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英语课堂中思辨能力的培养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anie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对现阶段的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大学生英语的培养方面。大学生已经是即将步入社会的重要阶段,大学生们能否具备良好素养将对大学生以后对社会做出多大的贡献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思辨能力
  【作者简介】盛珊(1985.11.16- ),女,汉族,湖北荆州人,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以及语言文学。
  多年来,大学对学生的英语教育方面多是存在于对学生的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上的培养,却很少对大学生的英语思辨能力进行培养。但若是仅仅重视对学生的基础进行培养的话,将使学生无法对英语知识产生系统的总结和概述,同样分析和综合能力方面也会受到很大的阻碍影响。总体来看,我国在对大学生的英语培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现阶段大学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做系统的探究。
  一、大学生培养英语思辨能力的意义
  西方发达国家对学生的思辨性培养比较重视,甚至都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作为对学生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由此可知国外是非常重视对学生的思辨教育。与之相比我国在对大学生英语进行思辨教育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不小的问题。
  随着我国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人们接受知识的效率呈现一种爆炸式的发展。而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若是仅仅将对知识点的背诵作为自己学习的主体的话,那无疑是在浪费大量的时间;同样,身为教育者若也仅仅是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的话,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点单向的对学生进行灌输,那无疑也不是一种正确的教学思路。以上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结合,无疑将会造成学生对知识死记硬背,机械式增长自己的知识点但是无法切实做到将其化为己用从而反饋自己学习以及帮助自己完成对知识熟练运用的程度。
  所以,我们应该适时的改变的策略,转变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强调记忆以及模仿的教学方式。在对学生教学过程中,应该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同样注重对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素养的教育,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从而做到切实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所大学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学会对基础知识的储备能力,更多的是帮助学生学会去使用知识而不是对知识机械式的叠加。
  二、如何提升大学生的英语思辨能力
  1.课前积极的进行知识储备。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对学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在学习一段新课文、新知识的时候是否具备良好的知识储备能力将对学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对知识的记忆。而这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让学生经过长年累月的对英语知识进行背诵从而能够有一个更加雄厚的底子来实现对新知识的学习过程。
  2.课堂设定有深度的问题。在进行讲课的过程中,对于课堂知识教育者应该做到积极并且详细的讲解,从而保证学生在通透的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不明白的情况。另外完成这一阶段之后要做的就是借助我们第一步中说到的知识积累,让学生针对课文的内容具有争议性并且具备思辨价值的问题。
  3.合作探究、积极思辨、实践体验。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逐渐让学生建立起主体地位,然后根据分组讨论的性对上一问题展开深入的思考。一方面从课文中找到作者能够的给出的答案另外对作者所没有涉及到的知识进行展开思考。以及若是基于问题的基础上找到与作者的观念不同的地方应该积极的对作者的观念进行评价和反思。
  4.成果展示。在完成对文章结构、段落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学习和讨论之后,再结合对之前学生相互之间所讨论的结果进行互相展示。学生通过这个环节向同学们展示了自己所展示的讨论内容,帮助学生对学习成果的相互了解以及锻炼学生的课堂发言能力。
  5.系统评价。教学评价模式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辅以终结性评价,着眼于学生对旧知识的反馈思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在教学完成之后,教育者应该积极的建立起评价系统,对于学生在课堂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评价以及对于学生表现良好的时候应该积极的对学生进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在对大学生的英语思辨能力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我们不应该采取消极退避的态度而是应该进行积极的思考,寻找指导让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大学英语思辨能力的方法从而让切实去提升学生的英语思辨能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林晓,何莲珍.论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思辨能力培养[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25(01):61-66.
  [2]杨淑霞.大学英语课堂活动与思辨能力培养[J].高教学刊,2016 (13):82-83.
