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你的野性

来源 :启迪·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uty85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见过一个让我敬畏的年轻人。他曾经是我的业务主管,在1995年网络世界兴盛的时候,有一次我和他谈到未来世界有两种关键的技能,一项是计算机,一项是英语,未来世界离不开计算机的使用,而网络的兴盛又让英语成为世界语言,没有这两种技能的人,未来将是弱者。
  隔了三天之后,他来看我,带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告诉我,他花了三天,学会了计算机基本的使用,包括中文打字,他努力地向我展现三天几乎不眠不休的学习成果。
  他同时努力学英文,几年之后,他不但可以用英语自如沟通,有一次他在一个领奖的场合,甚至用英语发表致谢词!现在他早已自行创业,开了一家网络应用软件公司,技术开发团队养在世界各地,这家公司很可能是未来网络世界的明星公司。
  对他的敬畏,来自在他身上奔流的“野性的斗志”,努力向上不服输,心里没有不可能,只要他想做,他会用不可思议的方法,用最短的时间去完成,他的斗志、速度、执行力经常会吓我一大跳。
  我就是充满“野性的斗志”的人,但我碰到了更不可思议的年轻人,我能不害怕吗?于是我投资他的公司,让他永远成为我团队的一部分。
  世界上大多时候有常理可循,有常规可依,但我们也常常会遇到不合理的状况。淝水之战的谢安,他遇到超过自己十倍兵力的敌人;草船借箭的孔明,他遇到一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些都是历史上久远的故事,但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更多类似状况,不讲理的老板要求你承诺做不到的业务,要你去做一件他自己都没把握的事,甚至发生意外时,你可能在千钧一发中,只有百分之一的逃命机会。
  这个时候,你无法讲理,无法说要不要,思考可能不可能更无意义。这个时候,你需要的就是“野性的斗志”,拔出剑来,奋力一搏,我一定要完成,谁也不能阻挡!
  “野性的斗志”不是天生的,是逐渐培养出来的。所有的生活体验,都是培养“野性的斗志”的过程,父母说的,老师交代的,主管命令的,都要告诉自己,绝对不说“不”,不去思考事情可能不可能,只去想如何去完成,这就是为什么严格的教育与训练,会训练出最精锐的军队。每一个人的战斗力,都取决于内心的“野性的斗志”。
  外在的训练是一件事,在自我要求中,让自己陷在不可能的任务中,是培养“野性的斗志”的另一种方法。只要有机会,就下定决心做一件不可能的事,然后想尽各种办法去克服它、完成它,这是自我培养的方法。前面的故事“三天学会计算机”,就是例子,没人要求他,他自己决定学会,于是他就学会了!
  或许有人会说,为什么要这么折磨自己?对这个问题我没意见,但至少这不是我的风格!我只是不想当那个影像模糊、没有特色的平常人!你呢?
  摘自《新智囊》 编辑/仝仝
其他文献
高中的时候,我住在台北一个日式的小楼上,楼下住了另一户人家跟好多师大的侨生,还有个英文补习班,大家共用一个小厕所。有一天我进厕所,看见洗手台上摆了一本《李清照词集》,不知道是谁的,就翻一翻,又放回去了;隔天,书还在那儿,我又翻阅又放回去了。就这么连续差不多一个月,书终于不见了,但是我也几乎背下了整本李清照的词。   从那以后,我对词大感兴趣,自己又跑去买了宋词选集。词看多了,觉得不能不懂得旧诗,于
期刊
世界上有很多“不务正业”的人。   爱因斯坦,除了研究物理学,还迷上小提琴,钢琴弹得也不错;达·芬奇除了画画,还发明了自行车、直升机、初级机器人;据说导弹专家钱学森上学时也“不务正业”,还得到了老师的严重支持。   后来,这类“不务正业”的人得到了一个好听点儿的名字——“通才”。并且有位校长总结经验,在教育上大力推行改革,让某个学校到现在还因为“通才教育”而享誉世界,这个学校就是今天的哈佛。相比之
期刊
