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分级管理模式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的作用及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率的影响

来源 :中国卫生产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__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分级管理模式用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的作用及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8年1—12月期间(未采用分级管理模式)与2019年1—12月期间(采用分级管理模式)收治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情况。结果2018年(未实施分级管理)6437例住院病例中27例发生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感染率0.42%),共分离总菌株数814株,其中多重耐药菌数113株,占13.88%;2019年(实施分级管理)7093例住院病例中12例发生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感染率0.16%),共分离总菌株数903
其他文献
呼图壁河青年干渠段长期受河水冲刷,部分衬砌出现严重淘蚀,严重影响了下游灌区的灌溉需求,亟待进行水利工程改造。本文首先分析青年干渠段当前的地质条件和施工条件,提出了青年干渠段渠道地基和边渠道边坡改造方案,节省了工程投资费用,可为新时代同类型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推动构建现代化水利工程建设。
根据曹家塘坝安全复核结果,大坝现状渗流不满足要求,需采取加固措施。结合库区工程地质条件,选取垂直截渗、水平截渗两种方案进行比选。通过对比,水平截渗方案中针刺法钠基膨润土防水毯(GCL-NP)作为一种新型防渗土工合成材料,具有投资低、施工简便、耐久性好、绿色环保等特点,可作为曹家塘坝截渗方案。
目的探究在医院输血科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2019年2月—2020年8月该院进行输血治疗的140例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持续质量改进)和对照组(常规管理)各70例。对比两组管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及管理质量相关指标评分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管理满意度(90.00%)较高,而不良事件发生率(5.71%)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输血指导、业务水准、沟通水平、风险管理各管理质量相关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
对于具有较高价值类耗材的应用、控制,长时间以来被医学领域十分重视。该研究认为目前医用耗材管理中存在着职能分工不够科学、制度构建无法适用于管理、耗材收费十分混乱、信息化构建较为滞后等问题,并分析提出从完善并健全组织结构与制度构建、把结果作为导向的过程管理改良与优化、增强信息化构建等方面完善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的对策。
该文就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管理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包括缺乏安全观念,安全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完善的硬件配套设施;不少实验室没有备案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6点建议:①完善并落实生物安全责任制与监管机制;②科学设计实验室布局,完善实验室硬件设施;③对实验室生物风险进行定期评估;④注重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⑤加强对实验室人员的管理与教育;⑥加强备案管理,以期进一步提高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管理的有效性。
水库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核心设计工作之一便是经综合论证比较选定坝址。拟建天星水库受河道径流、地形地质等条件限制,可选坝址河段局限于大垭槽下游段,而勘察过程中逐渐揭示坝址区存在滑坡和破碎岩体等不利因素,造成坝址选择困难。可研设计过程中通过增加勘探工作量及工程布置对比,从初选四处坝址中选择两处相对优者分别作为上、下坝址进行同精度比选后,最终推荐上坝址。对天星水库坝址比选过程进行简要论述,以期为类似水库选
吉林台二级水电站2号机尾水管里衬钢板及混凝土在运行期间发生脱落,通过对现场调查,并采用听漏仪检测方法,对病害程度进行调查。尾水管里衬钢板及混凝土脱落的原因主要为建设初期混凝土施工质量差、钢板焊接工艺和焊接质量的缺陷,通过采取维修加固措施,保证水电站的正常运行。
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医保支付方式同时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对于医院医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对基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下的医院医疗管理优化方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见和措施,旨在进一步促进医院医疗管理水平提高,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目的探索建立科研创新绩效考核体系。方法根据不同工作岗位、人才的不同层次设立科研创新驱动储备金,实行年度与周期相结合的考核办法,每半年对各科室和个人完成情况进行考评公布,年中考评未完成者,给予警示,年末兑现绩效。对学科实行定量考核,根据科室专业技术人员数量,计算人均绩点,考核结果作为科室年终先进评选的依据。对个人实行定性考核,个人的考核结果作为创新绩效发放的依据。结果科研参与热情高涨,科室科研参与度占84.82%。国家级科研项目中标数量再创历史新高。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评价学科百强榜上榜学科数量同比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模式在提高行政职能部门管理效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7月该院25名行政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6月—2019年5月为精细化管理实施前,2019年6月—2020年7月为精细化管理实施后。比较精细化管理实施前后行政管理满意度、行政人员工作积极性、行政人员工作能力以及行政部门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行政管理满意度为96.00%,高于实施前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行政人员工作积极性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