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局

来源 :董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cstarttt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PO选优举能,重启股市
  朱 瑶
  
  2006年5月17日,证监会公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并于5月18日正式施行。《管理办法》实施后,市场反应剧烈,5月18日股市出现大幅震荡,5月19日上证指数暴涨42点。而在新股发行方面,仅一剧后的5月25日,中工国际即刊登了首次公开发行6000万股股份的招股意向书,并拟于6月19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上海证券交易所也随之行动,6月2日,大同煤业刊登招股意向书,将发行2.8亿股A股。
  中国股市的IPO在停滞了1年之后,终于得以重启,“新老划断”也随之全而启动。据证监会工作人员透露,IPO启动之初,仍将保持原有的发行方式,但随着IPO进度的深入,不排除实施更加市场化的方式;投行业务重点也将由争取项目转向如何销售项目。而回顾新颁布的《管理办法》本身,我们注意到,《管理办法》强化了发行环节的市场约束机制,加大了对发行人独立性的要求,鼓励整体上市。这些新规则既为优质企业留下了更大的空间,也对那些想要借上市圈钱的劣质公司加大了约束,同时有利于促进保荐机构之间的竞争和券商的优胜劣汰。
  对股市来说,从短期看,由于多年来股票市场的融资功能处于停滞和半停滞状态,大批企业等待着到证券市场上融资,此次新股发行重新启动后,这种积蓄的融资欲望必然会给市场带来一定的资金压力,全流通的发行方式也可能增加市场现有估值体系的变数。而从长期来看,新的IPO不同于以往的流通股股东任人宰割的圈钱运动,优质企业的加入将提供更多的优良投资品种,对于整个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质量是个提升。这将和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一起,最终提升市场的效率,有利于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因而,对于此次新股发行,更多的是持一种乐观态度,认为真正优秀上市公司的加盟能给股市注入活力,而当对全流通格局下新股发行的忧虑和混沌消除,人们不再为扩容而忧心忡忡的时候,新股发行的积极作用就会逐步显现。在过去5年里,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而股市却是“层绿尽染”,我们所期待的,正是新IPO引领中国股市重新启航的一天。
  
