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方性哲学走向世界哲学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be3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较哲学翻译与研究丛书”第一册——吴根友教授所著的《判教与比较:比较哲学探论》于2019年7月问世,该书出版后在中国哲学与比较哲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同时,吴先生新篇雅作引发了笔者的极大兴致。再三阅读之、讨论之、慎思之、辨析之,益觉其蕴含丰赡、胜义迭出、哲思绵长。笔者深知:哲学家的高文典册并不似雨后春笋般生长,然而厚积薄发之作依然有之,吴教授之作即属此类。吴教授的比较哲学思想体现了当代中国哲学思想运动中的一股新的思潮的涌起——比较哲学理论的自觉,且斯著明显深具四大亮点优长:一日立意高远;二日架构宏阔;三日研判精湛;四日模式开放。
  一、立意高远
  关于立意高远。吴教授斯著主题命之日“判教与比较”,顾名思义,其论纲宗宏旨,一在判教;二在比较。所谓“判教”者,借用了一个佛教名相。考佛教史上各宗常依凭本教派对佛教教义的知会理解,而对其他教派所阐述的佛理学说加以评说,以期对佛教教义内在理论逻辑进行分析与研判。这一名相的推广籀绎则是指哲学与文化研讨过程中,那些有系统独到知见的通人硕学,立足自身所秉持的思想理念之逻辑系统,而研判其他哲学思想和文化系统的学术活动。
  所谓“比较”者,系指论者立足当代哲学高度和文化背景,依托于古今中西哲学文化成果,以“自家之说”与“他家之说”,或以“诸家之说”之间进行兼综排列、参伍相较、求其会通的学术活动。说到比较,学界尽人皆知,近数十年来,武汉大学以萧萐父大师为领军人物包括唐明邦、李德永教授在内的诸位大家,已然做了大量“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工作。尤其是萧先生在其整个学术生涯中,倾心关注并践履中外文化与哲学之比较,其著名诗句“漫汗通观儒释道,从容涵化印中西”,已表明其达到的自觉和高度。
  吴教授在“判教”与“比较”方面实有新创新。在此著中,他娴熟地从《周易》中拈出“气通”“感通”“贯通”的概念,“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的命题,《庄子》中“以道观之”“道通于一”的理念,以及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辨”的彻悟,乃至明清学者“欲求超胜,必先会通”、近代谭嗣同“仁者以通为第一义”的卓见,终于逐渐认识到族际、国际、人际的相互沟通融会,乃是世界历史所需要的人类生存状态和文化融通状态。
  在西方文化哲学思想方面,吴教授指出:“与世界其他文明类型一样,西方文明从来就不是铁板一块,在主流传统之下还暗流涌动着其他支流,甚至与主流势力不相上下的大支流。”并且,吴教授对西方哲学以现象学的方式进行了“历史主义”的还原——“将西方哲学还原到作为地方哲学知识的‘事情本身’,而不是否定它的价值及其对人类认识的特殊贡献。这一思想史还原的另一种意义在于:可以释放出更大的思想空间,让我们接受更多形态的哲学知识,从而在‘世界历史’的新阶段里展开一次关于‘何谓哲学’的观念大解放。”
  吴教授这样说明这一点:“‘世界历史’的现实进程就是一个不断求‘通’的真实过程。各民族、各地方的封闭、孤立现象正是通过文化传播、商品交换而逐步走向联系,由孤立、封闭走向联系、开放。‘哲学’作为各民族的核心精神也将通过‘比较’的研究活动,由陌生走向了解,进而走向熟悉、批评与吸收。”
  吴教授是忠实且有创造性地发挥珞珈学派宗纲要旨的。一方面,其“判教”义旨在我国传统文化固有理论的基础上,完全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今日吴氏之“判教”已非往昔之“判教”,躯壳似乎依旧,灵魂却迥然不同。吴氏判教理论显已有更深刻、更丰富的思想内涵,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指导,也包括中西各自从人类文化枢轴时代以来不断发展的博大精神系统。吴教授说得好:“判教,一家之学也;求是,比较之学也。”“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研究应该力求做到:观其会通,求其会通,探寻公理。”
  二、架构宏阔
  陆九龄诗云:“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鹅湖示同志》)吴教授倾情投入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这一重大课题的研究,已近三十年,其学思历程,可谓苦心极力,其积淀丰富,可谓蔚为大观。
  表现之一,则是吴教授所发表的相关论文已有数十篇之多,其中重点之作约有《参与世界范围的“百家争鸣”》《比较哲学与方法及其理论难题的化解》《自由意志与现代中国伦理学、政治哲学、法哲學的人性论基础》《〈庄子〉内七篇与海德格尔的“生死观”之比较》等。如是循序渐进,终成规制。
