“东河西营”命名的大旗
  我就这样奔波在陌生、质疑和嘲讽里
  用方言购物,用方言打车,用方言找工作
  用方言交流;用方言跟一个
  说着相同方言的姑娘谈恋爱
  用方言买房子,用方言结婚
  生下一对说方言的土儿女……
  当我老去,我希望亲人用方言为我送行
  把我的小名刻上墓碑
  让风来读却总也读不懂
  然后,被一口方言狠狠地拽出骨头
  斜插在生养我的土地

二手乡愁


  天色将晚,母亲将月亮搬上灶台
  没有抒情,只有水不停地沸腾
  秋风吹过火焰,木头粉身碎骨
  噼啪声中,有花朵对果实的惦念
  钻出黑暗的炊烟中,有母亲对我的惦念
  一把火烧出两种温暖,一缕烟飘成两种遥远
  ——那是我们共同的二手乡愁
  我轻举杯盏,借酒消愁的人不只有我
  还有李白。照过李白的月光
  也照着我,我的乡愁中也有李白的乡愁
  唐朝的酿酒人消失不见,二手的吟唱
  二手的唐诗宋词,都在二手的啜泣中
  变得混浊。当我原路返回
  二手的尘土中,只有站在故乡的我
  是唯一的,母亲的眼睛里有恒久的爱怜

何不跃龙门


  水龙头里跳不出鲤鱼
  但可以跳出水滴,你越是使劲阻止
  它们越是跳得欢腾
  无数水滴吵闹着成群往前跑
  裹挟着,无法成为风或是彩虹
  我把闸门开到最大
  把脑子里的水赶进这队伍
  但当我低头,看到一滴水
  使劲挣脱即将成绳的速度
  拒绝被一双手捧起,拒绝爬过
  一张没有表情的脸,拒绝
  成为满嘴胡言的漱口水
  进入下水道的水滴在秋天结束前
  走不到东河西营,也就无法
  摆上祭祀或庆祝的餐桌
  鲤鱼不会在池塘里跳跃
  洗手池也无法理解一双手的价值
  我看到一滴水在拼成一把弓箭时
  抓住了异乡人的镜片
  他不擦拭,只是奔跑着任泪水肆意
  被阳光融化前,我仿佛看到了大海
  和大海尽头无数为他欢呼的水滴

为 敌


  儿子大哭起来,蚊子一惊
  在他手腕种下一片云彩
  我开始与蚊虫和傍晚的天空为敌
  一块石子硌疼他的脚
  我便与整个山脉为敌
  那个在电话中大声哄笑的男人
  曾把他从梦中惊醒,我还要
  与一栋楼、一个小区、一座城市为敌
  我最该为敌的是我自己
  我把他带来
  却又无法讲清楚这个世界
  我踉踉跄跄奔走
  却要教给他如何飞翔

游凉水河


  在凉水河公园,我和儿子
  从下游走向上游,像闸口处
  两条逆行的鱼,跳跃着
  他輕盈,他更易接近天空
  他会飞起来,从我此刻牵着他的手中
  飞起来,我希望
  他能在逐梦的过程中变成一只苍鹰
  在一次次俯瞰山河和回望故乡中
  明白河流的真理——
  不是所有河流都发源于高山
  有的发源于母亲,我们都从中孕育
  她们给予血液、乳汁和操劳一生的疼痛
  不是所有河水都属凉性或冰寒
  有的是热的、沸腾的、滚烫的
  比如青春的河流、永远斗志昂扬的河流
  不是所有河流都分布在大地上
  有的倒挂在天上,当你仰望
  你能从那些星斗中看到水滴晶莹剔透
  那是先祖的眼睛,保佑着
  东河西营和我们作为凡人的一生

眺 望


  初夏午后,我跟刚满一岁的
  儿子练习行走,他用试图挣脱的力气
  抓紧我的手,把我拽成爬行的样子
  风把光从窗口吹进来,刚好落在
  他的耳垂,他仿佛听得懂这语言
  咿呀呀回应着。他跳进我的怀中
  借助两个男人腰腹和臂膀的力量
  小脑袋不断伸向窗外,我知道
  在他的眼中,一定有我看不到的地方
  如今,他需要我告诉他如何寻找
  未来,我需要他告诉我看到了什么
  而在这期间,我们于一次次的消解中
  完成对彼此的眺望

