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主体教学模式在《经济学》课程中的运用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shouw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介绍了《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和特点,探讨了双主体教学模式在经济学课程中的运用,旨在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设计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具有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变化的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双主体教学 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7-0187-03
  【Abstract】In order to arouse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activity in Economics study, and improve their practical abilities.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characteristics on Economics, and it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double-subject teaching method in this course.
  【Key words】Double-subject teaching Economics
  
  一、双主体教学模式及其意义
  双主体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学生共同作为活动的主体,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活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作为教的主体,发挥着主导学生学习的作用。衡量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程度的标准就是看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果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那么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同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活动中具体表现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自主地学习。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展也影响着教师的行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断发展变化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使双方共同获得发展。
  双主体教学模式体现了师生共同作为活动主体在教学中所体现出的本质特性,如自主性和创造性。它意味着教师是主体、学生是主体,活动是师生主体性的生成机制、师生双方共同促进。双主体教学既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强调学习者的主动作用,本着尊重学生自主性的精神,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充分的发展,建立民主、平等、合作、参与、互动、对话、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经济学》课程的目标和特点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市场机制下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的科学,通过对各种经济现象以及人们行为的高度抽象,总结出具有规律性的结论和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政策建议。《经济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以培养学生具有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变化的综合应用能力为核心。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训练,启发学生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把握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和特点,能够应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工具,更好的理解和把握周围的一些经济现象,实现管理活动的理性思考与理性创新。对于中专学生来说,具体目标包括:①让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工具,并能运用这些原理和工具分析、解释经济活动中的现象和问题;②培养学生科学决策的能力,通过案例讨论和各种形式的模拟训练,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面对复杂问题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
  在经济学教学中,如何让中专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学中的抽象理论,并且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双主体教学模式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师生的双主体关系,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对经济现象和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使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领和自我探究下透过枯燥的概念、假设、推理、模型、图标等去领悟经济理论的无限风光,去感受经济学科的无穷乐趣。
  三、双主体教学模式在《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1.做好教学之前的设计
  教学之前的设计是一个计划的过程,它对有效的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计划得好,才能有效的组织开展教学,体现出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关系。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什么内容应该被学生接受?什么内容能够被学生接受?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以及学生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
  (2)学生被期望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教师必须精确的编写教学目标,明确指出学生应该从教学内容中学到哪些知识和技能,养成哪些态度和价值观。
  (3)引出课题的最佳方法是什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材料?选取什么样的案例?教师要精心设计引入、授课等各个环节,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带入课堂。
  (4)对学生来说,最佳的教学策略是什么?教师应通过日常观察、谈话、学生座谈会等形式深入了解学生,尽量考虑到不同类型学习者的特点,进行教学的过程设计,选择最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学习风格和课堂环境的教学策略,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5)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必须判断学生是否已经达到事先制定的教学目标,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决定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2.教学之中的技能
  (1)讲中学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运用讲述、讲解、讲读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从教师教的角度看,它是一种传统的方法;从学生学的角度看,它是一种接受性的学习方法。教师在运用讲授法时,可以通过科学的分析、论证;生动的描绘、陈述;有启发意义的设置疑问等,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能够获得较多较为全面的知识。在课堂讲授中,首先要始终注意紧密联系经济学基础理论,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其次要紧紧把握时代脉搏,把经济学基本原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实践结合起来讨论,使学生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学以致用。