  台湾政坛地震 “中国威胁论”继续
  岳 生
  
  陈水扁遇到大麻烦
  6月10日,台湾阴雨不断,国民党最终取消了在高雄的弹扁大会,不过亲民党在台北凯达格兰大道的弹扁大会照常举行,风雨无阻。除了亲民党动员的公职人员全程出席外,国民党主席马英九也前往参与,与宋楚瑜一同带领支持者促扁下台。共有4万民众积极响应,原定晚上6时结束的活动也延长至晚上8点。
  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表示,罢免案不是因为单一事件,第一亲家的弊案只是最后一根稻草,民众的不满已持续6年。马英九说,对于一个贪污腐败违法滥权的“总统”,人民有权利把选“总统”时赋予“总统”的权力,由人民亲自收回来。
  而原本摇摇欲坠的阿扁,竟出现了重新站起来的征兆。陈水扁先在6月8日严辞反击在野党的罢免诉求,继而透过接见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薄瑞光,大谈台美关系,重新站回“总统的高度”。这几天台湾连日豪雨成灾,陈水扁决定在苏贞昌的陪同下,先到嘉义、民雄视察,紧接着再转往云林县,透过行动关心灾情,来跟在野党还在拼政治做出强烈对比。
  在野党启动罢免案之后,“副总统”吕秀莲成了泛蓝眼中最佳的继任人选,而且泛绿阵营中的“弃扁扶吕”的声音也越来越大。有消息称,吕秀莲早已做好“继任”准备。但在包括考试院长姚嘉文、前“总统府”资政辜宽敏、台独联盟主席黄昭堂等多名“独派”大佬出席的一场私人聚会上,这些大人物忧心忡忡地针对“台开风暴”所衍生的罢免、“倒阁”案交换意见,在场人上对陈水扁同情者有之,严厉批评的也不少,但提到“弃扁扶吕”,则一致反对。
  “独派”大佬反对“弃扁扶吕”的理由,一方面是对吕秀莲个人的不信任,另一方面则是认为李登辉与台联党正有意透过“弃扁扶吕”的操作向陈水扁施压,其考量就是“陈水扁可以倒,本土政权不能倒”,为“本上政权”设停损点,且“点”就直接落在陈水扁身上。
  面对愈来愈强烈要求陈水扁下台的呼声,美国政府表达了高度关切,也把这些关切传达给陈水扁。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薄瑞光来台,就是直接传递美方的第一手讯息:提醒陈水扁一切依法行事;要求他遵守承诺,绝对不能在这个关头制造两岸事端来转移注意力;提醒扁,如果持续出现大规模街头抗议,当局必须自我克制,避免流血冲突。陈水扁在会见薄瑞光时,也终于按照美国的要求,重申了“四不”。
  陈水扁第一家庭弊案引发的罢扁争议升高,大陆对外虽低调回应,但内部已组织专组密切关注,静观其变,严密防范岛内的罢扁之争演变为统独之争,影响两岸和平稳定。消息人士称,大陆的底线是,无论此场政争如何发展,无论谁执政,底线是不能搞台独,不能影响明年中共十七大和2008年的奥运会。
  台湾《中国时报》消息也称,北京消息来源指出,在陈水扁再次重申“四不”后,中宣部上周五已经下达指示,要求大陆各媒体对台湾政情“不要表态”。北京政情专家分析指出,两岸关系在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决定与美国合力共守“维持现状”之后,其发展大势已经脱离了台湾政治势力的掌控,成为“中美共管”。如今,对于台湾政情的变化,从中宣部的动作来看,中共似乎在维持台湾政治现状,即维持陈水扁在位,这与美国再次走向利益一致。
  台湾政局动荡,除了会进一步增加使台湾走向激进台独的可能性之外,泛蓝阵营推动的罢免也是非常不理性,它不但在推动进程上的成功机会不高,相对的还会助长吕秀莲的声势,而吕秀莲是毫无疑问的“激进台独”。而“行政院长”苏贞昌虽然会追随着陈水扁维持台湾主体性的政策路线,仍会坚持台独理念,但对两岸政策,苏贞昌将会走一条中道、务实的两岸经贸政策之路。
  
