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的斗篷

来源 :启迪·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j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过美国电影《撞车》的人,大概都不会忘记修锁匠丹尼尔的小女儿伊丽莎白。在杂货铺老板端起手枪、对准父亲扣动扳机的生死瞬间,年仅5岁的伊丽莎白毫无惧色地扑进父亲的怀抱,用自己纤弱的身体挡在了黑洞洞的枪口和父亲之间,希望挡住杂货铺老板那充满仇恨的子弹。伊丽莎白为何这般勇敢?原来,她拥有一件父亲给她披上的隐形的斗篷。
  丹尼尔是来自拉丁美洲的墨西哥移民,在充满种族歧视的洛杉矶以给人修锁为业,幸好有伊丽莎白这个聪明可人的乖女儿。为了伊丽莎白,他离开了经常枪声大作的贫民区,搬到了治安相对较好的市中心。
  然而,伊丽莎白幼小的心灵仍然被阴影所笼罩,以前曾一度让她惊恐万状的那颗穿越了玻璃的子弹,一直追随着她瘦弱的身躯和零乱的梦魇。
  一天傍晚,满身疲惫的丹尼尔回到家,又一次发现伊丽莎白躲在床铺底下,嘴巴紧闭,一双眼睛睁得像桂圆核。于是,丹尼尔轻轻地掀开床单,用一个布娃娃枕着自己的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同女儿聊了起来。
  “宝贝,你还好吗?”
  “我听到一声枪响。”
  “哦?很奇怪对吗?我们已经搬离了那个子弹乱飞的地方,这里不应该还有枪声。”
  “爸爸,你说子弹能飞多远?”
  “很远,宝贝。不过,它通常会打到东西然后停下来。你是不是又想起了那颗打碎玻璃的子弹了?那颗子弹不是没看到你吗,宝贝?”
  “子弹没看到我是因为我躲在床底下。”
  一段长长的语言空白,只有父亲忧虑困惑的表情……
  很显然,伊丽莎白听到的永远是同一颗子弹的声音,丹尼尔心酸到了极点。一定得把女儿从阴影笼罩的床底下拉出来,让长着眼睛的子弹在女儿面前无计可施,他想。于是,他给女儿讲了一个神奇的故事。
  “哦,我真笨,我怎么忘了。”父亲这样开头。
  “什么?”女儿问。
  “哦,算了,你不会相信的。”父亲故意布下迷局。
  “不,你说嘛!”女儿开始由于好奇而撒起娇来,一切都在按照父亲的设计进行。
  “我5岁的时候,有仙女飞进了我的房间。”
  “你骗人。”
  “瞧,我说了你不会相信嘛。好了,睡觉吧,小淘气。”
  “不,你告诉我。”女儿相信了,并执着地要求父亲的答案。
  “仙女飞进了我的房间,开始我也不相信她是仙女,但她飞来飞去,不得不信。后来,仙女从自己的包里掏出一件隐形的斗篷送给我,说只要披上它,就能刀枪不入,什么东西也刺它不穿,连子弹都不行。我穿上它以后,就再也没有受到过任何伤害,你说怪不怪?”父亲说。
  父亲仿佛做了一个重大决定的样子,对女儿说准备把这珍贵的斗篷送给她。这时,女儿听了父亲的话,抓着父亲的手臂,从床底下爬了出来。父亲让女儿端坐在床沿,十分认真地解下隐形的斗篷,又把斗篷披在女儿身上,甚至在替女儿系带子的时候不忘记撩起女儿的头发,又让她把头抬起来,问她系得紧不紧,极其仔细、郑重,甚至可以说是庄严的样子。
  伊丽莎白抚摸着身上的隐形斗篷,终于安静地躺在了床上,盖上薄薄的毯子,转眼就进入了梦乡。
  当后来那个杂货铺老板提枪对准丹尼尔泄愤时,伊丽莎白竟然勇敢地替父亲抵挡飞来的子弹。她搂着惊恐万状的父亲,在他耳边用嫩嫩的声音说:“爸爸,不要担心,我会保护你的……”此情此景,不由得你不潸然泪下,并永远记住这个感人至深的小女孩。
  月月鸟摘自《新青年》
  编辑/静眉
  
  为人父母的,都可能是丹尼尔,都拥有一件隐形的斗篷。只是,你会不会把它取下来,披在孩子身上,并给他系好,还不忘问一声是不是系得太紧了?多年以后,当孩子在你身边像一棵树一样长成参天的模样,她一定还会记得那件隐形的斗篷,因为它曾让长着眼睛的子弹都无计可施。
其他文献
晚上我给孩子讲故事,讲的是:   第一天晚上小猴妈妈端来了两碗面条,一碗上面有个鸡蛋,一碗上面什么也没有,然后让小猴选择,小猴不假思索地选择了有鸡蛋的那一碗。但它吃上以后,才发现妈妈那碗居然在面的下面藏着两个鸡蛋。   第二天晚上,小猴妈妈又端来了两碗面,仍然是一碗上面有个鸡蛋,一碗上面什么也没有,然后让它选择。   小猴吸取第一天晚上的教训,选择了没有鸡蛋的那一碗,但是出乎它意料,这碗面里没有像
期刊
儿子小时候特懦弱,看电视看到“坏人”,吓得直往大人怀里钻,还用两只手将眼睛捂得严严实实,直到大人说“坏人走了”,才敢松手睁眼睛。如果电视里出现打打杀杀的场面,他总是吓得浑身哆嗦,干脆躲到门外不敢进屋。虽然家长给他讲了不少“要勇敢、要坚强”的话,但他胆小的毛病一直没改。   上小学前,我和妻子特意带着儿子回山西老家农村住了一段时间,有意识地让他和农村的孩子一起玩儿,带他跋山涉水,放牛放羊。一天,儿子
