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治疗对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肠道菌群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_ru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采用益生菌制剂对胆汁淤积性肝病患儿进行治疗,以了解其对肠道菌群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

1.将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84例胆汁淤积性肝病患儿采用简单数字表随机法分成益生菌干预组和非干预组。采用SYBR Green I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肠道细菌,比较益生菌干预组与非干预组肠道3种代表细菌数量的变化。2.检测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血氨水平、胆固醇等指标;同时采用酶链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白细胞介素-6 (IL-6)3种细胞因子水平。

结果

1.益生菌干预组治疗前后比较,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比值(B/E)均显著增加(P均<0.01),大肠杆菌数量减少(P<0.05);非干预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数量及B/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2组治疗后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γ-谷氨酰转移酶、丙氨酸转移酶、总胆汁酸、血氨、碱性磷酸酶水平均有好转(P均<0.05);益生菌干预组治疗后TNF-α及IL-6水平下降(t=7.31,P=0.00;t=-2.90,P=0.01),非干预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血氨水平在益生菌干预组下降更明显(t=-8.37,P=0.00)。3.B/E与IL-6水平呈负相关(r=-0.796,P=0.01)。

结论

益生菌制剂干预治疗对胆汁淤积性肝病肠道菌群的恢复和免疫平衡具有一定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和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在儿童脓毒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共纳入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80例。其中脓毒症组60例,非感染SIRS组20例;另选30例健康儿童为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法动态监测脓毒症患儿血清sTREM-1、suPAR的水平,观察sTREM-1、suPAR水平在脓毒症与非脓毒症患儿中
目的分析婴幼儿(<3岁)反复喘息(发作次数≥3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喘息、危险因素、影响因素"为中文关键词,"wheezing、stridor、respiratory sounds、risk factor"为英文关键词,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英文数据库中2004年5月31日至20
目的探讨小儿安装右心室心尖部心内膜单腔永久性起搏器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7年6月至2012年10月经静脉安装右心室心尖部心内膜单腔永久性起搏器的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2岁10个月~12岁10个月;体质量12.5~52.5 kg。基础病因为病毒性心肌炎3例,先天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室间隔缺损外科修补术后2例。心电图示心室率38~72(46.5±7.6)次/min。选择右心室
随着早产儿救治水平的不断提升,早产儿的存活率显著提高。然而幸存的早产儿极易发生各种疾病,其中脑损伤是引起早产儿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早产儿脑病主要指脑白质损伤。而国内外关于早产儿脑病发生率的报道并不多见,现对国内外各种关于早产儿脑病的发生率进行综述。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早产儿最常见的严重慢性呼吸道疾病。近年来随着超早产儿成活率提高,BPD发病率明显增加,约10%的机械通气新生儿可发生BPD,对社会和家庭均可造成严重影响。早产儿BPD的病因多种多样,国外近期研究表明,其易感性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国内初步研究亦提示BPD汉族早产儿可能存在多个易感基因。现将近年来有关早产儿BPD易感基因
DNA修复缺陷是一类伴典型特征的联合免疫缺陷综合征,包括ATM、MRE11、NBS1、BLM、RNF168、DNMT3B、ZBTB24、PMS2、MCM4共9个基因缺陷导致的8种疾病,此类疾病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且多数为单基因遗传病,免疫缺陷程度不等。现主要综述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免疫表型及诊断现状。
目的探讨青少年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前额叶和丘脑神经生化代谢物质的药物治疗变化特点。方法纳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青少年患者42例(早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应用单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应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多体素分析技术检测患者前额叶和丘脑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与肌酸复合物(Cr)水平。40例健康同龄
食物过敏是指人接触过某种食物,再次摄入时,机体对之产生异常免疫反应,出现生理功能紊乱和/或组织损伤,由此引发一系列的临床症状。目前报道,有170余种食物可导致过敏,以下几种致敏原:牛奶、鸡蛋、花生、坚果、有壳海鲜、大豆、小麦等引起90%以上的食物过敏。消化系统过敏症状的出现与致敏原的特性(包括蛋白质的家族属性、三维结构、生物活性和对消化的稳定性)和机体本身状态(遗传因素、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完整性、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病情及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入院时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比较发生脑干脑炎、肺水肿、肺出血和循环衰竭并发症及死亡患儿NT-proBNP水平的差异,作出NT-proBNP水平对诊断各类并发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脑干脑炎组血清N
脓毒症免疫抑制及不良预后关系引起了广泛关注,免疫调节治疗一直是重症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多项研究显示提升淋巴细胞功能可改善脓毒症的预后,现将脓毒症免疫紊乱、免疫调节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探讨免疫调节治疗脓毒症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