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实施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guofengd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向纵深方面的推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建立一种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本文着重探讨了实施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关键词】化学教学;有效性;实施途径
  课堂的有效性,首先是观念的转变,然后是方法的转变。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就此从以下几方面探讨。
  一、兴趣的激发是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是对学习有浓厚兴趣,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逐渐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和爱好,进而发展成为最重要、最强大、最有效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水平,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初中化学是化学启蒙教学,要特别重视对学习兴趣、学习愿望、学习热情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热爱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在实验中激发学生兴趣。要精心设计化学实验,在实验目的、操作程序、实验现象、结果分析等环节上多下功夫,设置悬念,让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获得体验,感受化学世界的神奇。如:启蒙第一节课并不急于上新课,而是演示一组有趣实验。
  初三学生对化学充满了好奇心,恨不得早一点跨进化学科学的殿堂,更希望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亲手动一动、做一做,化学课堂教学应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更不要放过任何一次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积极鼓励学生完成家庭实验,大力提倡学生进行实验的设计和改进,从实验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分别让学生亲自向石蕊试液和澄清石灰水中吹气,这时学生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通过亲自实验,并观察到了实验现象,教师再作分析、归纳,就很容易完成教学任务,从而达到完成教学目标;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化学有效课堂的保证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育教学的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之一。教师能否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学生能否全面、主动地发展,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是否良好。现代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师生关系和谐健康,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教育,才有可能被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教师有热爱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学生才会热爱教师;师生之间关系协调,两者才会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进入教育教学的最佳境界。有时教师的一句平常话,一个普通的动作都会引起学生的内心波动,对师生关系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用爱心去对待学生,并不断创新思路,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作为长年担任初三毕业班教学工作的化学教师,更有一种威严感和成就感,在师生关系中,更是一直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使得学生的个性难以得到张扬,更有甚者,对学生的学习包办代替,把自己的思维当成学生的思维,把自己的思想当成学生的思想。因此,创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也能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老师提问质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心情舒畅,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使之个性得到释放,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而教师不能搞一言堂,惟我独尊,更不能对学生求全责备、讽刺、挖苦等,否则,就会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追求有效课堂教学成为一纸空文。
  三、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是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的根本
  在初中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有的化学知识非常简单,仅仅通过感觉器官或通过生活实际就能很容易获知的,比如:氧气的密度与溶解性就没有必要设计进行实验探究。但是,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可完整的进行科学探究的章节并不多,因此教师必须抓住契机,有效的进行科学探究教学。比如二氧化碳的制取,由于学生具备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知识,同时该课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的能力,所以教师应在本课进行全面的科学探究。我在进行本课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复习了两种制氧气的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出制气体的思路,然后给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密度和溶解性,再利用我准备的很多仪器和生活用品,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探究装置,并用图示表示出来,结果学生积极思考,设计了用针筒,破试管,铜网等做用品的装置近十种。第二节课我又让学生自行组装了所设计的装置,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实验探究能力。后来又设计了实验室制氨气的题让学生去迁移应用,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及时有效地发现探究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后通过科学探究的形式去获得知识,这样不仅能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还有助于学生形成我要学的愿望。
  总之,有效课堂教学的本质在于有效,主阵地在课堂,而要完成“轻负高质”的新课改目标,作为具体实施者的教师应当科学理解有效课堂教学的真谛和内涵,为有效课堂教学作出不断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全芙君.化学课堂上有效教学的提问策略[J].化学教育.2007年02期
  [3]吴宏,徐斌艳.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教师专业化发展[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善桥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静海区块茎类作物主要包括甘薯、菊芋、土豆。块茎类作物是一种高产稳产的经济作物,它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旱耐瘠、病虫害较少、产量较高等特点。目前静海区块茎类作
针对遗传算法中的会聚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进化方法-领域真空法。通过实例分析和讨论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实际运算证明,该方法与传统遗传算法相比具有更好的全局优化能力。
针对通用教材中刮板输送机较为复杂的计算步骤,提出了一套简化的计算方法。
篮球是一项较为普及深受学生喜爱的项目,若能在青少年体能发展的敏感期,采用恰当的训练方法给予指导训练,对青少年的发展无疑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通过分析嵌入式Linux在实时性方面的缺陷和不足,针对细化时钟粒度、可抢占式内核体系结构、中断软件模拟和实时调度策略等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实时性改进方法及宏观调
新世纪之初,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满载着时代气息呈现在我们面前。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结构、内容、评价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改革创新精神,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新课程标准更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较好地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的要求。这次跨世纪的课程改革是教学领域里一次极其深刻的变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工业文化底蕴深厚的技能型人才,这也正是中职类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而目前的现状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技能
运用拉格朗日-达朗伯原理分析了平面二自由度并联机构的动力学特性,并由此推广到对一般空间并联机构的动力学建模.针对并联机构的轨迹跟踪问题提出一种PD型鲁棒控制算法,使系
基于近年来出现的时程精细积分法,在将非齐次项简化为二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一套新的计算方法,并针对机械振动系统对二者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推出了更为精确的常用应用公式
折叠和模腔充不满是锻造过程中常见的成形缺陷,利用自行开发的叶片锻造过程三维刚粘塑性有限元模拟分析软件,通过对叶片锻造过程不同截面金属流动规律的三维有限元模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