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脊柱爆裂型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诊治探究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afe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脊柱爆裂型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治疗方法以及其相关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前来我院就诊的急性脊椎爆裂型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65人,对这65名患者均采用基础药物配合手术治疗相结合的办法来对患者进行复位治疗,在治疗后勤结合相应的复位康复锻炼。在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3-6个月的随访观察并记录下患者的康复情况,并进行分析。
  结果:对65例患者的随访过程中有7例患者出现了椎体高度解剖复位,10例患者出现了近解剖复位,其余患者的复位情况都相对较好。
  结论:在对急性脊柱爆裂型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治疗时,必须选择合理的检查、诊断、治疗方案,才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防由于治疗之后可能产生的后遗症。
  关键词:急性脊柱爆裂型骨折 脊髓损伤 诊断 治疗方法 疗效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208
  【中圖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134-01
  急性脊柱爆裂型骨折是常见于胸腰椎段的不稳定性的骨折,它大多数是由于受到严重后果暴力而导致的损伤。这类骨折通常伴随着脊椎损伤,一旦损伤严重极有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1]。故而如何恰当的去进行医疗诊断以及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这对于患者的治疗就显得极为重要。故而本次我院就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前来我院就诊的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案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和分析,现就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前来我院进行急性脊柱爆裂型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就诊的患者65例,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16—62岁,平均年龄是(34.56±4.32)岁。对所有的患者进行CT照片,照片分析确诊都是脊柱爆裂型骨折。并对所有患者进行MRI检查,检查得出其中有26例患者的脊髓被完全损伤,39例患者属于不完全损伤。致伤原因:车祸致伤30例,高处坠落11例,重物砸伤15例,机器绞伤9例。损伤部位:颈椎损伤5例,胸椎损伤28例,腰椎损伤32例。
  1.2 治疗方法。治疗第一步便是对患者进行伤口的清洗处理,对患者的伤口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分析,从而制定相关的手术治疗方案。第二步便是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在全麻的状态下对患者进行椎板施压、脊髓探查以及内固定和外固定支架相互配合的治疗方案[2]。在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为期3—6个月的术后随访观察工作,并记录下患者在这段时间里的恢复状况。并对恢复状况进行分析统计。
  1.3 术后处理。在手术后的3-6个月的术后随访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恢复情况,在适当的时期对患者进行抗生素滴注,其持续时间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而定,最短的时间是3天,最长1周的时间。定期检查患者的伤口处是否有针道感染、钉体松动等现象,如有这些现象及早对其进行相应的护理,如果过于严重应该及时报告给主治医师。
  1.4 脊髓功能评估。在对所有的患者进行脊髓的功能性情况评估时,必须要先将脊髓由于震荡而导致的短暂性的脊髓功能性障碍进行排除,在这一情况排除之后才可进行客观的评估。对患者的脊髓功能按照分级来进行评分,具体评分规则如下:脊髓完全损伤A(5分);脊髓能够感觉,会感受到刺激,不能够运动无法对刺激做出反应动作B(4分);脊髓能够感受到刺激且可以运动,但是无法对刺激做出相应的应激反应,不存在功用C(3分);脊髓能够感受到刺激并能够根据刺激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应激反应D(2分);脊髓运动情况非常正常,只是对于某些轻微感觉的反应存在不适应E(1分);脊髓所有的情况都表现正常F(0分)。
  2 结果
  随访显示在65例患者中有7例出现椎体高度解剖复位,10例近解剖复位,其余表现良好。脊髓功能恢复结果如表1。
  在手术之后,所有的患者体内都没有出现针体松动脱落等一系列现象,使得部分被进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的患者的骨性得到了完美的融合。而在手术后却又5例病患在术后3天内有针道浅部感染症状,在及时发现并及时对该局部加强护理和换药并使用了一定的抗生素之后,患者的感染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治疗。在这65例患者中除了3例由于骨折情况过于严重且治疗时间相对较晚而导致完全截瘫的患者的神经功能未获得恢复,其余的患者的神经功能都获得了明显的恢复。
  3 讨论
  相关研究表明,对于脊髓爆裂型骨折的患者,体内的异物对骨髓的压迫情况以及压迫时间等都会严重的影响着该处的脊髓损伤程度,故而对于该类患者最好仅是就诊,而医院方面更是要快速进行确诊,以免延误病情,导致异物对骨髓压迫加重,严重损伤脊髓,从而导致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严重时还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医院要尽快确诊,最好的办法是采用照CT以及进行MRI检测[3]。在CT扫描之后,可以清晰的从图像中看到脊柱骨折的具体情况,并可观察到其骨折的局部细节情况。而MRI则可以非常清楚的先生处脊髓水肿、出血或者是骨髓断裂等一系列详细的情况,并可以确认在骨折处的神经根是否受压,该处的韧带是否受到损伤、硬膜外是否出现血肿,腰间盘是否由于骨折而变形等诸多的异常情况。故而在具体的面对脊髓爆裂型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使用CT、MRI两项医学影像检测技术非常有利于该类病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在具体的治疗方案中,根据诊断时的影像治疗来判断患者适合的治疗方案。一般都是采用药物和手术相结合的方式,具体的结合办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例如对于情况危急的患者,就必须要及时的采取手术,尽量避免患者死亡,而对于普通伤情的患者,通常都是采用椎板减压、脊髓探查和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的办法来进行相关的治疗[1]。总之,对于该类患者必须要尽早检查确诊病情,然后根据病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治疗,其治疗方案必须要以提高治疗疗效,积极预防后遗症为准则来进行制定。
