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jz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12月-2013年5月间收治的疑似冠心病病例298例,所有病例均给予心电图、冠状CT检查,根据是否存在典型心绞痛表现分为典型组189例及不典型组109例,比较两组使用心电图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情况。
  结果:心电图诊断典型组的敏感性为96.40%,特异性为80%,准确性为92.06%;心电图诊断不典型组的敏感性为68.18%,特异性为48.84%,准确性为60.55%;典型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显著高于不典型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心电图诊断不典型症状冠心病患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较低,故临床冠心病诊断一定要充分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临床指标综合判断。
  关键词:心电图 冠心病 临床诊断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211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136-02
  冠心病是指人体冠状动脉血管由于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的血管腔狭窄、堵塞而出现心肌缺血、心肌缺氧坏死的心脏病,其危险因素较为复杂,目前已经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不合理饮食、家族遗传等[1]。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为冠状CT检查,但由于该检查属于创伤性检查,所以对于体检或者初步认为存在冠心病的患者来讲比较抗拒,所以临床一直在寻找更方便、快捷的冠心病诊断方法。为进一步探讨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本文特收集本院2011年12月-2013年5月间收治的疑似冠心病病例298例心电图、冠状CT检查诊断资料进行研究性分析,现将研究情况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1年12月-2013年5月间收治的疑似冠心病病例298例,年龄最小的32岁,最大的76岁,平均年龄为(51.21±1.21)岁。
  1.2 方法。均给予心电图、冠状CT检查。心电图检查方法为,使用本院静息式12导联心电图仪(型号为ECG-92C),让患者平躺在检查床上,保持固定体位,心电图阳性标准为在R波为主的导联中存在S-T段的压低,异常的Q波,导致或者T波平坦[2]。冠状CT冠心病阳性标准为患者的一支或者多支的主要冠状动脉及分支内径狭窄超过50%[3]。
  1.3 观察项目。观察两组病例使用心电图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情况。敏感性=心电图诊断阳性符合例数/冠状CT检查阳性例数*100%,特异性=心电图诊断阴性符合例数/冠状CT检查阴性例数*100%,准确性=心电图诊断阳性符合例数+心电图诊断阴性符合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将本组数据结果录入到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两组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当P<0.05时,说明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典型组心电图诊断情况。心电图诊断典型组的敏感性为96.40%,特异性为80%,准确性为92.06%。(详见表1)。
  3 讨论
  心电图检查为临床判断心脏是否存在疾病的常见方法,临床操作方面十分简便、操作性强,便于基层医院普及,同时对于人体没有创伤,是临床检查体检和心脏病筛查的重要检查手段[4],其中静息式12导联心电图就是最为常见的心电图检查方法,研究发现,大部分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其心电图检查结果均为正常,但是还是有部分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会出现猝死等严重后果,所以可见对于不典型冠心病患者进行准确临床诊断[5],提高干预,对于避免心血管事件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发现,心电图诊断典型组的敏感性为96.40%,特异性为80%,准确性为92.06%;心电图诊断不典型组的敏感性为68.18%,特异性为48.84%,准确性为60.55%;典型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显著高于不典型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认为,很多冠心病患者虽然其冠状动脉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堵塞,但是,在正常安静情况下,其冠状动脉血管仍可以维持血流量的正常,不会出现明显的心肌缺血,所以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不会发生异常,这就造成了误诊、漏诊的发生。
  综上所述,心电图诊断不典型症状冠心病患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较低,故临床冠心病诊断一定要充分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临床指标综合判断。
  参考文献
  [1] 傅春枝,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中外医疗,2012,21:175-175
  [2] 詹正学,李丽华,余盛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診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 of Medicine,2012,33(6):752—752
  [3] 施巍,体表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评价[J].实用心电学杂志,2010,19(4):263—264
  [4] 李俊峡,崔俊玉,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误诊误治,2007,20(8):1—4
