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善教,生乐学,文言乐趣多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m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美的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精华,对促进学生人文底蕴的提升、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今的初中语文新教材,古诗文占总篇目的30﹪,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对于小学只背诵少量古诗词的初中学生来说,面对大量的文言文难免会望而生畏。文言文作品年代久远,内容晦涩难懂,难怪有人会说,中学生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文言文被列入中学生面前的“三只老虎”,其难度可见一斑。由此可见,文言文的教学实在值得广大语文老师认真揣摩和研究。下面谈谈我个人在文言文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认真组织听读和背诵文言文
  
  俗话说得好:三分诗,七分读;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如果学生连一篇文言文的朗读关都不能过,那么以后的学习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文言文必须要诵读,一定要让课堂充满朗朗的读书声,在读中还文言文以生命、活力。读书的方法多种多样,有配乐朗读、集体朗读、个别朗读、两人对读、男女对读、分小组读、表演朗读等,读之以情、读之以趣、读之以理、读之以思、读之以法,在读中领悟文言文学习的乐趣,还学习语文以真正的魅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非常关键的。下面我就以《童趣》为例,谈谈我在这课中的朗读指导:首先,我把课文示范性地背了一遍(我认为,教师背诵课文是非常必要的),在背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把“强、为、兴”等易错的字读错,然后学生点评的时候给我指出来了,我顺势提出了一个问题:朗读第一步应该做到什么?学生就会明白,第一步应该做到字音准确。其次,我开始引导学生划分句子节奏,这需要学生多读,读出语感,节奏就好划分了。最后,我让同学们找出文中表明作者感情的词语或句子。他们找出来了,比如“怡然自得”,那么就说明作者心情很高兴,高兴的心情自然就要高兴地朗读。于是,学生又在我的引导下把握了这篇文章的朗读感情。学生把字音、停顿、感情都把握好了,就能够流利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
  
  二、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特别是初一刚接触文言文的学生喜欢文言文,老师就要把培养学生的兴趣放在重要位置,因文而异,采取灵活的方法,吸引学生。如在教《两小儿辩日》一文时,上课前我布置了一个任务:“明天我们要为《两小儿辩日》选拔小演员,希望同学们好好准备,剧本就是语文书本上的那篇《两小儿辩日》,而且它是以文言文形式出现的,导演是为了考考你们这些小演员们的文言文水平,希望同学们回去好好准备,不懂的字词去查查字典词典。”同学们一下欢呼起来,眼中闪烁着一种异样的光芒,自觉地投入到预习中去。在第二天的教学中,我就充当起导演的角色,全班同学就是小演员,依据角色分配,学生自主选择、自行搭配。选拔开始,小演员们就跃跃欲试,兴致很高。我要求每组选一个代表,四个组长当评委进行打分点评。这样一节课下来,字词翻译学生就自行解决了,并仔细分析探讨了课文内容。一节课很快过去了,同学们却意犹未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重在点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交流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人行为,只有以学生为中心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读书的主人,才能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所以,老师在课堂上不能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不能用自己的客观分析代替学生的主观感受,一定要让学生独立、自主,尤其是文言文的学习。我在教学文言文的时候,一般都采用这样的步骤:让学生结合资料或课文注解,自行疏通大意。对于不懂的词句做上标记,并让不懂的学生在课堂上提出来,再由其他学生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我再加以点拨和指导。这样,就变教师单纯的讲解为大家的参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高涨,在交流中也锻炼了胆识,展示了自己的风采。
  
  四、归纳总结,举一反三
  
  学完一篇课文后,我就让学生对文言文的知识作小结,按照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重点实词、重点虚词等进行归纳总结,把松散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便于复习、应考。另外,在平常的教学中,我还经常让学生自己编习题。把文言文的知识用习题加以整理,编成一道一道的题,清晰、醒目,在编制试题的过程中,就可以对学过的知识再一次巩固、复习,并通过试题提炼出重点、难点、考点,对知识的梳理更有条理。大致的题型是:字音字形字义、句子的翻译、大意的理解、人物的性格分析、朗读的节奏把握等方面,多角度理解课文。出好试题后,全班交换做题,这样一来,学生知识掌握牢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也浓了,教师上课也就越来越轻松。
  
