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含量及热处理对4043铝合金焊丝堆焊层耐磨性的影响(英文)

来源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mm112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043铝合金焊丝熔化后流动性良好,焊后不易产生结晶裂纹,广泛适用于6000系铝合金的焊接。利用4043铝合金焊丝在材料表面堆焊,可以修复部分材料表面出现的划伤与磨损。本研究使用4043铝合金焊丝,配合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进行表面堆焊实验,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硬度测试及耐磨性测试等分析检测手段研究了Si含量及热处理工艺对焊后堆焊层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焊丝中Si含量可以增加共晶硅颗粒的数量。而热处理可以有效球化共晶硅颗粒,显著提高堆焊层的耐磨性。 4043 aluminum alloy wire good melt flow, after welding is not easy to produce crystal cracks, widely used in 6000 series aluminum welding. Using 4043 aluminum alloy wire surfacing on the surface of the material, you can repair some of the surface scratches and abrasions. In this study, 4043 aluminum alloy welding wire was used together with tungsten inert gas shielded welding to make surface surfacing experiments. The effects of Si content and heat treatment on the welding quality were studied by metallographic microscop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hardness test and wear resistance test. Effect of surfacing layer on wear resista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creasing the Si content in the wire increases the amount of eutectic silicon particles. The heat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eutectic eutectic silicon particles,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wear resistance of surfacing layer.
其他文献
以AH36钢为研究对象,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机模拟连铸坯冷却制度和拉断试样,借助金相显微镜对断口微观组织进行分析表征,研究不同冷却制度下试样的热延展性,明确冷却制度对
论文作为“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基于设计知识和用户知识的网络化数控机床造型设计与人性化界面技术及运用研究”的一部分,主要讨论了数控机床造型设计的设计知识,并结合IC
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自Cibula提出“碳化物”理论以来,TiC细化Al-Si合金的研究成果,尤其是九十年代至今的国外学者关于TiC细化的实验及理论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C的加入方式,以期直
获利是企业存在的目的,是投资者及员工的重要物质保障,更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价值的体现,它直接地体现了企业的经济状况和运营的好坏;企业获利能力的评价体系则是由一系列的评
在分析授权立法历史发展的基础上,指出授权立法自产生以来,一方面人们质疑和指责授权立法违反了宪政民主的基本价值和原则,尤其是违反了古典宪政分权理论,怀疑其存在的合法性
焊接技术广泛应用于油田建设和压力容器制造等领域,无损检测是检验其焊接质量的重要手段。其中X射线探伤对被测物体内部缺陷的检测具有准确、直观等特点。目前一般采用的是X射
本文在我校自行开发的基于Windows平台的开放式三轴联动数控系统的基础上,对其远程网络监控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将以太网技术应用于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网络远程监控,构建了基
传统的数控系统采用封闭式的结构,不仅对厂商的依赖性强,也不利于数控系统功能的扩展或修改。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开放式数控技术应运而生。 开放式数控技术的目标是使得数控系
固态功率放大器与电子管放大器相比,具有可靠性高、长寿命、工作电压低、故障软化等优点,近年来,低频段的固态功率放大器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高频段尤其是X波段,受到单个功
<正>随着21世纪的到来,电子信息技术正在迅速地向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在建筑领域中的渗透,就是依靠高科技技术手段,为用户提供一个投资合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对生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