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l_c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影《革命之路》讲述了一对夫妻在渴望摆脱枯燥、乏味生活的意志驱动下,为追求理想生活而对现实生活环境发动的一场“革命”。在此过程中,双方产生了分歧与争吵,最终致使“革命”的失败。本文通过人物分析法对电影《革命之路》中“革命”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由此来探讨“个体理想”与“现实环境”两者间存在的矛盾。
  关键词:“革命” 个体理想 现实环境
  一、绪论:个人理想的现实困境
  电影《革命之路》是根据美国著名作家理查德·耶茨笔下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由萨姆·门德斯导演,莱奥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凯特·温丝莱特主演。影片运用平行叙事的手段,讲述弗兰克和爱波的婚姻生活。
  酒馆相遇并且坠入爱河的二人,婚后在市郊的革命路上买了一套价格不菲的房子,过上令人羡慕的生活。弗兰克每天去纽约上班,爱波则在家中照顾孩子、料理家务。在旁人眼中,他们是革命路上的模范夫妻,但日复一日乏味的生活却使他们陷入了低潮,二人时常为琐事发生争吵。于是他们决定逃离枯燥的生活,去往巴黎过上理想人生,但因为爱波的意外怀孕和弗兰克得到升职加薪的机遇,让弗兰克的态度发生了改变,决定放弃去巴黎的计划。为此他们爆发了激烈的争吵,理想破灭的爱波在愤恨中偷偷打掉孩子,却因为大出血死亡。这场对于乏味生活的“革命”和追求理想的“征途”以悲剧收场。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因为拥有理想,渴望改变,社会才能得到不断发展和拥有进步的动力,但对“个体理想”而言,它在现实环境中所遭遇的困境却从未消散。个人想要在追逐理想的过程中获得胜利,需要直面“现实环境”对其施加的压力。影片中,两位“革命者”不仅需要面对来自世俗的质疑,还需要承受“现实”对其展现的“诱惑”与施加的“阻力”,而“革命者”自身意志的摇摆与策略的失误,也致使这场发生在革命路上的“革命”注定失败。
  弗兰克和爱波在渴望追求理想生活的动机上是相同的——摆脱枯燥、乏味的中产阶级生活模式,但二人对于理想的界定与面对阻碍时采取的方式却是截然不同的。
  二、弗兰克:理想生活与现实环境的摇摆者
  弗兰克对中产阶级小职员的生活是排斥的。他面对同样身为小职员的父亲,曾发出这样的祷告:“上帝,我求你别让我像他那样庸碌一辈子。”最终,他的祷告并未成真,他依旧天天穿着西装、头戴礼帽坐火车去纽约市区上班,淹没在同样装扮的人群当中。按部就班的工作模式消磨了他对生活的向往,他和生活一样,变得单调、无趣。
  他对生活的妥协,也让他陷入了条条框框的“生活教条”当中,例如面对婚姻,他觉得自己应该撑起所谓的“男人的责任”:选择一份无聊稳定的工作,来证明他和其他男人一样对家庭拥有责任感;在郊区购买一套房子,来顺从大众的生活习惯;生第二个孩子来证明有第一个孩子不是错误……对于这些做法,他激动地表示:“我对此不爽但我有骨气,不会逃避责任!”