其他文献
【Abstract】 In 21st century, i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to drink tea and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are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ea culture, which is the accumulation of both material and spi
【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对外交流愈加频繁,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呈现供不应求的现状,尤其是顶级翻译人才的稀缺。这本身就显示出翻译尤其是口译的职业前景广阔,但同时,也说明了口译的难度极大,口译职业也就被认为是吃青春饭。本文通过分析口译的特点和对译员素质的要求,试图阐述口译并非是吃青春饭之说。  【关键词】口译;职业前景;青春饭  【作者简介】聂建厚,郑州科技学院,英语口译硕士,
【摘要】本文从大学英语写作入手,运用英汉对比分析等相关理论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层面的差异,并深入分析了这些差异所导致的高职高专学生在写作中产生的常见错误,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写作教学相关策略。  【关键词】英汉对比;句法;英语写作  【作者简介】胡春燕(1986.01-),女,重庆万州人,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英汉对比语言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
【摘要】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网络十分发达的新时代,网络技术早已在不知不觉间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在网络大环境中,很多东西變得十分便利,信息的传递也更加频繁迅速,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好处。在教育教学中,网络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能够合理利用好网络,学会从网络获取资源,那么不管是教师的教学效果还是学生的学习效率都会大大提升。我国教育近年来不
【摘要】文章重点阐述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及其分类。基本要求主要从教学语言的规范性、讲授用语的可接受性和反馈用语的激励性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教学语言可以分为:课堂用语、讲授用语、师生交流用语和教师反馈用语四类。  【關键词】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语言;基本要求;分类  【作者简介】王元元(1995-),女,汉族,陕西榆林人,延安市延安大学外语学院,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英语教师的语言
【摘要】后殖民翻译理论倡导多元文化,旨在保留和彰显弱势文化特有元素并将其译入强势文化,从而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平等交流和共同发展。《师傅越来越幽默》葛浩文英译本使用了大量后殖民翻译策略,本文从后殖民翻译理论视角分析译者所采用翻译策略的成功之处,揭示其对中国译者有意识地抵制西方文化霸权,展现中国特色文化魅力及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启示。  【关键词】后殖民翻译理论;抵抗式翻译策略;杂合;启示  【作者簡介】
【摘要】对于独立学院英语教学活动来说,构建新形式的多模态课堂组织模式,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效率。本文首先对大数据时代下,独立学院英语教学和管理模式的改革发展必要性进行了简单概述;随后,进一步探究了独立学院英语教学活动的发展困境以及大数据在独立学院英语多模态课堂构建方面的优势;最后,在总结前文的基础上,分析了大数据构建下独立学院英语多模态课堂发展的有效措施,旨在为关注这一领
【摘要】分析小学阶段学生的综合特点可以发现,他们大多都对趣味故事有着强烈的兴趣,因而故事教学法就在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展现出了一定的价值与作用,益于教师有效利用学生主体作用迅速实现既定教学目标。因此,具体开展小学英语学科教学工作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故事教学法运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但却不能盲目运用,而要基于现实情况进行一定分析研究,优化此方法具体实施策略,实现优质教学。  【关键词】小学英语;故事教学
【摘要】概念隐喻常用于认知、理解经济学语篇中的专业术语和经济现象。通过在自建的经济学英语语料库中析出“market”的词语搭配特点,发现容器隐喻的使用规律,揭示经济学语篇中的隐喻思维。并进一步分析容器隐喻的修辞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  【关键词】语料库;经济学语篇;容器隐喻  【作者简介】邢新影(1980.12-),女,黑龍江哈尔滨人,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商务英语。  【基金项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职业院校英语课程不受学生重视,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状,有必要研究合理的教学策略,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要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就要实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使学生认识到英语的实用性。本文将从设定贴近与学生相关主题的教学活动、举办多种形式的英语竞赛及重视考核及点评这三方面进行研究,以此供相关人士交流。  【关键词】职业院校;英语教学;学以致用;策略  【作者简介】郭琼琼,山西省晋中市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