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kaigu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口腔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的方法和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的内蒙古呼伦贝尔鄂温克旗华能伊敏职工医院2012—2013年期间接诊的65例急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口腔根管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为91.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7%;治疗组远期治疗总有效率为97.1%,明显优于对照组80.0%,两组患者在近期、远期治疗效果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口腔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疗效确切,与药物治疗相比具有显著的优越性,能有效降低患者口腔感染率,且大大减少患者复诊次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急性牙髓炎 口腔根管 临床疗效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235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150-02
  在口腔科疾病中牙髓炎属于常见病,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疼痛剧烈、难以进食。通常临床治疗牙髓炎多采用药物等一些常规的治疗方法,但其疗程长、见效慢,且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还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采用该方法治疗需要患者后期多次复诊,因此难以被患者所接受[1]。目前,随着诊疗技术的提高,针对牙髓炎的填充材料性能及诊疗设备的不断改进,在临床急性牙髓炎的治疗中已广泛应用到了口腔根管治疗,治疗效果确切,现将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65例急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65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0例)。其中,治疗组男性19例,女性16例,患者年龄21~59(40.2±6.5)岁,病程15d~5(3.1±0.7)a,15例患者发病部位位于前牙,20例患者发病部位位于后牙;對照组男性13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18~56(38.4±2.1)岁,病程1~4(2.9±0.5)a,13例患者发病部位位于前牙,17例患者发病部位位于后牙。在一般资料比较方面,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本组患者给予口腔根治术治疗,对患者口腔先行局部麻醉,麻醉后打开患者牙髓腔,进行牙髓拔除处理,术前使用根管长度仪对患者牙根管长度进行精确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准备根管,若为单根管牙则可使用40号,若为多根管牙或者双根管则可使用35号,术前需使用0.9%氯化钠和3%过氧化氢溶液对根管进行清洗、消毒处理,之后将沾有甲醛的消毒棉签放于事前准备的根管内,放置约8min后将其取出,并对根管使用气枪让根管保持干燥;在根管壁上将Vitapex糊剂进行均匀涂抹,以填充根管,并且在根管内填充牙胶尖;当患者所有患牙均完全填充之后,给予X线片检查填充是否完整,若存在填充不完整或者超充,则需要给予重新填充。对照组:本组患者则将丁硼乳膏放置于牙刷上刷牙,1g/次,3次/d,每次刷牙时牙刷需在口中滞留约4~6min,之后使用清水漱口。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对患者进行1~12个月的随访调查,以观察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及复发情况[2]。
  1.3 疗效评价标准。近期治疗评价标准,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经X片检恢复正常,患牙无不适感,可咀嚼食物;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经X片检查基本恢复正常,患牙在进食和咀嚼食物时有轻微不适感;患者临床症状明无显变化甚至更严重,经X片检查显示牙周无明显改变,患牙不能咀嚼食物。远期治疗评价标准,成功:患者经治疗后所有症状消失,经X线片复查结果显示牙根周围组织无病变阴影,根管填充完好。失败: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仍无好转,患牙无法正常咀嚼食物,牙根组织周围经X线片复查结果显示有病变阴影。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组间比较,P<0.05表示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3 讨论
  急性牙髓炎主要因牙髓受感染所致,该病在发病时血管通透性会增加,牙龈局部出现肿胀,牙髓神经被受压迫,并受到炎性介质刺激,具有发病急、疼痛剧烈等特点。患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夜间剧烈疼痛、阵发性发作或急骤性疼痛,且在受温度刺激的作用下疼痛感会加重。牙髓炎在临床治疗中的原则是将牙髓受感染的组织去除,并消除死腔进行充填,而一般传统的治疗方法无法完全消除患者的疼痛症状,并且在治疗上也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根据上述特点,我院在急性牙髓炎的临床治疗中已广泛应用到根管治疗术,该治疗方法能彻底清除根管系统内的细菌、组织等,隔绝根尖组织受微生物刺激,从而有利于减少对患者牙根尖周围组织的刺激,使根尖组织的自我防御能力得到提高,减少了患者就诊次数,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该治疗方法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3]。本研究资料显示,治疗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为91.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7%;治疗组远期治疗总有效率为97.1%,明显优于对照组80.0%,两组患者在近期、远期治疗效果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口腔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疗效确切,与药物治疗相比具有显著的优越性,能有效降低患者口腔感染率,且大大减少患者复诊次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侯彩凤.一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5(8):1072-1073