  表现之二,即吴教授牵头规划出版“比较哲学翻译与研究丛书”。目前第一辑已成书九种,都为海内外名家之大手笔,其目为:万百安(Bryan W.van Norden)教授的《回归哲学:一个多元文化哲学宣言》,柯爱莲(Erin Cline)教授的《有德之家:儒家与西方关于儿童成长的观念》,森舸澜(Edward Slinger-land)教授的《无为:早期中国的概念隐喻与精神理想》,弗拉纳甘(Owen Flanagan)教授的《道德地理学:道德的多元可能性》,黄百锐(David Wong)教授的《自然道德:对多元相对论的辩护》,黄勇教授的《为什么要有道德:二程道德哲学的当代启示》,信广来教授的《孟子与早期中国思想》和张世英先生的《中西哲学对话:不同而相通》以及吴教授大作《判教与比较:比较哲学探论》。不仅如此,在本套丛书的第二辑中,我们还将见到南京大学许苏民教授所著《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史》,字数远超百万之巨,可谓体大思精,卷帙浩博。此外,各种译注,名家林立,相映生辉,不仅体量巨大,足够重量级别,且彰显统筹者吴教授之运思致远、志量超拔。据笔者目下所知,吴教授统筹的这套丛书还将逐步有第二辑、第三辑问世,则此项工程之浩渺,可想而知。
  表现之三,即吴教授自撰佳作《判教与比较:比较哲学探论》,为系列丛书之引领性著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极具揭示阐明理论与方法之功。关于这一特质优长,仅略展示一下本书目次,就可以鸟瞰俯察。
  三、研判精湛
  朱子曾言:“如复其天地之心神者,妙万物而为言,此截断众流句。”(《朱子语类》卷七六)吴教授之作中就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亦有其高明之处,笔者在此依逻辑次序将全书精湛之研判分为三类,以下分别论述之。   (一)追本溯源
  笔者此处所言之“追本溯源”意谓吴教授对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研究起点之探究,其中分为两个层次:(1)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之历史起点;(2)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之价值起点。
  首先,任何一项自发与自觉的哲学文化活动之兴起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与条件。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这一异质文明之间理性思维交融、碰撞之活动更需要有深厚的社会历史基础,吴教授认为:“比较哲学就其产生的社会历史基础而言,是‘世界历史’出现的事实。‘世界历史’将各民族连为一体,使得文化比较成为一种无法回避的思想任务,比较哲学因此应运而生。”那么,何谓“世界历史”?吴教授进一步对“世界历史”这一概念予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发展与成熟的过程,就是‘世界历史’的现实发展过程。这样的‘世界历史’进程往往在启蒙主义的叙述模式里,以‘进步’征服‘落后’的文化进化论方式加以叙述,从而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扩展过程描述为一个现代化的世界化过程。”
  其次,吴教授就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的价值起点予以贞定,他认为“当代思想与文化的‘比较’研究活动——无论是比较哲学还是比较文化研究活动,似乎都应当服从如下两个原则:其一,发掘并维护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其二,探索并贞定全人类文明的共同性原则。”即吴教授将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的价值起点置于民族文化以及人类共同的文明守成创新上。
  (二)会通中西
