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OM技术的开放式数控系统软件研究与开发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miha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数控系统采用封闭式的结构,不仅对厂商的依赖性强,也不利于数控系统功能的扩展或修改。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开放式数控技术应运而生。 开放式数控技术的目标是使得数控系统构筑在一个开放的平台上,具有可扩展性、可移植性、互换性、互操作性等特点,用户可按需集成,更改或扩展系统的功能,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 本论文采用COM技术,以windows操作系统和PC机为数控系统的软、硬件平台,进行了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具有良好开放性的数控系统样机COMCNC。论文主要内容包括:1、分析了数控技术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讨论了CNC体系结构的概念及其对系统性能和发展的重要性,论证了体系结构开放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并结合国内外数控技术的开放成果,总结概括了开放式数控系统的优点、开放要求与特征等。2、借鉴美国0MAC、欧洲0SACA等项目的研究成果,针对数控系统的开放性要求,从概念设计的角度,采用合理的开放层次与粒度,对数控系统进行了模块化的划分,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一个具有良好互操作性、可扩展性和可移植性的开放式数控系统框架。3、分析了数控系统软件的开放目标,结合现代软件工程的理念,论述了采用COM(组件对象模型)技术构建数控系统软件平台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并将面向对象和基于行为的软件方法相结合用于分析数控系统的特点、结构和行为,设计了基于COM技术的开放式数控系统软件平台。4、采用visual C++等开发工具在windows平台上实现了样机COMCNC系统,并验证了数控系统的开放性。
其他文献
电热镦粗成形过程的工艺参数主要包括镦粗缸活塞运动速度、砧子缸活塞运动速度、镦粗压力、加热电流和预热长度等。这些参数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复杂性不仅在于不同的材
本文针对铝电磁铸造和钢坯的软接触电磁连铸系统,建立了电磁压力的数值计算模型,给出了计算电磁压力公式的修正系数,运用互感耦合模型,编制了计算软件,模拟了圆锭铝无模铸造和圆锭
新型缓蚀剂—DG-1是否对铜有缓蚀作用,以及其是否能全面或部分取代BTA作为以海水为冷却水中的铜缓蚀剂是本实验研究的重点。 实验以天然海水为研究介质,以电化学线性极化法
以AH36钢为研究对象,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机模拟连铸坯冷却制度和拉断试样,借助金相显微镜对断口微观组织进行分析表征,研究不同冷却制度下试样的热延展性,明确冷却制度对
论文作为“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基于设计知识和用户知识的网络化数控机床造型设计与人性化界面技术及运用研究”的一部分,主要讨论了数控机床造型设计的设计知识,并结合IC
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自Cibula提出“碳化物”理论以来,TiC细化Al-Si合金的研究成果,尤其是九十年代至今的国外学者关于TiC细化的实验及理论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C的加入方式,以期直
获利是企业存在的目的,是投资者及员工的重要物质保障,更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价值的体现,它直接地体现了企业的经济状况和运营的好坏;企业获利能力的评价体系则是由一系列的评
在分析授权立法历史发展的基础上,指出授权立法自产生以来,一方面人们质疑和指责授权立法违反了宪政民主的基本价值和原则,尤其是违反了古典宪政分权理论,怀疑其存在的合法性
焊接技术广泛应用于油田建设和压力容器制造等领域,无损检测是检验其焊接质量的重要手段。其中X射线探伤对被测物体内部缺陷的检测具有准确、直观等特点。目前一般采用的是X射
本文在我校自行开发的基于Windows平台的开放式三轴联动数控系统的基础上,对其远程网络监控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将以太网技术应用于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网络远程监控,构建了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