  值得强调的是,“讲中学”始终是一种高效率的形式和教学方法,但要注意改善“讲中学”中注入式的教学和机械式的学习,切不可教条化,要克服教师满堂灌的局限,利用恰到好處的讲解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和教师的讲授活动配合,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授“生产者理论”时,可以把学生熟知的“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看作一个生产问题,来调动学生的兴趣,以此来解释生产函数、产量、规模经济、规模报酬等问题。
  (2)例中学
  为了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每一章节都要安排一定数量的案例,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学生的经验,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经济学基础来源于实际生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案例,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或者广泛存在和发生的能反映经济发展、管理实践的实例进行分析,这种典型性的案例说服力强,影响力大。采用案例分析、案例讨论等教学环节,可以启发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认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与管理实践的结合。
  在现代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学案例素材的来源多样化,可以通过自己的实地调查获取第一手的资料,也可以通过报纸、杂志、书籍、电视、网络等途径获取第二手的资料并加以编写,形成高质量的经济学案例。比如在市场需求和供给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我国2003年发生“非典型性肺炎”和2009年世界范围内发生“猪流感”期间,食醋、板蓝根、口罩及各种抗病毒药物的出售价格暴涨这一经济现象,制成案例,以供在课堂上讨论。
  (3)做中学
  做中学是以活动任务或项目为驱动力,通过创设丰富的情景,使学生在各种各样的课堂经济活动中,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从体验中学习。其典型教学方法包括自学、小组合作讨论、实地考察、角色扮演、游戏、头脑风暴等等。有利于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切身“体验”学习,“发现”事实,对所学知识内容进行综合,并学会迁移。
  比如在讲授供求定理和价格均衡时,请几名学生分别扮演某种商品的买方和卖方,根据自身利润最大化原则,在课堂上讨价还价达成交易,根据几轮交易的数据,就可以构造出需求曲线、供给曲线以及均衡价格。再比如讲授恩格尔系数时,单纯罗列出恩格尔系数公式(%)=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系数就越小。可能每个学生很快都会淡忘,但如果让学生根据每月的开支情况,计算食物支出的比例,估计自己的恩格尔系数和生活水平,那么学生一定会记忆深刻,还会养成统筹计划、优化资金配置的习惯。
  除了课前信息发布外,还可以围绕某一主题案例,在课堂上特意布置一些题目,让学生课后去查资料,整理、分析、总结,形成个人观点,并专门安排课堂演讲。比如在讲“消费者行为理论”时,让学生在课后就目前中专学生的消费状况写一篇文章,并进行课堂发言。从饮食消费、服装消费、娱乐消费到学习消费、情感消费等不同方面进行分析和归纳,可大大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在课堂的个人陈述中,也可鼓励对此问题感兴趣的台下同学作现场提问。
  “做中学”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找到规律,培养思维技巧。这种模式带动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在传统教学中很难见到。
  (4)探中学
  教师在安排教学活动时,不能仅靠讲授的方式教给学生书本知识,还要为学生提供探究发展的机会,学生才有可能透过书本知识发现更深层次的含义,达到持久理解。“探中学”以主题、问题或专题为引动,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活动,从发现中学习。典型方法包括在线学习、在线交流、自学、问题解决、实地调查、小组发现等。例如在学习“供给和需求理论的应用——价格干预机制”时,可引入我国曾实行的粮食保护价制度进行分析和验证;在介绍“机会成本”概念时,可让学生计算自己上中专的机会成本;讲到“市场均衡理论时”,可以让学生讨论我国电信业的发展;在学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后,可综合生产要素理论、总需求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等内容,让学生讨论“中国的就业现状”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比如讲到经济增长理论时,可以结合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巨变来分析,可以用经济增长理论来解释、分析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问题。
  (5)评中学
  “评中学”是指学生通过发表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学习作品,与同伴、教师在交流中学习,从反思中学习,方法包括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
  可要求学生按学号进行课上5~10分钟的课前信息发布。学生在做课前信息发布时,内容选取不刻意安排。内容可以是一则经济事件的报道及自己的评价,可以是用自己学的相关理论对周围一些经济现象的解释,或只是报告一件最新发生的经济新闻。由于内容的开放性和简短性,学生通常会自觉关注经济现象,选取很前沿的经济信息,以引起师生的关注与争议,这可以使课前信息发布成为教学内容的一种有益的补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给学生提供表述自己观点的机会。
  教师及时、恰当的评价总结是授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对课堂讨论的内容进行分析并对不同的观点进行点评,对产生错误观点的原因进行分析。点评时要抓住重点,简明扼要,给学生以明确的结论,还要对学生现场参与的态度乃至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特别是要对有独特见解的发言以及对平时说话不多的学生的发言给予肯定,以鼓励学生保持持续探究的激情。
  四、双主体模式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关注学生的情绪体验
  双主体模式下,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参与到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过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通过参与、锻炼和体验,学会如何学习。教师要运用新颖多变的方法和灵活多样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降低学生学习的艰辛程度,使学生觉得学习不再是一桩苦事、不再是一种折磨、不再是在课堂上的昏昏欲睡和度日如年,而是一件乐事、一种享受、一种来自心灵深处自发学习的愿望,一个师生共同打造的和諧氛围,促进教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关注教学效果和效率,达到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相统一。
  学生喜欢有趣的课堂,比如生动的故事分析、分角色扮演、有启发的案例学习,但有趣并不一定有效。教师要注重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使教学更科学、更有效,使学生不仅喜欢学,还要学得快、学得好。教师可以在课上安排学生做授课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掌握了什么?重点内容是什么?对我们有哪些启示?以此来评价这节课的授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师再通过课后反思来进行有效的修正与补充。