  笔者此处所言“会通中西”意谓吴教授对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方法论之研判。吴教授在书中所言之“会通中西”并非如现代新儒家牟宗三先生以儒家或康德哲学来衡断中西哲学之判教式会通,而是“以道会通”,即以普遍的哲学观念——“道”——对中西哲学做历史主义的还原,让中西方哲学都回到“地方性知识”之本位。并且以此出发,求同存异,打破中西哲学之偏见与隔阂,进行新的哲学创造,实现“视域融合”,如同他所言:“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的研究,也将通过比较的研究活动而由‘隔阂’走向‘通达’。在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的研究活动中,当然会出现不同民族哲学与文化的‘视域融合’现象,但很难出现彻底的‘同化’,从而最终走向‘一元化’。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的研究,其理想的结局应该是在‘会通’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哲学创造,即各民族精神主体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的道路,相互独立而不孤立、封闭,相互理解而不相互取代,相互对话而不相互对立。”此处之方法论亦是吴教授反复所言“超越判教思维”节之体现。
  (三)随波逐浪
  笔者此处借用宋代《五灯会元》与牟宗三先生之语来描绘吴教授对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研究终极愿景之论断。如前所述,吴教授在“道论”之视域下会通中西,并依此方法论实现中西哲学之“视域融合”。但“会通中西”并非吴教授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研究之目的论,而只作为方法论,因为,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在吴教授的理论架构中,只是哲学形态的中间阶段,各个“地方”的哲学最终要通达“世界哲学”:“比较哲学的终极形态可能是世界哲学。而所谓‘世界哲学’,则是在今日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各主要文明形态里的思想家、哲学家从自己的文明与哲学传统走出,走向世界,并尽可能多地运用其他民族的文化与思想资源,对当今及未来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给出哲学性的回答。”在此,我们可以看出,吴教授的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以“超越判教”之“道论”会通中西,不仅力图跳出“西方中心论”,且同样没有陷入“民族中心论”,而是致力于新的哲学创造,进而通达“世界哲学”。笔者认为吴教授以“比较”而非“判教”之方法与其理论塑造是融贯一致的。
  四、模式开放
  大凡一个容量巨大、内涵深邃的创作系统,不仅需要做到创意独特、运思久远,而且需要集思广益、模式开放、不断追求。
  首先,必须承认,改革开放的社会大环境,才能提供从事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方面的研究工作前提条件。吴教授正是如此:他受严复、梁启超、王国维等众多大师们的启迪,又得到业师萧萐父等先生的直接感召,孜孜不倦、集腋成裘,终于由点线而体,渐成规模。这一过程颇似古人所谓“积字以成句,积句以成篇,积章而成帙”的艰辛过程,无疑这也是一个逐渐扩展开放的过程。
  其次,吴教授也认识到:个人之力终究是有限的,群体之力才真正是无穷的。故他在个人刻苦撰写大量论文的同时,还与同人合力创办“比较哲学实验班”,创刊《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论丛》,该刊目前已出版12辑之多。不仅于数年前成立专门性的机构组织——武汉大学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战略研究中心,2019年更是复成立了武汉大学文明对话高等研究院。从发散式、个体式研制到团队式、群体式研究,从个案式、局部式规格到全面系统的规划运作,从个人兴趣之自发到组织同道、制订计划、培养专才之自觉,这一漫长过程叠加起来,也已近三十年。
  再次,更难能可贵的是,吴教授并未止步于此,他继续敞开他宝贵的哲学思维,希冀此项研究方向格局更大、维度更广、参与的全国优秀学人更多,尤寄望于有更多的青年学者志士同人加盟此业。吴教授认为:“在现在及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段里,这将是一个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学术领域;在这一学术领域里工作要付出更多更艰辛的奋斗,同时也要求有好的外语水准及文献披阅能力,从而也就必定能够产生更博大宏深的卓越成果。”。
  综上所述,我们从立意、架构、理念和模式四个维度,探讨了吴根友教授关于比较哲学这一课题所做出的学术努力。我们认为,吴教授与东方出版中心所合作策划的“比较哲学翻译与研究丛书”预示了比较哲学理论正在兴起的思潮,在经历了“援西人中”“以中释中”之后,以比较哲学的方法诠释中国哲学,让中西方哲学各回归其本位、并平等互动,正是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的正确道路。
  (责任编辑 魏建宇)
其他文献
