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我灵魂的救赎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slin50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罗斯莫庄》以追求理想为主线,《萨勒姆的女巫》则以坚持信仰为核心。两部作品为世人讲述了两个有关灵魂净化、自我救赎的故事。罗斯莫与普罗克托虽说来自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国度,却是有着极度相似的悲剧命运的艺术形象。
  关键词:罗斯莫;普罗克托;救赎
  作者简介:徐婕馨(1992.2-),女,汉族,河北省沧州人,武汉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戏剧戏曲学。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6--01
  《罗斯莫庄》是易卜生后期创作的重要作品,而《萨勒姆的女巫》堪称是阿瑟密勒打开中国戏剧界大门的钥匙。两部作品的主人公都是寻求正义的化身,且在如何实现自我渴望的问题上不谋而合走上了同一条道路。
  罗斯莫作为罗斯莫庄最后的继承人,从小接受的是古老和传统的教育。在家庭的影响下,他成为了一名正直、热忱且单纯的人,并对社会有着责任感与使命感。庄稼人普罗克托为人沉稳、有主见、受人尊敬且叫人畏惧,对待虚伪的人,他自有一套尖利嘲諷的办法,从不拉帮结伙,随波逐流。
  一、命运的玩笑——自欺
  面对妻子的离世,罗斯莫的悲伤中从未表现出一丝愧疚之情。他单纯地认为这与自己无关。面对吕贝克,罗斯莫同样也未正视这段微妙的雇佣关系,无视了吕贝克对他在政见方面的影响,也忽略了这份势均力敌的情谊的真正定义。众人眼中沉稳且富有自信的普罗克托,他不仅违反当时伦理,且触碰到自己道德底线的“罪人”,碍于家庭与名誉,苦苦隐瞒着自己的罪行——与一名年轻貌美的姑娘有着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在两位主人公身上表现出的不完美以及阴差阳错,就像是命运向他们开地不经意的玩笑——轻佻却意味深长。不同的是,罗斯莫的自欺,是被动的;而普罗克托是主动式的自欺,颇有不得不的意味。优渥的环境,使罗斯莫并非体贴,行事些许自我,因而他未深层地考虑过妻子自杀的原因,也不会对自己抛弃祖宗信仰,拥有新政见归根结底的原因产生疑问。而普罗克托从开始便深知自己的软肋,碍于已得到的一切,只得小心去维持着原状。两者的选择和行为,为日后事态的发展做了充足的伏笔。
  二、意识的觉醒——自省
  罗斯莫在经历了克罗尔的威胁与相求,以及摩腾斯果的利用后,他发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并非易事,仅靠自己单纯美好的愿望和满腔热血是远远不够的。经历了生活里的打击,他开始重新思考所发生的一系列问题,罗斯莫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太过薄弱,但可喜的是此时他确定了自己内心对吕贝克的爱慕,也认识到了在亡妻碧爱特的问题上自己曾经是多么冷漠无情,他对自己进行了深刻的检讨,内心也失去了往日的平静。
  在这一阶段,普罗克托共有两个内心经历转变的地方,并在第二个转变时将整部作品推向了高潮。情妇阿碧格在乡镇中的兴风作浪,甚至自己的妻子被冠以玩弄巫术的罪名入狱时,普罗克托再也不能假装镇定。在第二个自省点,也是全局的一个高潮:在狱中与妻子的互诉衷肠,燃起了他对生命的渴望,于是答应承认“罪行”。但法官进一步要求他在悔过书上签字画押,并将公示于众的时候,他顿时看穿了这一切的谎言。他在愤怒中深深悔悟:面对名利的得与失,因害怕失去所表现出的沉默与软弱;面对渴望生命的延续,甚至有了与魔鬼签订契约的念头,这发生的一切让普罗克托感到深深的惭愧。
  与其说罗斯莫是通过外界刺激,使其意识得到觉醒,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加以反省;不如说罗斯莫是在众人“不厌其烦”的“提点”下开始正视自己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罗斯莫是被动地接受,主动地反馈。普罗克托不同的是,他在这一段呈现的是一种从温吞到积攒力量等待爆发的过程。
  三、自我的救赎——自决
  现实的不堪使罗斯莫不论从精神方面还是肉体方面都备受考验,且在这个关头又从吕贝克口里得知她与自己亡妻的关系,这对罗斯莫来讲无疑又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最终,在爱情的指引下,他们开诚布公地坦白了心境,让彼此在纷杂的乱世中感觉到了内心的平静和灵魂的净化,得到了久违的解脱。最终,二人选择了自杀这种私有却足够炽热的方式来延续他们的追求。
  比起罗斯莫归于平淡的收尾,普罗克托的结局可谓是荡气回肠。普罗克托最终坚持了自己的信仰,以一种基督徒的姿态结束自己的生命。所有的力量在这一刻得到爆发,他的死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这种近乎惨烈的行为被赋予了时代性的意义。阿瑟密勒曾说过,人性和灵魂是在人本身,决定权也在人本身,并不会受环境因素的改变而改变,普罗克托在剧中继承了阿瑟密勒的这种意志。
  高贵的生,風雅的活,傲岸的死,是罗斯莫一生的写照。爱情使他得到了洗礼,褪去“理想”的外壳并获得了与世事抗衡的勇气。普罗克托经历了种种对自己信仰“试验”的关卡,即使这过程中有怀疑有妥协有动摇,但最终普罗克托选择了用忠诚的方式来守护自己的信仰。不论是平淡的收场还是壮烈的结尾,两位主人公都通过自己的方式对各自的灵魂进行了救赎。这份救赎让读者看到了主人公更为真实的人物设置,其身上闪烁的任性的光辉让人深受感动倍受启发。
  有人曾说在欧美文学界中,普罗克托是作为罗斯莫的“儿子”般的存在。这句话高度概括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仅如此,这更体现了不同时代的剧作家们的时代性作品其核心的一致性,剧作家们用作品来惺惺相惜,让作品魅力倍增。
其他文献
