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攀岩者

来源 :特区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856432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孤身绝崖
  垂直极限
  徒手攀岩者,命悬一线
  一只鸟的振翅、一丝微叹
  一个意念,甚至没有缘由的缘由
  都可使他坠落悬崖
  成一粒失声的尘埃
  生或死
  甚至爱情,及一切身内身外事
  都不能阻止他
  进入孤绝巅峰
  在山下,他害羞、不善言辞
  一事无成。但在峭壁上
  他绝世英勇,让潜藏力量
  确认使命
  飞翔的伊卡洛斯
  绝壁上怒放的生命
  无保护攀岩者的幸福
  只有云上绽放的野花最懂
  西渡:绝壁上怒放的生命空
  这首诗的素材来源于美国记录电影《徒手攀岩》。这部电影讲述了美国攀岩运动员阿列克斯·霍诺德徒手攀爬垂直高度903米的酋长岩—一整块裸露的花岗岩—的传奇经历。电影很多场面紧张到令人窒息,刘雅阁的诗也写得惊心动魄。头两行“孤身绝崖/垂直极限”,“孤身”和“绝崖”并置,“垂直极限”状其艰险,简捷有力地呈现了徒手攀岩运动中生、死之间的那种紧张牵扯。实际上,这项运动的顶尖高手大多死于非命。“一只鸟的振翅、一丝微叹/一个意念,甚至没有缘由的缘由/都可使他坠落悬崖/成一粒失声的尘埃”,进一步把攀巖者面临的危险具体化了。在这样的诗句里,危险变成了可以直接感觉的形象、声音、呼吸,把读者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短短几行,便具有多个或整组电影镜头所具有的力量。往下两节描写阿列克斯的内在生命状态,突出了他身上那种一切都不能阻止的使命感。在最后一节中,攀岩者的生命处于某种量子状态,一种可能是“在绝壁上怒放”,另一种可能是作为“飞翔的伊卡洛斯”坠入万丈深渊。但诗人说,这两种状态都是幸福的。这种幸福感是这首诗的胜利,也是生命的胜利。在这种幸福里,人的生命展示了它最高贵、最有尊严的一面。可以说,刘雅阁通过诗进入了阿列克斯生命中最本质的东西。这首诗不仅在主题的表现上获得了成功,在技艺上也有同样的成功。整首诗文字简洁有力,每一个字都是必须的,而且在最好的位置上。这对一个新手无疑是非常巨大的成功。
其他文献
黎保荣:杨芳好,肇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肇庆有两千多年历史,其作为明清两广总督府的时间有180多年。《特区文学》的“大湾区文学地理”栏目找我们两个来做肇庆文学的对话,难道因为我们都是肇庆人,您是记者,见多识广,而我是学者,博览群书的缘故?  杨芳:我觉得应该是因为我们都是土生土长的肇庆人,而且您是评论家,我是作家,刚好反映了作协不同的人员构成与思维方向。  黎保荣:是的。栏目以
期刊
给老爸的信  今天我老妈听说  我每天把信寄往天上  让我不要写了  回 家  我爸去了那边  不知道爷爷奶奶  领他回家没有  在人间  爷爷奶奶把我爸  送人时  才出生两个月  愛乐之城  当年  在租住的农民房里  用手提电脑  看《海上钢琴师》  写了一句话影评:  “我想找一个跟我泪流满面  看《海上钢琴师》的女人”  现在我的女人  坐在我的对面  喝着咖啡  让我去影院  重温这部
期刊
暂且就叫她五号吧。  讲座结束,她排在最外围,这反而比站在头一个更能让他记住。她太瘦了,肉体趣味有限,但她是根好柴。点着了,很快就能烧得又红又透明,他很久没有享用这种老派的自燃了,有点想。这团小火可以烤一烤,祛祛寒,现在的小姑娘都没啥热乎气,阻燃材料,烧不起来。  终于到她了。袖口伸出怯生生的小短指甲,牵出某盏台灯下一片黄澄澄,少女披着浴巾,逆光里指甲刀的金属牙齿一合,小碎屑迸溅。不,不是少女,要