  但是,他所谓的“责任”并没有得到爱波的认同,换来的只是无休止的争吵,致使二人的婚姻陷入了危机。在爱波身上无法得到认可的他,甚至用“出轨”的行为,从其他女人身上去获得他对自己“男人”这个身份的认同感。
  弗兰克对这样的生活状态是不满的,因此当爱波提议移民巴黎时,他是欣然接受的。面对同事、邻居的质疑,他是无动于衷的。看到“理想光芒”的他,与先前消极、无趣的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这么一段时间,他因为巴黎、因为理想而变得“闪闪发光”,甚至连他自己都觉得他成为一个追求理想生活,破除“生活教条”的“革命者”。
  但当意外加薪升职的机遇来临时,他就动摇了。“你发现留在这个腐朽无望的空虚里更舒服。”影片中精神病患者约翰对他说出的话,将他的心理揭露无疑。即便反感庸碌的生活,但“现实环境”已经在弗兰克身上烙下了无形的印记。即便对巴黎有无限的向往,但未知的新生活与升职加薪的机遇相比,就显得不那么安全可靠,甚至变得虚幻。“巴黎”在弗兰克心中退居到了次位。
  革命需要理想和勇气,对于弗兰克而言,只具备理想,不具备勇气。甚至,连理想也已经不可避免地被添上了世俗的色彩。弗兰克是一个在理想和庸碌的现实环境中左右摇摆的人,最终他的理想在现实环境的步步紧逼中消亡,而他本身也在影片的最后变成了一个“现实”的符号。或者说,他所谓的“理想”只是单纯想要摆脱不如意现状的“空想”,他并非有意去进行“革命”。最终,他用“追求理想”这个无心的谎言,杀死了他的妻子。
  三、爱波:身份认定的失败者
  爱波婚前在一所著名的戏剧学校就读,婚后她在家相夫教子,变成一名家庭主妇,陷入了周而复始的无聊生活当中。她希望改变这样的生活,于是参加了一个社区的业余剧团,担当主演。但业余的演员在演出中频频出错,演出以失败告终,这也标志着她企图用剧团演出来改变生活的想法破灭了。
  在回家途中,她就演出失败的事情与弗兰克爆发了激烈的争吵,这足以体现出爱波对当下生活状态的不满。但爱波并未放弃,她向丈夫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离开纽约,移民去巴黎开始一段精彩的生活。
  与弗兰克相比,爱波对待理想的态度更加坚定,并且她具有相当强的规划力和执行力。
  弗兰克:在巴黎,我要找什么工作?
  爱波:你不用找任何工作,我来工作!
  弗兰克(笑):你来工作?
  爱波:不许笑话我,你知道在欧洲,政府机关秘书的薪水有多高吗?
  弗兰克:我想知道,你外出赚钱,那我干吗?
  爱波:这才是关键。你就做七年前没做成的事,你有足够的时间了,去弄明白你到底想要什么?而当你弄明白之后,你有足够的时间和自由重新开始。
  这是爱波向弗兰克提议移民巴黎时的对话。与弗兰克相比,她对于理想的追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思考和大胆的计划。尽管在周围人看来这是不够成熟的,但这恰恰体现出追求理想所必备的勇气,也是弗兰克在追求理想过程中所缺失的部分。以最快的速度去移民局提出移民申请,这体现出爱波对巴黎,对新生活的急切渴望和足够强的执行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帕乌斯托夫斯基以抒情散文巨匠和俄罗斯“大自然的歌手”著称,他的作品犹如一股股清澈明净的泉水,缓缓流入人们的心田,以独特的抒情激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让人们深深体味出生活的诗意。这是因为他一直怀有一颗真诚、纯洁、简单、自由的童心,并用它去观察、映照这个世界。而本文正是借用童心思维来探讨帕乌斯托夫斯基那充满诗意美的文学世界。  关键词:帕乌斯托夫斯基 童心 文学创作  康士坦丁·帕乌斯托夫斯基
所谓“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最突出、最精彩的片断提到文前叙述,然后再按事情原来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倒叙既制造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又曲折文章情节、引入入胜,增强情节的生动性,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是初中生要掌握的叙述方式之一。  如何运用倒叙手法来构思作文呢?  1.可以把文章中最精彩的部分提到文章开头叙述描写,比如写作《微笑的味道》、《让路》、《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