摘 要: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期,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文学作品带来新颖的题材和文体。作为迷惘一代的两个典型代表,海明威的战争题材小说真实、坦白,菲茨杰拉德的美国故事细腻、深刻,小说里的人物纵情享乐又奋力追求着梦想,种种矛盾与痛苦都体现了时代大背景下人们共有的彷徨和失望情绪。  关键词:迷惘一代;菲茨杰拉德;海明威;美国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  开放教育领域残疾学习者的学习支持服务并不是在系统和完善的理论指导下发展起来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发展并形成理论,是在理论和实践长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的。探究残疾学习者远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对丰富现有残疾人教育理论体系,促进残疾人远程教育实践具有一定意义。依据文献调研构建了残疾人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模型,并以国家开放大学内蒙古地区残疾人学员作为研究样本,对学习支持服务模型进行了
摘 要:程青通过《最温暖的寒夜》全方面展示了中国当下世俗生活独特的一隅,用笔下的人物来传达民间生活的坚忍和慈悲,展现了找不着出路的底层青年,在没有宏大长远的生活目标的状况下,如何一次次向生活妥协,又如何一次次渴望拯救隐秘的心灵,在循環反复中走进精神和情欲两难的生存泥淖。  关键词:奋斗史;婚恋观;“双面”性格;生存困境  作者简介:盛业玮(1989-),女,江苏高邮人,扬州大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
【摘 要】 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对促进开放教育资源建设、学生个性化学习、教师团队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可汗学院课堂外学习、课堂内知识内化提升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越来越受到各级教育的推崇。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课程实践采取的“面授辅导与网上学习”相结合的多元混合教学模式虽然是翻转课堂的雏形,但并没有从本质上真正实现“课堂”向“学堂”的转变,致使“面授辅导与网上学习”整合的
全日照咖啡豆的生产模式正在兴起,但是它对动植物及整个生态系统造成的伤害是无法估量的。  难词探意  1. plantation /plɑ?n?te??n/ n. 种植园  2. acidic /??s?d?k/ adj. 酸性的  The production of coffee beans is huge, profitable business, but, unfortunately, ful
【摘 要】  不同的在线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形式体现了不同的教学理念与要求,“引领服务式”在线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在深度参与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引领学习进程,服务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但在实际运行中,教师固有的教学思维和传统教学习惯受到严峻挑战,对教学设计内涵的理解存在偏差,在线教学行为差异明显,参与程度深浅不一,教学策略运用单一,现有的外部评价机制也不能激发教师的在线教学改革热情。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质量的优
摘 要:《来自非洲遥远的呼喊》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里克·沃尔科特写的一首诗。本文着重分析了诗歌作者通过诗歌表现出来的复杂的内心世界以及诗歌本身所具有的深刻内涵和写作特点。  关键词:德里克·沃尔科特;复杂身份;诗歌特点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0--01  一.引言  德里克·沃尔科特(1930- ) 诗人、剧作家、画家,1
互联网正在重构教育组织体系和服务体系。这场变革不仅是教育实践的创新发展,更是教育规律的深刻演变。准确认识和深刻把握“互联网 教育”的本质规律,是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关键。互联网能将教与学过程的行为以数据的方式记录下来,使得人类第一次可以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认识教学规律,这是人类教育的历史性进步与机遇,也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竞争点。为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2018年起专门为教育科学
65.天山农牧师的棉田里  王然教授、张中宇、乔永江、棉农、植棉技术员,曲一凡也在场。大家正在观察长绒棉的结桃情况。大片的,绿油油的棉田,青桃累累。  张中宇很高兴,道:这一大片的长绒棉试验田,恐怕有三十多公顷吧?  王然:是三十五公顷。如果今年的产量能达到标准,明年,就可以大面积种植。  张中宇:很好!没想到,这个墨西哥的长绒棉到底还是在兵团的土地上扎了根儿。扎了根儿啦!  王然:新疆夏天的自然
摘 要:《荀子》中的《劝学》可以说是集荀子修辞观和修辞特点的代表作品。《劝学》作为《荀子》的第一篇,是典型的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本文将以《荀子》中《劝学》的修辞手法为例,从比喻、引用、对偶、排比以及连用和兼用几个方面讨论其修辞特点。  关键词:劝学;比喻;引用;对偶;排比;连用;兼用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