期刊
西天雾海  我们走到港口的时候  浓雾刚好把海面全部盖住  岛礁上的灯塔从雾里  伸出脖子,一脸惊诧  可我们并没有要开口的意思  这个周末的上午  便安静地放下了桅杆  像一次临时的赌气  而我们,又没了分开的理由  我只是需要一块裹尸布  在白雪中,隐藏自己  在行尸中隐藏自己  谁曾料到呢,人一旦丧命  便失去了立锥之地  到枝头垂挂一会儿  到湖面平躺片刻  自己裹着,与外界无关  像世上
期刊
短篇小说《了无生趣的日常》是由香港公开大学“创意写作与电影艺术荣誉文学士”课程的毕业生陈浩霖所创作,亦是他于“专题研习”中的毕业习作。浩霖在修读本人任教之三年级科目“小说创作与欣赏”时,曾学习到法国新小说派那种冷静如摄影机的笔触和观察视觉,因此在四年级时就把这种手法应用到毕业习作之上。  “小说创作与欣赏”主要讲授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各种文学流派与写作方法,包括意识流、荒诞小说、法国新小说派、魔
期刊
阿赫玛托娃墓前的祈祷词  安娜·安德列耶夫娜,  请允许  叫你一声:亲爱的,  我来看你了,终于来到了  你的灵与肉安息之地。  我们带来了  玫瑰,百合,菊花,  和一颗仰慕之心。  请接受我献上的祈祷词,让我  小声地念给你:  请给我力量,赐予我  生活的智慧。  请给我  在艰难尘世活下去的勇气。  请给我和你一样  写作的耐心和毅力,  让我面对黑暗,  永远不会妥协和放弃。  让我相
期刊
黄教授的老家  在福建  他有个本家是泥水工  要过年了  老家打来电话  黄教授看到他的电话  赶紧挂断了  他的名字叫  黄武汉  徐江:“幽默”与“苦笑”  赵思运《武汉来电》诞生自2020年1月全国宣布抵抗“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时刻。这是一首读完让人五味杂陈的作品,篇幅不长,分量却不轻。它的笔法会让人想起文学史里的“黑色幽默”,但我不太主张偷懒性地套用这一称谓。何况口语诗的力量感不在于各式
期刊
陈培浩:我先谈谈对佛山的印象。佛山是一个非常低调的城市,这座城市在2019年已经成为中国第三个GDP超万亿的地级市,佛山在经济体量上一直是广东第三大城市。但这座以佛为名的城市似乎也比较“佛系”,比较低调。就城市形象来说,佛山可能不如东莞具有标签效应。佛山地理上很大的优势就是毗邻广州,广佛同城大概是从十年前就开始的城市发展战略。广州地铁直通佛山,从佛山南海区到广州的距离其实并不比花都、从化到广州中心
期刊
王威廉:东莞作为城市的名气是很大的,尤其是东莞的经济非常发达,已经列入了中国新一线城市。2018年,华为把终端业务和数据中心从深圳搬迁到了东莞的松山湖开发区,这再一次让东莞被世界所关注。我去过几次松山湖,对那里的人工建造印象深刻,完全现代化的理念与设计。当然,众所周知,东莞也有漫长的历史,出现了袁崇焕这样的历史人物,但作为城市来说,尤其是重要性来说,肯定只能在当下来谈论。我在那里住宿的时候,想了很
期刊
莫华杰:陈老师,您好!作为您的入室弟子,文学早已是我们之间的日常话题,但如此正式地谈文学,并且是围绕东莞这一独特的地域文学展开,还是头一次。我还真是有些诚惶诚恐,生怕一不小心谈出什么偏见和谬论来。  陈启文:文学就是自由谈,文学创作就是从心所欲,一切从心灵出发又以生命为依归。心灵世界往往比现实世界更丰富、更复杂,也有更多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这正是文学的可为空间。我倒很想听听你的偏见或谬论,说不定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