摘 要:龚柴(?—1914),号古愚、虚白主人,因法文名为Simon Kiong,故有“龚西满”之称,其又为上海董家渡天主堂司铎,人称“龚司铎”。龚柴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地理学家,为打开国人视野、发展地理学科贡献良多,曾有人将他列为中国地理学家与外国地理家之首。考证龚柴的生平及其地理学著述,积极评价其对近代中国地理学所做的贡献,意义颇丰。  关键词:龚柴 地理家 地理学  王锡祺(1855—1913
摘 要:《红楼梦》以写实的笔触再现了没落的封建贵族阶层中阴盛阳衰的气象。作者在勾勒刻画众多人物时,不乏对妒妇形象缜密的建构与透析。本文试图对王夫人、王熙凤以及夏金桂三位妒妇形象进行解构,以探寻其“妒”的本性背后暗含的时代感伤。  关键词:《红楼梦》 妒妇形象 命运哀曲 时代感伤  可以说,《红楼梦》这部凝结了浓厚的没落封建主义色彩及个人生活经历感伤的血泪史在艺术上的伟大成就之一就是它本身塑造出一系
大多数猫咪饲主,除了让猫咪吃饱睡足外,对它们的行为和生理,又了解多少呢?且进入“喵星人”世界,揭开它们行为和生理的神秘面纱吧!   猫给人的印象,一般是性情孤僻、神秘,且喜欢独来独往……由于不是群居动物,它不像狗那样有“群主”或“领袖”的观念,也不会将饲主当成主人,当家中有人喊它时,它绝不会像狗那样随喊随到,如果偶尔它回应了,那只是当下心情高兴,顺便配合一下而已。   面对饲主猫狗大不
摘 要:任先青先生于《人民文学》《诗刊》等全国报刊发表诗歌两千余首,已出版诗集五部,荣获“齐鲁文学奖”等多项奖励。他以执着的创作精神、开阔的视野为读者奉献了一个诗意葱茏的艺术世界。品读任先青的诗歌,令读者深深感受到了求真向善寻美的精神力量,聆听到了他坚强、执着、高洁灵魂的有力回声。  关键词:诗歌 真善美 灵魂  任先青先生是一位多年执着耕耘、硕果累累的诗人,于《人民文学》《诗刊》《星星》《绿风》
摘 要: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豪放大气,足令百代以下热血沸腾。彭元逊《满江红·牡丹》委婉含蓄,风格清丽。《满江红》(愁满关山)则内敛深沉,余韵悠长。从这一斑,可以窥见此词牌于声韵、表现力方面强大的兼容性,无论仄韵还是平韵,都能极大发挥出词人的创作潜力。  关键词:《满江红》 岳飞 平韵 仄韵  《满江红》,词牌名,声韵工稳却又富于变化,向为文人雅士所喜。此词牌格多,大体则可分仄韵、平韵两类,后
【摘 要】语文是高中阶段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也是极为关键的基础学科,学生对语文的掌握情况,以及其应用的能力直接影响到对于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解程度,因此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的综合能力有着突出的意义。在我国当前教育的发展过程当中,对于高中语文的重视程度逐年上升,本篇文章着力于当前新课程改革大背景,结合实际教育中的问题以及教学目标,对高中阶段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工作做出了相应的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
摘 要:蒋捷是宋元之际著名词人,身处国破家亡的悲剧时代,面对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困境,他却毅然选择隐居不仕。本文结合时代背景,对其词作解读分析,探究了词人隐居时期的复杂心态,有对民族气节的坚守,有淡化家国之痛的随缘自适,也有隐居之余内心深处郁结的悲苦情怀。  关键词:隐居 坚守 自适 悲苦  隐居是中国传统文人无法实现理想时的一种选择,纵情山水田园,以求得精神的超脱。宋末元初易代之际的词人蒋捷,在穷途
【导语】   2021年是农历辛丑牛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牛一直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从“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到“气冲斗牛”“初生牛犊不怕虎”,不难感受到人们对牛的敬佩和赞誉。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不用扬鞭自奋蹄,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在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