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数学课堂刍议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nh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认真做好“普九”工作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数学教学中,通过对中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一般规律,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数学素质基础。
  创造一套适应创新教育的活动。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
  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出示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问题高低适度,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的问题才会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地去解决、去创新。例如,讲授三角形分类时,我没有直接将分类结果告诉学生,让学生去记忆,而是设置了两个问题:“三角形按角分为哪几类?按边分又分为哪几类?”结果通过自己探究,除了得出教材中的结论外,创造性地定义了“等角三角形”、“不等角三角形”、“等腰锐角三角形”、“等腰钝角三角形”等说法。创新性地定义了自己的科学概念,创造了“自己的数学”,极大地尝试了创新的乐趣。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开展创新教育,重视数学创新教育内容与培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育,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教学数学知识时,通过有关实际例子,说明数学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意义,鼓励学生学习成才,并积极参加数学实践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成就动机。提倡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所有数学成就都是在旧知识基础上的创新,这一切都源于对数学浓厚的兴趣。源于强烈的创新意识。一个人涉猎知识越多,知识面越广,其创造性思维就越活跃,创新能力就越强。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学习更多更全面的数学知识,为将来创新活动奠定扎实的数学功底。学生在接受教育和获取知识的同时,形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
  第三,加强数学能力培养,形成创新技能。数学能力表现为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个性心理特征。其中数学技能在解题中体现为三个阶段;探索阶段—观察,试验,想象;实施阶段—推理、运算、表述;总结阶段—抽象、概括、推广。这几个过程包括了创新技能的全部内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加强解题教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的同时,进行有意识的强化训练:自学例题、图解分析、推理方法、理解数学符号、温故知新、归类鉴别等,学生在应用这些方法求知的过程中,掌握相应数学能力,形成创新技能。
  第四,开发情感智力教育,培养创新个性品质。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以良好的个性品质做后盾。在数学教学中激励学生树立周恩来同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具有像爱迪生发明灯丝一样的坚定信念。在“问题数学”中培养学生敢于求异、勇于创新的气魄,自主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利用“错析教学”,培养学生坚韧不拔、持之以恒、不怕困难和挫折的顽强意志和良好的人格特征,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创新情感和个性品质。
  总之,在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既需要教师的引导,更需要学生自身的发展,只有在师生的共同配合下,才能教学相长。
其他文献
向量是建立在一种新的运算体系下的产物,与传统对数运算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有力工具,向量具有几何、代数等多种形式,渗透于高中数学的各个领域,构成中学数学知识的一个交汇.  用向量解题,思路非常清楚,可以使一些烦琐的计算和证明大为简化.同时它在物理及其他自然科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成为联系多门学科的媒介,具有较强的工具性.  向量的应用连绵不断,学生比较认同向量在平面几何、立体几何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其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尤其是在函数知识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函数相关知识点,还需要学生形成函数思想意识,深入了解函数与其他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具体分析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函数教学设计思路,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有效提升高中数学课程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 高中函数 教学设计 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函数教学提出了更高
摘 要: 本文从高中数学竞赛中一道关于数论的填空题出发,联想到整数的一种表示方法,预计此种表示法将在数论中有更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 阶乘 数学竞赛 整数表示法
摘 要: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提高全民素质已成为提高我国国力的重要内容和条件,教育正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手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新人”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数学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必修的基础学科,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肩负着巨大的历史使命,同样对中学生素质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关键字: 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 
摘 要: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全新学习方式,既能有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及创新能力,又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倡导探究性学习,从被动接收数学知识灌输转变为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获取过程,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探究性 教学应用  传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单一,接受知识被动,缺
摘 要: 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要体现出激励性的特点,同时注意评价不应只停留在简单机械的掌声鼓励及空洞乏味的语言评价层面上。教师应该关注到学生回答问题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及在学习过程中情感的变化及价值观的趋向,体现新课程评价体系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化的理念。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激励性 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在分析光突发交换(OBS)网络多路由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整数规划的多路由机制。该机制通过对多条路由上业务比例的更加合理分配,达到有效减少突发丢失率的目的
摘 要: 在传统教学中,知识点的讲解占据课堂三分之二的时间,留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很少,知识点得不到及时巩固。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的突破,本文在分析翻转式课堂概念和重要性的基础上,具体阐述该种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初中数学 教学模式  一、翻转课堂的概述  (一)翻转课堂的概念  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最早是美国化学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他们通过将课堂教学内容录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