  [2] 贾希进.76例急性牙髓炎患者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25(9):105-106
  [3] 袁文汇.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的疗效观察[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1):37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辛伐他汀片联合血脂康胶囊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在取得病人完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将126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一组(给予辛伐他汀片治疗)、二组(给予血脂康胶囊治疗)、三组(给予辛伐他汀片联合血脂康胶囊治疗)进行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  结果:第三组即联合用药组的总有效率(97.62%)最高,复发率(12.5%)及不良反应(7.14%)最低。  结论
期刊
摘要:目的:科学使用碘对比剂,降低不良反应,保证CT增强检查安全效能。  方法:通过对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行CT增强扫描36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  结果:360例患者通过CT增强检查后,均取得了满意的图像,碘对比剂的不良反应与其理化性质有关。  结论:切实掌握禁忌,选取合理的碘对比剂、合理剂量以及注射速度,能够较好地减少不良反应。  关键词:碘对比剂 CT增强检查 不良反应 防治 
期刊
摘要:目的:针对腹部外科并存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置措施进行较深入地探讨。  方法:收集腹部外科手术合并糖尿病的42例患者资料,分析围手术期诊治措施。  结果:患者中较多见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病情比较隐匿,发病率在66.7%左右,术前有3例患者漏诊。42例患者中有34例没有实施急诊手术,8例患者实施急诊手术。2例患者为术后发生酮症酸中毒,4例患者为切口感染,5例患者为肺部感染,3例患者为泌尿系感染
期刊
摘要:虽然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但是部分产妇产后会出现“与分娩相关的一种情感综合征”,即产后心绪不良(maternity blue),其精神表现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是一种短暂而轻微的状态,在临床实践中不是一种严重的问题。然而却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研究兴趣,分析产后心绪不良的发生率及其相关的心理社会和生物学因素,有助于产后抑郁症及情感性障碍病因学的理解,为临床实行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目的:探索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的药物治疗方法及其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并自愿入组参与研究的左室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16例,16例患者均采取口服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早期先给予呋塞米片,待患者的呼吸困难缓减后降低呋塞米片的剂量。16例患者均给予倍他乐克、卡托普利和螺内酯进行治疗,同时配合辛伐他丁和肠溶阿司匹林。对于高血压患者加用非洛地平缓释片,对于冠心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12月-2013年5月间收治的疑似冠心病病例298例,所有病例均给予心电图、冠状CT检查,根据是否存在典型心绞痛表现分为典型组189例及不典型组109例,比较两组使用心电图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情况。  结果:心电图诊断典型组的敏感性为96.40%,特异性为80%,准确性为92.06%;心电图诊断不典型组的敏感性为68.
期刊
摘要:对卒中患者早期介入康复治疗,不仅能预防肩痛的发生,而且对已发生肩痛的患者早期进行积极康复治疗可以缓解肩痛。在卒中后肩痛的治疗上,首先应当重视预防,早期进行良肢位的摆放,主被动运动患侧上肢,包括低频等一些物理治疗,可以避免偏瘫肩痛的发生。  关键词:脑卒中 肩痛 早期康复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222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脊柱爆裂型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治疗方法以及其相关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前来我院就诊的急性脊椎爆裂型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65人,对这65名患者均采用基础药物配合手术治疗相结合的办法来对患者进行复位治疗,在治疗后勤结合相应的复位康复锻炼。在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3-6个月的随访观察并记录下患者的康复情况,并进行分析。  结果:对65例患者的随访过程中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相关高危因素以及发生率,进一步在今后的治疗过程中降低手术风险以及提升手术的可行性和成功率。  方法:收集2011年8月~2012年8月于我院妇产科就诊治疗产科急症施行子宫切除术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病历记录,并将其作为实验组即子宫切除组,然后在同期采用剖宫产术进行生产产后出血但未进行子宫切除的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来进行对照即为对照组,整理两组的资料记录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方法应用于结核性心包炎中的效果。  方法:收集2011年02月到2013年02月本院收治的60例结核性心包炎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依托咪酯、芬太尼、潘库溴胺诱导麻醉,对照组采取氯胺酮、芬太尼、司可林诱导麻醉,最后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  结果:麻醉30min后,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