  “中国威胁论”继续
  “中国威胁论”在美国有很多版本,主要包括“军事威胁论”、“经济威胁论”和“软实力威胁论”等。这些论调在美国曾经一度相当有市场,很少出现与之针锋相对的反驳声音。但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尤其是2006年度的《中国军力报告》出台后,美国各界针对“中国威胁论”出现了大规模的批评声浪,许多有影响力的专家纷纷站出来说话。这表明,美国的舆论环境正出现巨大的变化。
  美国国防部炮制的2006年度《中国军力报告》可以说是煽动“中国军事威胁论”的最新教材。该报告由国防部综合评估办公室负责,写作班子集中了主张对华强硬的鹰派学者。美国助理国防部长罗德曼是直接负责该报告的国防部官员。此人曾当过美国国务院政策计划室主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国家安全委员会特别顾问等。
  《中国军力报告》出台后,即遭到一些严肃的学者和媒体的抨击。《纽约时报》驻上海分社社长 弗伦奇批评说,五角大楼发布的《中国军力报告》表明,美国正在犯“历史性错误”。卡内基基金会中国项目主任裴敏欣说,《中国军力报告》并非完全代表美国的政策,尽管它对美国政策有不可低估的影响,但不会改变华盛顿的总体战略。
  就在该报告发布之前,国际媒体还热炒了一阵“中国石油威胁论”,认为中国的巨大石油消费是推动国际油价节节飙升的罪魁祸首。至于人民币问题,不仅不少学者都鼓吹人民币应该大幅升值,就连美国政府也连连向中国施压,强逼人民币大幅度升值,认为人民币被严重低估是造成美中巨大贸易逆差的重要原因。还有工作机会外包问题,也一度成为美国国内不少人士大加挞伐的对象,认为美国公司将大量工作机会外包到中国,等于是抢走美国工人的饭碗。
  针对上述论调,许多美国学者都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驳。卡内基基金会研究员盖保德、霍普金斯大学专家博特利尔、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罗奇、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拉迪、卡托研究所专家伊肯森、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蒙代尔等一些有影响力的学者都在各种场合批判“中国经济威胁论”,认为中国的发展对美国来说是件好事,美国不应该煽动极端民族主义。美国许多企业界人士也都认为,“中国经济威胁论”不值一驳,因为他们都非常看好中国,而且从与中国企业合作当中得到大量实惠。
  “中国文化威胁论”是最近几年出现的一个新现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华盛顿学者兴起一股研究中国软实力的浪潮。最典型的当属《外交》杂志对中国软实力的集中曝光。5月18日,被美国视为权威观点发源地的《外交》杂志刊登了题为《中国的软诱惑》的文章,列举出许多中国软实力的例子。文章说:“伴随飞速的发展,被称作‘软实力’的文化、外交等方面,中国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世界许多角落,无论在东南亚、拉丁美洲,还是在非洲,你都可以发现中国的影响。”美国学者由此得出结论,中国文化的影响在世界上对美形成“咄咄逼人之势”,中国软实力的上升已经“开始对美国的利益产生威胁”。
  从“中国威胁论”的演变历史看,无论炒作多么厉害,终究未能撼动中美关系发展的大局。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美国是一个舆论多元化的社会,除了渲染“中国威胁论”的团体外,还有一大批严肃的智库和学者在认真地关注中国,并得出公允的结论,他们的观点对右翼保守观点形成有效的制衡。第二,虽然美国政府在对华决策前会听取多方面的声音和意见,但真正到决策阶段时,白宫一般还是会以国家利益为重。右翼的“中国威胁论”虽然耸人听闻,很多时候还打着爱国的招牌,但很难上得了决策的台面。
其他文献
基质模量与干岩石模量是横波预测中的两个关键问题.改进基质模量求取方法是一种以实验室岩石物理测量为基础的线性拟合法,可变临界孔隙度模型是把临界孔隙度作为变量来求取干
我国汉末数学家赵爽在注解《周髀算经》时给出的“赵爽弦图”(又名“青朱出入图”,见八年级数学课本),给我们展现了一种新的证明方法——面积证法,其推理的根据是:图形割补拼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孕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患者焦虑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68例孕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
调查活动是指为了了解某一自然或社会现象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研究对象的信息,借以发现问题或形成结论的研究方法,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过程中最常用的活动方式.按调查
随着英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欧洲发达国家决定加入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简称亚投行,AIIB),对亚投行的关注持续升温。加拿大也正在考虑加入,在G7国家中,目前只有美国和日本仍在观望。亚投行已经扩围至超过30多个成员国,并且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表示加入。  显然,美国会不会加入亚投行成为关注的焦点。对此,美国
对中职财会专业教育而言,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中职院校只有建设科学、高效的财会专业实训基地,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实用型财会人才。受资金、会计资料保密、国家政策
徐工集团牵手美国凯雷投资 2005年10月25日,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研发、制造、出口企业—— 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与著名的国际投资机构美国凯雷集团(The Carlyle Group)
期刊
首先对什么是理实一体化教学进行了阐述,其次结合现状分析了配送作业实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理实一体化教学应用于配送作业实务课程中的有效途径,希望对中职学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特点,在阅读中,从学生自身需要出发,关注学生的个性、情感和道德,提高课堂效益、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高效;策略  中国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2-058-01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中要逐步培
英语是目前世界上最为通用的一种语言,很多国际上的互动都是通过英语展开的,我国要想发展对外贸易,其基础就是建立良好的沟通互动,而英语则是互动交流的重要桥梁.当今时代,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