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企业的技术能力,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这一点早已上升到我国的国家战略层次。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企业如果离开了知识管理就不可能具有竞争力。如何将技术创新和知识管理进行有效结合,发挥知识管理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是新时期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技术创新;知识管理;显性知识;隐性知识
中图分类号:F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290-01
一、前言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有企业都希望通过提升核心技术来扩大其市场占有份额,技术创新则是一个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但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特别是高科技产业,过分依赖于国外先进技术的引入。
21世纪,工业经济时代已经发展成熟并逐渐走向下坡,随之而来的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发展壮大不再仅仅依赖传统人、财、物的投入,知识作为一种资本要素,在企业管理中创造者知识价值。知识的管理,成为组织管理的一部分,能够支持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帮助企业形成基于创新的竞争优势。21世纪的到来,也是知识经济的到来。
二、技术创新及知识管理综述
1.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源于1912年熊比特提出的创新理论,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1]。但它涉及面很广,从不同角度研究技术创新就会得到不同结论。通过国内外学者的探讨,我们可以将其归结为生产技术的创新,包括开发新技术,或者将已有的技术进行应用创新。科学是技术之源,技术是产业之源,技术创新建立在科学道理的发现基础之上,而产业创新主要建立在技术创新基础之上[2]。
2.知识管理。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在经济时代,知识是企业的战略性资源,知识管理是企业面对新形势所做出的战略反应。知识管理,简单地说就是对企业的知识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如何对知识进行搜集和整理,如何使员工最大限度地贡献出其积累的知识,使企业实现知识的共享,是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主要目标。它要求企业实现知识的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使企业能够对外部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并利用所掌握的知识资源预测外部市场的发展方向及其变化。
三、技术创新对知识管理的要求
1.技术创新的本质是知识创新。知识与技术是密不可分的,将技术规范、系统地运用到实践中去,便成为了技术。例如企业为了实现盈利目标进行市场调研,对现有产品或生产工艺进行改进和变革的手段是进行技术创新。但是从本质上来看,这就是知识的创新。对现有产品或生产工艺的改进往往经历了如下过程:新想法新构思的出现是建立在对以往知识的系统分析和优化重组上的,而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出现,又是对传统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即用旧知识来改造生产新知识,从这个角度看,技术创新的本质是知识创新。
2.创新知识的管理。技术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而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对知识科学有效的管理。知识的管理包含了信息的有效收集、整理、分析、汇总,是一个重要且负责的过程。知识的管理主要包括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方面的管理。显性知识是能用文字和数字表达出来的,容易以硬数据的形式交流和共享,包括一切以文件、手册、报告、地图、图片、声音、影像等方式所呈现的知识;隐性知识指未经正式化的知识,包括企业、经营者或员工的经验、技术、文化、习惯等,属于个人经验与直觉的知识。企业想要进行技术创新首先应明确自己需要哪方面的知识,如需要的是市场数据等显性知识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调研等获得相关数据;需要相关经验等隐性知识则可以通过经理访谈或者聘请技术顾问等方式进行知识的获取。知识的积累可以通过知识库与知识地图来储存。
知识库是企业最常见的知识管理办法,可以使组织中的知识迅速传播共享,使员工缩短获取知识的时间,加快创新速度。知识库一般包括企业基本信息、组织结构、制度流程、客户信息等显性知识。对于隐性知识可以用知识地图来存储,知识地图是记录知识来源,反应组织知识分布及关联情况的知识分布图,起指引和导向作用,组织内部人员可以通过知识地图迅速寻找知识来源,节省时间[3]。
四、知识管理对技术创新的作用
1.知识管理能够保证组织内部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在大数据时代,企业可获得的信息数量巨大,在信息充足的条件下人们也面临着信息获取的有效性问题。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知识管理时,可以将最新的技术成果完好地保存在数据库内,将可以进行技术创新转化的知识成果在数据库内进行分类整理,这有利于企业内部员工及时、准确、便捷地搜索相关知识,必将大大提高企业员工的技术创新效率。
2.知识管理有助于保护技术创新成果。现代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在重视技术创新的同时也更加注重知识成果和知识产权的管理和维护。知识管理可以利用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如专利申请等来保护企业的创新技术和创行成果,有效避免竞争对手的模仿、剽窃等,保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知识管理有助于企业规避技术创新的风险。技术创新受到市场方面、消费者方面、国家政策制度方面、竞争者等多方面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知识管理可以将这诸多方面的知识进行有效收集、整理、分析、汇总等,避免了企业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创新角度或创新方向偏离目标、不受控制的局面。
五、结论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知识经济时代的主流企业是知识型企业, 知识是技术创新乃至企业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如何进行知识管理,是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优化和提升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 知识管理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关注的领域,。但我国大部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知识管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更多是企业文档管理、专家经验管理,辅以知识评测工具, 实施结果往往是知识库变成了垃圾资料库、专家库流于形式等,不管企业规模大小和所在领域如何,进行基于知识管理角度下的技术创新都显得刻不容缓,建立知识管理体系,培养知识共享文化,积累的知识财富才能源源不断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而不重视自身技术创新,忽视知识管理重要性的企业注定将在知识科技的大浪中被社会竞争所淘汰。
参考文献
[1]约瑟夫 熊比特,经济发展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何道谊,技术创新、商业创新、企业创新与全方面创新.