  3.关注学生容易误解的内容及未来发展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预测到学生容易误解的内容及观点,并给予重点指导。容易产生误解的内容有抽象的概念,也有学生对一些经济现象的不正确认识,教师要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的理解或实现更深层次的理解,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以实践育人,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各种途径让学生认识世界、在明确课堂教学主导地位的同时,坚持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结合、与创新创业结合,为他们今后步入职场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结束语
  “90后”中专生性格张扬、崇尚个性、思想活跃、遇事急躁、更喜欢展示自己的观点。他们自我意识强,学习兴趣变化快,比“80后”更能接受新生事物,更容易被激励学科学习,也更容易放弃学科学习。如果面对“90后”,依然沿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则只能压抑学生个性,引起学生逆反心理,其效果可想而知。相反,以“开放、自由、活泼、互动、平等、尊重”为典型特征的双主体教学模式正好契合了“90后”中专生的特点,只要加以正确引导、科学运用,就能够最大限度地释放这种教学法的优势,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真正达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 肖 锋.学会教学——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2 钟志贤.大学教学模式革新:教学设计视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 王国星.简明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4 陈小燕.经济学基础教学方法探讨 [J].企业技术开发,2008(11)
  5 郑 敏.案例教学法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 文教资料,2006.7
  6 温晓慧.关于经济学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教文汇,2007.4
  7 吴 靖.案例教学在经济学教学实践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09(41)
  8 陈晓芳.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几种操作模式[J].考试周刊,2007(22)
其他文献
【摘 要】信息技术教学课堂逐渐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那么如何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真正做到寓德于教,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呢?以下是本人的教学心得。  【关键词】信息技术 思想品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7-0143-02     今天是职高13班的信息技术课,学生又提出要求上网,每次上信息技术课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英语课堂的教学案例,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反思与初探,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的“行为研究”与“反思”并改进的过程,优化小学英语教学的课堂结构,打造高效的英语课堂。探究如何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知、合作、参与,在互助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新学英语知识并灵活运用语言,旨在让学生养成互助合作、自我学习的品质,让“观察、倾听、吸纳、感悟、输出”成为一种学生自觉学习英语的行为与习惯。  【关键词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及新《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并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总目标提出了新要求,语文课堂教学从观念、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我们以课堂情境创设为突破口,做了些许尝试:  一、文本诵读,创设声情并茂的课堂情境。  教师通过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朗读,把文章精彩片段的意境和神韵出神入化
期刊
【摘 要】在讨论数学问题时,特殊化可以看成是一种实验手段,对解题具有指导作用,特殊化是一种以退求进,先退后进的思维方法,它有三个基本作用:提示解题方向、寻求解题途径、直接解决问题。  【关键词】特殊值 解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7-0150-02     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曾说:“在讨论数学问题时,特殊化比一般化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期刊
【摘 要】中国艺术的发展应根植于本民族历史、文化、思想的土壤中,切实把握时代的精神主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强国之路。  【关键词】艺术 民族性 美学 上层建筑  【中图分类号】J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7-0198-01     艺术作为上层建筑,是随着社会的主流而演绎的,如今整个社会正经历着空前的变革,当然艺术界也在这冲击和摇曳中发生着裂变。
期刊
〖3月21日讯〗2010年度“留住一桶水”节水公益项目21日在京正式启动,全国23所城市上百所高校大学生将通过开展社区调研、宣传节水知识、设计节水方案等方式,积极响应这项公益行动。   据了解,今年的“留住一桶水”活动将继续引导大学生进入社区开展水资源使用状况的调研,资助由大学生设计的优秀节水方案在社区推广;在社区和校园开展“龙头开一半节水常相伴”活动,发动高校绿色团队和专家开展节水宣传活动;联合
期刊
〖3月25日讯〗教育部日前公布了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及其学风建设委员会的有关章程。根据《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章程》,学风建设委员会是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内设的专门委员会,是全国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学术风气等建设的指导和咨询机构。  学风建设委员会的主要任务包括,贯彻落实国家和教育部学风建设相关文件精神,拟定高等学校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规范学术行为的基本准则等文件;受教
期刊
【摘 要】电视节目主持人是连接电视与观众最直接的主导人物。随着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不断发展,谈话节目成为一种颇受欢迎的节目形式,谈话节目主持人也以其独到的风格魅力吸引着受众。大陆和台湾地区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由于文化背景和节目制作机制不同,其风格也存在显著差异。但差异并不代表差距,只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摸索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别具特色的主持风格。  【关键词】形象气质 语言表达 文化素养 文化氛
期刊
【摘要】目前,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已经开始实行机考。但是,现已开发的基于计算机的大学英语语言测试系统还比较少,已有的系统主要是围绕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设计开发的,且功能单调,只是服务于考试,而不能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学习。本研究拟从语言测试与评价相结合统一的角度,试想建立一种计算机辅助的英语语言测评系统所进行的一些初步的探究。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语言测试与评价系统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了数学建模教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人才培养方案和数学建模竞赛出发,针对工科院校的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进行了教学内容修改探讨,为该教材的修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具体实施方案。  【关键词】数学建模教材改革教学目标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3-0026-02     一、数学建模的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