  五、开展语文活动,丰富语文素养
  
  没有竞赛机制,就没有学习的动力。抓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的欲望,我班每周星期一晚自习都要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促进文言文的学习。开展配乐朗诵活动、文言文抽背比赛、文言文故事大赛、文言文知识竞猜等一系列活动,发动全班学生参与,拓宽了知识面,每一次活动都给学生以震撼力,使他们在比赛中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弱点,为以后的学习吸取经验和教训。
  入选中学教材的文言文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名篇,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学生认真学好文言文,可以在大量阅读古代作品中受到启发,学习古代名人的优良品格、完善自我人格;可以吸取多方面的文化精华,提高自己的素养;还可以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做出贡献。所以,语文教师首先要明确这样一种意识,在文言文教学中努力研究、大胆实践,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方法,帮助学生发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我相信,只要老师善教,学生就乐学,文言文的学习就乐趣多多。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生的基本运算训练要两者兼顾,必须做到常规教学与新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创新能力特色双基兼而得之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施新《课程标准》以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当前教学的主要潮流,随着新课程教学的全面铺开,侧重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削弱了学生的基本运算的训练,因此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有所下降。作为
期刊
一般而言,“后进生”是指那些在班级中思想品德表现和学习都较差的学生。“后进生”具有相对性、复杂性、片面性。产生的原因相当复杂,需要认真分析、对症下药,才能奏效。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做全面的综合的调查研究。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  1、家庭环境  学生在家庭生活的时间较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庭成员的政治、思想、道德状况,对孩子的影响是直接的、大量的、复杂的。一个家庭的人际关系
期刊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诗歌是其灿烂群星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百花园中一朵瑰丽的奇葩。优秀的诗歌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动人的情感、深邃的哲理使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难以忘怀。诗歌中蕴涵着丰富的哲理,为哲学课的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活水,使哲学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洋溢着情感的气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添了课堂教学的艺术氛围,起到了化腐朽为神奇、化抽象为形象、化复杂为简单的神奇效果
期刊
语文教学的实质是学生学习语言、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一种活动,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教学改革的意识,有无私奉献的敬业的精神。教学中就要独辟蹊径,敢于大胆创造,尝试新的方法。  这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    一、“新”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新”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点,因而老师每天都应以新的姿态出现在课堂上。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猜这一节
期刊
“数学素养”一词首次出现在我国数学教学大纲中,标志着我国数学教育目标从应试型向素质型方向的转变。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是提高民族素质、丰富人才资源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需要。本文仅就自己的认识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更新观念,加强自身思想建设    提高数学素养首先要深刻领悟数学素养的涵义,数学素养是指人们通过数学教育及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能力
期刊
学校管理主要是人的管理,管人要管心,管心很难。太理性化的管理,一切照章办事,毫无折扣地管,往往会把人心管冷;非理性化的管理,一切顺其自然,不敢施行制约,往往会把人心管散。这就涉及了管理行为的一种哲学——宽严相济。  作为学校管理的执行人,校长应该明白,领导有两种重要功能:一是带领集体完成任务的功能;二是使集体内部团结相处、保持集体良好工作状态的功能。在管理过程中,只有恰当地处理好“宽”与“严”的关
期刊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当中,我发现在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和家长当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认识:学好语文没有其它诀窍,多做题就行,就能应付考试,也就能在各种考试中取得高分。因为有这样的认识,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每次语文测试的成绩不错,但各种语文的素养并没有提高,特别是理解能力与写作能力较差,从而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它科目的学习。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我认为是源于学生语文学习动机不明或有误。要让学生语文学习效果好转,
期刊
梁启超曾说:“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的确,少年儿童的素质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兴衰与发展。因而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教育的发展靠教师,归根到底,教师的素质就成了关系国家兴衰荣辱的关键因素。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既是人们对教师的赞美,同时也显示了人们对教育及教师的重视和要求。  爱一个事业,必定会竭尽全力,以求尽善尽美。在工作中我本着“一切为
期刊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的管理方法与态度直接关系到楹联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成败。没有校长的支持,楹联校本课程便不会彻底在本校推广,对于楹联校本课程开发所需要的人力、物力、精力等投入便不能保证。没有校长的支持,楹联校本课程就不能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更不能在新课程改革中将其贯彻实施。但是一个校长单单在态度上支持、在资金上投入还远远不够,校长还要对楹联校本课程进行科学的管理。    一、统筹全
期刊
现代教育明确地指出了学生、教师和教材之间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主线。其中,学生的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  在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使认知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在自觉、主动、深层次的参与过程中,实现发现、理解、创造与应用,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而创设问题情境是属于问题的发现、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对学习和教学数学尤其重要,它以优化情境为空间,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