[3]殷彬,知识管理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分析,2010.
关键词:技术创新;知识管理;显性知识;隐性知识
中图分类号:F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290-01
一、前言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有企业都希望通过提升核心技术来扩大其市场占有份额,技术创新则是一个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但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特别是高科技产业,过分依赖于国外先进技术的引入。
21世纪,工业经济时代已经发展成熟并逐渐走向下坡,随之而来的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发展壮大不再仅仅依赖传统人、财、物的投入,知识作为一种资本要素,在企业管理中创造者知识价值。知识的管理,成为组织管理的一部分,能够支持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帮助企业形成基于创新的竞争优势。21世纪的到来,也是知识经济的到来。
二、技术创新及知识管理综述
1.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源于1912年熊比特提出的创新理论,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1]。但它涉及面很广,从不同角度研究技术创新就会得到不同结论。通过国内外学者的探讨,我们可以将其归结为生产技术的创新,包括开发新技术,或者将已有的技术进行应用创新。科学是技术之源,技术是产业之源,技术创新建立在科学道理的发现基础之上,而产业创新主要建立在技术创新基础之上[2]。
2.知识管理。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在经济时代,知识是企业的战略性资源,知识管理是企业面对新形势所做出的战略反应。知识管理,简单地说就是对企业的知识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如何对知识进行搜集和整理,如何使员工最大限度地贡献出其积累的知识,使企业实现知识的共享,是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主要目标。它要求企业实现知识的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使企业能够对外部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并利用所掌握的知识资源预测外部市场的发展方向及其变化。
三、技术创新对知识管理的要求
1.技术创新的本质是知识创新。知识与技术是密不可分的,将技术规范、系统地运用到实践中去,便成为了技术。例如企业为了实现盈利目标进行市场调研,对现有产品或生产工艺进行改进和变革的手段是进行技术创新。但是从本质上来看,这就是知识的创新。对现有产品或生产工艺的改进往往经历了如下过程:新想法新构思的出现是建立在对以往知识的系统分析和优化重组上的,而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出现,又是对传统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即用旧知识来改造生产新知识,从这个角度看,技术创新的本质是知识创新。
2.创新知识的管理。技术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而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对知识科学有效的管理。知识的管理包含了信息的有效收集、整理、分析、汇总,是一个重要且负责的过程。知识的管理主要包括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方面的管理。显性知识是能用文字和数字表达出来的,容易以硬数据的形式交流和共享,包括一切以文件、手册、报告、地图、图片、声音、影像等方式所呈现的知识;隐性知识指未经正式化的知识,包括企业、经营者或员工的经验、技术、文化、习惯等,属于个人经验与直觉的知识。企业想要进行技术创新首先应明确自己需要哪方面的知识,如需要的是市场数据等显性知识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调研等获得相关数据;需要相关经验等隐性知识则可以通过经理访谈或者聘请技术顾问等方式进行知识的获取。知识的积累可以通过知识库与知识地图来储存。
知识库是企业最常见的知识管理办法,可以使组织中的知识迅速传播共享,使员工缩短获取知识的时间,加快创新速度。知识库一般包括企业基本信息、组织结构、制度流程、客户信息等显性知识。对于隐性知识可以用知识地图来存储,知识地图是记录知识来源,反应组织知识分布及关联情况的知识分布图,起指引和导向作用,组织内部人员可以通过知识地图迅速寻找知识来源,节省时间[3]。
四、知识管理对技术创新的作用
1.知识管理能够保证组织内部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在大数据时代,企业可获得的信息数量巨大,在信息充足的条件下人们也面临着信息获取的有效性问题。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知识管理时,可以将最新的技术成果完好地保存在数据库内,将可以进行技术创新转化的知识成果在数据库内进行分类整理,这有利于企业内部员工及时、准确、便捷地搜索相关知识,必将大大提高企业员工的技术创新效率。
2.知识管理有助于保护技术创新成果。现代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在重视技术创新的同时也更加注重知识成果和知识产权的管理和维护。知识管理可以利用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如专利申请等来保护企业的创新技术和创行成果,有效避免竞争对手的模仿、剽窃等,保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知识管理有助于企业规避技术创新的风险。技术创新受到市场方面、消费者方面、国家政策制度方面、竞争者等多方面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知识管理可以将这诸多方面的知识进行有效收集、整理、分析、汇总等,避免了企业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创新角度或创新方向偏离目标、不受控制的局面。
五、结论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知识经济时代的主流企业是知识型企业, 知识是技术创新乃至企业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如何进行知识管理,是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优化和提升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 知识管理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关注的领域,。但我国大部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知识管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更多是企业文档管理、专家经验管理,辅以知识评测工具, 实施结果往往是知识库变成了垃圾资料库、专家库流于形式等,不管企业规模大小和所在领域如何,进行基于知识管理角度下的技术创新都显得刻不容缓,建立知识管理体系,培养知识共享文化,积累的知识财富才能源源不断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而不重视自身技术创新,忽视知识管理重要性的企业注定将在知识科技的大浪中被社会竞争所淘汰。
参考文献
[1]约瑟夫 熊比特,经济发展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何道谊,技术创新、商业创新、企业创新与全方面创新.
[3]殷彬,知识管理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分析,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