达·芬奇是个“花心”的人,因为他除了是画家,还是科学巨匠,更是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制图家、工程师、解剖学家和发明家……      达·芬奇出生于律师家庭,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也算是白领阶层,而条件较好的家庭的儿童普遍见识要广。对达·芬奇影响最大的不是他老爸,而是他的叔叔弗朗西斯。弗朗西斯是个无所事事的人,整日游走于原野之间。这让达·芬奇有机会亲近自然,这对他的一生都有很大帮助。童年
期刊
记得几年前,我得了个不雅的病:痔疮。我的外科大夫,是个温文尔雅、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第一次见面,他问我是学什么的。我说是中国史。他听罢深沉地看了我一眼:“很有意思,我大学就学过明史。”我一听大喜过望。美国大夫知道明朝就不简单,更不用说还研究过,于是马上说:“哎呀,我的论文就写明朝!”他听完更深沉地看了我一眼,再也不敢说话了,话题立即转移到了我的屁股上。   回家后我和妻子讲起这一段,开玩笑说:“看
期刊
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他们以人本文化建设为重点,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开拓,为企业改革发展和基业长青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整合思想,整合行动,用共同的理念引导人    企业文化是基于人本的文化,是通过企业与员工愿景、理念的共同达成,实现企业与员工在价值取向上的融合与趋同。南钢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坚持用共同的目标整合员工行动,用共同的文化
期刊
把思想或语言直接转化成物质的机器,称之为“物化机”。现在,这部机器终于制造成功了。   内德·奎因向后退了几步,擦了擦手,欣赏着那一长排的刻度盘、按钮和显示器。为了制造这部物化机,他已花费了许多年的时间和大量的金钱。现在,一切终于完成了。   内德戴上了金属头盔,把电线接上控电板。他随即打开开关,发出指令:“10美元纸币!”   机器发出了一阵旋转的嗡嗡声。在接收器里,一张纸币出现了。内德仔细看了
期刊
晚上我给孩子讲故事,讲的是:   第一天晚上小猴妈妈端来了两碗面条,一碗上面有个鸡蛋,一碗上面什么也没有,然后让小猴选择,小猴不假思索地选择了有鸡蛋的那一碗。但它吃上以后,才发现妈妈那碗居然在面的下面藏着两个鸡蛋。   第二天晚上,小猴妈妈又端来了两碗面,仍然是一碗上面有个鸡蛋,一碗上面什么也没有,然后让它选择。   小猴吸取第一天晚上的教训,选择了没有鸡蛋的那一碗,但是出乎它意料,这碗面里没有像
期刊
儿子小时候特懦弱,看电视看到“坏人”,吓得直往大人怀里钻,还用两只手将眼睛捂得严严实实,直到大人说“坏人走了”,才敢松手睁眼睛。如果电视里出现打打杀杀的场面,他总是吓得浑身哆嗦,干脆躲到门外不敢进屋。虽然家长给他讲了不少“要勇敢、要坚强”的话,但他胆小的毛病一直没改。   上小学前,我和妻子特意带着儿子回山西老家农村住了一段时间,有意识地让他和农村的孩子一起玩儿,带他跋山涉水,放牛放羊。一天,儿子
期刊
正是春光明媚的时节,公司老总派我去上海浦东机场,迎接一位远道而来的马力先生。马力在印度可是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所领导的企业在全球拖拉机行业名列第三。此次我受命接他前往我们公司在苏北盐城的总部,出席双方项目合作签约仪式。   马力先生约莫50岁,黝黑皮肤,印度式小胡子。去年我们老总在上海和他会晤过一次,给他取了个中文名字马力。这次他是一个人来的,一个人拉着行李箱,迈着轻捷的步子走了过来。像他这样的
期刊
他父亲原是古巴哈瓦那的一位大庄园主。   7岁之前,他过着钟鸣鼎食的生活。20世纪60年代,他所生活的那个岛国,突然掀起一场革命,他失去了一切。   当他们一家在美国迈阿密登陆时,所有的家当,是他父亲口袋里的一叠已被宣布废止流通的纸币。为了能在异国他乡生存下来,从15岁起,他就跟随父亲打工。每次出门前,父亲都这样告诫他:只要有人答应教你英语,并给一顿饭吃,你就留在那儿给人家干活。   他的第一份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