期刊
正是春光明媚的时节,公司老总派我去上海浦东机场,迎接一位远道而来的马力先生。马力在印度可是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所领导的企业在全球拖拉机行业名列第三。此次我受命接他前往我们公司在苏北盐城的总部,出席双方项目合作签约仪式。   马力先生约莫50岁,黝黑皮肤,印度式小胡子。去年我们老总在上海和他会晤过一次,给他取了个中文名字马力。这次他是一个人来的,一个人拉着行李箱,迈着轻捷的步子走了过来。像他这样的
期刊
他父亲原是古巴哈瓦那的一位大庄园主。   7岁之前,他过着钟鸣鼎食的生活。20世纪60年代,他所生活的那个岛国,突然掀起一场革命,他失去了一切。   当他们一家在美国迈阿密登陆时,所有的家当,是他父亲口袋里的一叠已被宣布废止流通的纸币。为了能在异国他乡生存下来,从15岁起,他就跟随父亲打工。每次出门前,父亲都这样告诫他:只要有人答应教你英语,并给一顿饭吃,你就留在那儿给人家干活。   他的第一份工
期刊
我见过一个让我敬畏的年轻人。他曾经是我的业务主管,在1995年网络世界兴盛的时候,有一次我和他谈到未来世界有两种关键的技能,一项是计算机,一项是英语,未来世界离不开计算机的使用,而网络的兴盛又让英语成为世界语言,没有这两种技能的人,未来将是弱者。   隔了三天之后,他来看我,带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告诉我,他花了三天,学会了计算机基本的使用,包括中文打字,他努力地向我展现三天几乎不眠不休的学习成果。
期刊
西尔玛·拉格洛夫(1858-1940):瑞典女作家。1909年其长篇童话《骑鹅旅行记》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由于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富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耶路撒冷》,童话《骑鹅旅行记》等。      在三月阳光的照耀下,雪已经融化了。整个院子里,雪水不但变成好多条浑浊的“小溪”,到处奔流,还泛滥成好几个广阔的“湖”。   如果不是这些讨厌
期刊
敏锡和家人一起从首尔近郊的游览地回来。   在进入黑暗的匝道时,敏锡看到车道一边躺着一个长长的黑色物体。起初他以为是经常铺设在路上的草毡子,但有不寻常的预感,就停下车走近一看,一位满脸是血的男子正在呻吟。尽管男子无法活动,但还有意识,说是自己遭遇了一场肇事逃跑事故。   “要赶紧抬上车!老婆,帮帮我。”   “赶紧通知警察不是更好吗?”妻子失魂落魄地说。   “现在没时间了。说不定这人会死的,赶快
期刊
1978年5月,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在上海联合招生。我脚蹬一双塑料凉鞋,手提一只尼龙网兜,怀揣几枚茶叶蛋,肩扛一架手风琴,从家乡泰兴到上海赶考。我在一个亲戚家安顿好,就随着滚滚人流参加考试。   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复试榜贴出来了,我看来看去,就是看不见我那后来变得很性感的“徐小平”的名字!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的复试名单榜要过好几天才公布,我决定先回泰兴老家。走之前,我告诉亲戚:“到了发榜日,
期刊
17岁,很多人都把它形容得无比美好,甚至在余华的小说中,18岁就可以出门远行了。可是我的17岁却充满了无言、尴尬以及流言蜚语。当很多人用手指着我的脊背嘻嘻哈哈时,我背起行囊,一个人悄悄地离家出走……   是的,我家中有两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这也是我离家出走的主要原因,我无法接受这样一个“畸形”的家庭,所有的人都用冷眼来看我、嘲笑我、挖苦我。   爸爸是在我16岁那年突然得了痴呆症的,此后家里所有
期刊
上个世纪是西方心理学长足发展的一个世纪。产业/组织心理学会(Society for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ists,简称SIOP)作为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简称APA)的第14个分支,从会员人数、会员收入和学会影响来看,是最火的心理学分支之一。美国以及其它许多国家,在政府机构、企业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