我们总隔着一层肚皮


  儿子,当你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
  我就常来敲门,跟你打招呼
  你在里面翻滚,练习未来如何与我对抗
  也偶尔踹几下,一不留神
  就踢走了我的青春年华
  我觉得你是一团火,先灼伤妈妈
  然后点燃我们的生命,直到烧成灰烬
  在与你亲密相处的十几个月里
  才发现,你其实是一汪水
  从嘴边或眼睛里流出,浸润在
  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在厌倦了妈妈的肚皮后
  你开始盯着我的肚皮发呆
  像一只小兽,试图亲近或攻击
  以至于我怀疑自己的肚子也可以孕育
  我想象十月怀胎,想象赘着一座山
  想象头发脱落,脸上长满斑
  想象一把刀,把一切想象拦腰斩断
  儿子,我和你总隔着一层肚皮
  有时也可能是两层、三层或更多层
  就像我跟我的父亲,我俩的对话
  少到你都数得过来
  我能听到他肚子里的风
  一遍遍吹过暮晚的麦田和深夜的叹息
  我知道他肚子里的愤怒,他的斗争
  他没有对我讲述的一个男人的无奈
  有时我也会装作不经意
  瞅一眼我母亲的肚皮,我多想
  在她怀里哭喊着睡去,我多想
  重新回到她的身体
  像你一样,一边敲打着妈妈的肚皮
  一边问我,你来自哪里
其他文献
本研究通过对武汉市三个年龄段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当今不同年龄段家长儿童观的代际差异。结果表明,老年家长与青年、中年家长对于儿童地位、儿童权利、儿童发展与儿童需要的认识存在显著差异,相较而言,青年、中年家长在上述四个维度的观念更趋合理。部分老年家长持有家庭中家长应处于权威地位、儿童处于服从地位的看法;与老年家长相比,青年、中年家长更加尊重儿童,愿意与儿童平等相处。结合访谈分析发现,“家庭本位”的传统文化、经济条件的改善以及受教育程度的增加是导致老年家长和青、中年家长儿童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为营
斯人气尚雄,江流自千古。  碧血几春花,零泪一 土。  不闻叱咤声,但听呜咽水。  夜夜空江頭,似有蛟龙起。  注:①蒋卫平,爱国志士,作者友人。1910年前后,在东北被反动派暗害。
期刊
延安!永远的延安!  心向延安遵从信念力量之光的召唤  诗行延安回望百年征程的咏叹  在擎着巍巍宝塔的宝塔山  仰视由铁锤镰刀锻造构建的革命起点  在杨家岭在凤凰山在抗大旧址在枣园  忆念窑洞油灯的强大精神光源  革命选择了延安  延安是红军长征“落脚点”全民抗战“出发点”  从南湖红船经万里征程到圣地延安  扭转历史乾坤开创崭新纪元  《论持久战》《延安保卫战》每战必勝  开天辟地的伟人于此指点
期刊
教师情感是教师专业实践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中介。学前教育教师情感研究是基于学前教育阶段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情感规则、情感表达和情感反思,剖析其情感互动的文化机理,进而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支持性的情感关怀。只有在情感承认、情感管理和情感支持的语境下才能真正解决学前教育教师情感输出与汲取失衡的现实困境,实现学前教育教师的情感自适、发展自觉,规避教师主体的“异化”与专业发展的工具化。
日本的低出生率、少子化问题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催生了公共托育服务。保育所在日本0-3岁公共托育服务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几十年来随着政策推进,保育所在公共托育服务领域的内容得到不断更新与完善。保育所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对儿童监护人开展育儿支援,严格规范保育士的准入机制与职后培养机制,不断加强区域协作,并通过政府财政支持获得公共托育服务保障。其系列政策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反映出一些问题缺陷。其中的经验与教训,对我国0-3岁公共托育服务体系构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扬州会上遇马春林  马春林在我面前,四四方方,一言不发。  在这里马春林不是人。它是一张席卡。  但它此刻对应的是我。  马春林在我进来时已经走了。  我的周围都是专家,  他们一起说着精彩的假话,  或者不怎么精彩的假话:  “赵爱民开创了一种独特的文体,  在让渡主体性后,文字获得了奇异的自由和  平和。”  我有些羡慕马春林,可以享受短暂缺席  或永久遁离。  恍惚中马春林在飞升,一横劈出王
期刊
1921,红船  1921年7月,上海望志路106号  李汉俊兄弟家的每一块青砖  都睡醒了  嘉兴南湖,满湖的羊水里  盘古在冲动  一本陈望道在乡间翻译的小册子  一部用鲜血校对过的宣言  一声春雷,从天空落下  敲在960万平方公里的窗户上  13双握过毛笔和钢笔的手  举起了锤子和镰刀  掐断一个民族苦难的脐带  羸弱的母亲,忍受着阵痛  在风雨中,摇摇晃晃地行进  一个人口最多的国家,被
期刊
过去,王燕子家里穷,缺吃少穿。爹娘忙着家里家外的活儿,也顾不上打扮燕子,她穿着补了又补的衣服,头上罩着乱发,像鸡捣过似的。  燕子九岁时才上小学,爹娘心里装着日子,压根就没想让她上学,上学是燕子强争取的。 在校园里,燕子邋遢,同学们也都不和她玩,有时还会取笑她,叫她“毛头女子”。她向老师报告,老师批评她烂事多。  燕子在上三年级时,班主任吴老师组织召开了一次以谈理想为主题的班会。班主任老师要求班里
期刊
赵一曼  1936年仲夏  在从哈尔滨押往珠河的火车上  你向宪兵要来纸和笔  用生命中的最后一个黎明  给远方的孩子写下遗嘱——  “赶快成人,  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  我最亲爱的孩子。  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  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血沃中华  白山黑水,這里  有一种母爱叫视死如归囚 歌  叶挺将军把《囚歌》  一写到监狱的墙上  监狱和制造监狱的旧世界  就开始垮了  千古奇冤
期刊
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对江苏省定向师范生专业学习过程中关键事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师范生关键事件有多种表现类型,对师范生专业学习产生重大影响,不同学段师范生的关键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