  参考文献
  [1] 袁志刚,滑国田,古晓光.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治疗体会[J].当代医学.2012(36)
  [2] 潘峥峰.颈椎骨折采用侧块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22)
  [3] 吴映华,蔡颖,周莉,何丽琼,刘远珍.综合康复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1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了解颈前低位弧形切口手术治疗甲亢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接受手术治疗的甲亢病人363例临床资料,均采用颈前低位弧形切口手术进行治疗。  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术后2例病人切口出血产生血肿,经剪开切口缝线,予以血肿清除术后5d痊愈;5例出现短暂性手足麻目,予以葡萄糖酸钙注射剂后治愈;6例喉返神经损伤出现声音嘶哑,经1-
期刊
摘要:在机体免疫系统中防御素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的直接杀菌作用对入侵机体的病原微生物起到抵御的作用,在调节机体免疫炎症反应、介导获得性免疫反应及修复创伤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肿瘤免疫方面的细胞毒性与细胞裂解活性的作用也较为突出。有关研究结果显示,防御素与口腔溃疡及扁平苔藓等口腔黏膜疾病具有重要关系,本文针对这些内容进行了较深入地探讨。  关键词:抗菌肽 防御素 口腔黏膜疾病  Doi
期刊
摘要:通过对慢性病现状和预防控制现状的分析,了解慢性病预防控制的有关途径,从健康教育、社区卫生服务、卫生监督三个角度分析公共卫生在慢性病预防控制中的重要作用,以有效的预防控制慢性病,更好的服务于人民。  关键词:公共卫生 慢性病预防 作用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207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辛伐他汀片联合血脂康胶囊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在取得病人完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将126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一组(给予辛伐他汀片治疗)、二组(给予血脂康胶囊治疗)、三组(给予辛伐他汀片联合血脂康胶囊治疗)进行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  结果:第三组即联合用药组的总有效率(97.62%)最高,复发率(12.5%)及不良反应(7.14%)最低。  结论
期刊
摘要:目的:科学使用碘对比剂,降低不良反应,保证CT增强检查安全效能。  方法:通过对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行CT增强扫描36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  结果:360例患者通过CT增强检查后,均取得了满意的图像,碘对比剂的不良反应与其理化性质有关。  结论:切实掌握禁忌,选取合理的碘对比剂、合理剂量以及注射速度,能够较好地减少不良反应。  关键词:碘对比剂 CT增强检查 不良反应 防治 
期刊
摘要:目的:针对腹部外科并存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置措施进行较深入地探讨。  方法:收集腹部外科手术合并糖尿病的42例患者资料,分析围手术期诊治措施。  结果:患者中较多见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病情比较隐匿,发病率在66.7%左右,术前有3例患者漏诊。42例患者中有34例没有实施急诊手术,8例患者实施急诊手术。2例患者为术后发生酮症酸中毒,4例患者为切口感染,5例患者为肺部感染,3例患者为泌尿系感染
期刊
摘要:虽然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但是部分产妇产后会出现“与分娩相关的一种情感综合征”,即产后心绪不良(maternity blue),其精神表现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是一种短暂而轻微的状态,在临床实践中不是一种严重的问题。然而却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研究兴趣,分析产后心绪不良的发生率及其相关的心理社会和生物学因素,有助于产后抑郁症及情感性障碍病因学的理解,为临床实行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目的:探索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的药物治疗方法及其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并自愿入组参与研究的左室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16例,16例患者均采取口服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早期先给予呋塞米片,待患者的呼吸困难缓减后降低呋塞米片的剂量。16例患者均给予倍他乐克、卡托普利和螺内酯进行治疗,同时配合辛伐他丁和肠溶阿司匹林。对于高血压患者加用非洛地平缓释片,对于冠心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12月-2013年5月间收治的疑似冠心病病例298例,所有病例均给予心电图、冠状CT检查,根据是否存在典型心绞痛表现分为典型组189例及不典型组109例,比较两组使用心电图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情况。  结果:心电图诊断典型组的敏感性为96.40%,特异性为80%,准确性为92.06%;心电图诊断不典型组的敏感性为68.
期刊
摘要:对卒中患者早期介入康复治疗,不仅能预防肩痛的发生,而且对已发生肩痛的患者早期进行积极康复治疗可以缓解肩痛。在卒中后肩痛的治疗上,首先应当重视预防,早期进行良肢位的摆放,主被动运动患侧上肢,包括低频等一些物理治疗,可以避免偏瘫肩痛的发生。  关键词:脑卒中 肩痛 早期康复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222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