  [5] 黎四维,马培,周新,等,FADS基因簇SNP与冠心病的易感性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0):2664—266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4月在我院行人流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0.15ug/kg/min麻醉,观察组应用瑞芬太尼0.1ug/kg/min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中丙泊酚用量、术后恢复时间、呼吸抑制、体动、术后腹痛等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丙泊酚用量和术后恢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探討呋塞米治疗高血压性心衰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衰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呋塞米的不同给药剂量分为三组,记为A、B、C组,A组18例,平均给药量为150mg、B组和C组各20例,平均给药量分别为240mg和350mg。对照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C组患者西地兰和硝酸甘油的平均使用量及心衰缓解时间分别(0.8±0.1)、(73.8±1.8)m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颈前低位弧形切口手术治疗甲亢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接受手术治疗的甲亢病人363例临床资料,均采用颈前低位弧形切口手术进行治疗。  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术后2例病人切口出血产生血肿,经剪开切口缝线,予以血肿清除术后5d痊愈;5例出现短暂性手足麻目,予以葡萄糖酸钙注射剂后治愈;6例喉返神经损伤出现声音嘶哑,经1-
期刊
摘要:在机体免疫系统中防御素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的直接杀菌作用对入侵机体的病原微生物起到抵御的作用,在调节机体免疫炎症反应、介导获得性免疫反应及修复创伤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肿瘤免疫方面的细胞毒性与细胞裂解活性的作用也较为突出。有关研究结果显示,防御素与口腔溃疡及扁平苔藓等口腔黏膜疾病具有重要关系,本文针对这些内容进行了较深入地探讨。  关键词:抗菌肽 防御素 口腔黏膜疾病  Doi
期刊
摘要:通过对慢性病现状和预防控制现状的分析,了解慢性病预防控制的有关途径,从健康教育、社区卫生服务、卫生监督三个角度分析公共卫生在慢性病预防控制中的重要作用,以有效的预防控制慢性病,更好的服务于人民。  关键词:公共卫生 慢性病预防 作用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207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辛伐他汀片联合血脂康胶囊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在取得病人完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将126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一组(给予辛伐他汀片治疗)、二组(给予血脂康胶囊治疗)、三组(给予辛伐他汀片联合血脂康胶囊治疗)进行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  结果:第三组即联合用药组的总有效率(97.62%)最高,复发率(12.5%)及不良反应(7.14%)最低。  结论
期刊
摘要:目的:科学使用碘对比剂,降低不良反应,保证CT增强检查安全效能。  方法:通过对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行CT增强扫描36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  结果:360例患者通过CT增强检查后,均取得了满意的图像,碘对比剂的不良反应与其理化性质有关。  结论:切实掌握禁忌,选取合理的碘对比剂、合理剂量以及注射速度,能够较好地减少不良反应。  关键词:碘对比剂 CT增强检查 不良反应 防治 
期刊
摘要:目的:针对腹部外科并存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置措施进行较深入地探讨。  方法:收集腹部外科手术合并糖尿病的42例患者资料,分析围手术期诊治措施。  结果:患者中较多见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病情比较隐匿,发病率在66.7%左右,术前有3例患者漏诊。42例患者中有34例没有实施急诊手术,8例患者实施急诊手术。2例患者为术后发生酮症酸中毒,4例患者为切口感染,5例患者为肺部感染,3例患者为泌尿系感染
期刊
摘要:虽然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但是部分产妇产后会出现“与分娩相关的一种情感综合征”,即产后心绪不良(maternity blue),其精神表现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是一种短暂而轻微的状态,在临床实践中不是一种严重的问题。然而却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研究兴趣,分析产后心绪不良的发生率及其相关的心理社会和生物学因素,有助于产后抑郁症及情感性障碍病因学的理解,为临床实行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目的:探索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的药物治疗方法及其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并自愿入组参与研究的左室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16例,16例患者均采取口服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早期先给予呋塞米片,待患者的呼吸困难缓减后降低呋塞米片的剂量。16例患者均给予倍他乐克、卡托普利和螺内酯进行治疗,同时配合辛伐他丁和肠溶阿司匹林。对于高血压患者加用非洛地平缓释片,对于冠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