“孩子是人类生命中最接近诗歌的状态”,儿童的自然天性使其具有特别的“游戏精神”,儿童自作诗歌中,以特有的儿童視野与儿童视角构成了独特的儿童性,形成了生机盎然的诗趣。本文尝试从思维方式、童心表达、结构方式、修辞手法等角度对孩子们的诗进行文本细读,尝试挖掘诗歌背后的情感结构和儿童性。  儿童性是什么?学界论说纷纭,它究竟包含了什么?“人类学家、儿童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还有教育学家、哲学家,探究、分
期刊
《人,或所有的士兵》,邓一光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  一、文学的非审美维度  邓一光所著的《人,或所有的士兵》一书,在某种意义上而言,称得上是一部“代理人的证言”。以色列学者阿维夏伊·玛格利特曾发问:那些并没有亲历惨剧、却代亲历者发言的写作者,他们的讲述如何取得可信度?文学虚构空间中发生的情感和思维的真实,往往成为解答这个问题的钥匙。小说的主人公郁漱石,长于中国高级官僚家庭,留学日本学习东亚
期刊
一、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都必须坚守价值叙事  冯雨菁(以下简称“冯”):王老师您好!我看您近来发表了一些有关人文主义的文章,过去给博士生开课也专门讲过人文主义,给本科生也有一门“人文主义与西方文学”。这是不是像您说的,要把文学研究上升到思想的层面,上升到整个人文学科的使命的层面?  王志耕(以下简称“王”):是的,我觉得只要与“人”相关的学科,都应当进入我们的视野,这就包括了整个人文学科。所谓人文学
期刊
2020年5月,南大将迎来118年校庆,而南大哲学系也将迎来百年华诞。按照这些年来大学系庆的做法,新年过后就应该广为宣传了,但可能是因为去冬今春的“新冠”仍在肆虐的缘故,到现在还没有什么动静。不过,以南大素来的沉稳且不事张扬的作风,我想,即使有动静也不会太大。但是南大哲学系不仅仅是一个走过了一百年的中国现代大学的哲学系科,更关键的是它提供了一种中国现代哲人研究哲学的独特的路径,并因之形成了中国现代
期刊
阿甘本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讨论“同代人”,他说同代人是于断裂中死死凝视时代的人,他们的眼睛望着黑暗之处,感知黑暗中力图抵达又无法抵达的光。——本雅明直接浮现在我的脑海中。而汪民安的著作《生命是一种充满强度的运动》的第一章就叫“同代人”,分别讨论了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h)、罗兰·巴特
期刊
新闻史和传媒史的研究多注重新闻和历史大事件,但很少认识到媒介不仅即讯息,媒介也即文化。媒介本身是和文化紧密关联的,一个重要的新闻事件同时往往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事件,反过来也是一样,历史上重要的文化事件也大都是媒介事件。因此,有必要从文化的角度理解传媒的发展历史。  而近年来,“新文化史学”的提法在历史研究中十分盛行,新文化史学从原来的结构一功能主义的因果论分析转向文化的闡释,强调对普通民众日常生活
期刊
时下的中国文坛,盛行所谓的代际观念。以如此一种代際观念来看,徐则臣毫无疑问可以被看作是所谓70后一代作家的领军人物。一般认为,包括70后在内的年龄相对年轻的作家,较之于更早一些的所谓50后、60后作家,一个重要的差异在于,长篇小说创作普遍处于不成熟的状态。以我愚见,倘若说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那些年轻作家与50后、60后作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那么,这种差距的突出表现之一,恐怕就体现在是否
期刊
我们必须多元化我们的阅读及参考框架,才能开展新的可能性,真正困难的工作在于如何自我转化,如何多样化我们认同的场域及参考架构。——陈光兴:《“亚洲”作为方法》  “反戈一击”是一个令人叫绝的标题,除了字面上的决然气势,它所提示的“指向(包含过去的)自我的批判”是我觉得最切中亚际文化研究(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根本精神的含义。当然,亚际文化研究与普遍意义上的文化研究(
期刊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文化研究被引进中国,一大批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参与其中,或译介,或评论,或按照文化研究的模式与理论对中国的大众文化现象进行文化分析与文化批判。到了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理论界还围绕着“人文精神”的问题展开过激烈的讨论,讨论的实质是执怎样的文化观点看待大众文化问题。其后,大学与研究机构中的学者以及博士硕士研究生开始关注文化研究,不少硕博论文也以西方文化研究理论或理论家为题展开
期刊
2019年5月20日,《权力的游戏》第8季第6集播出。在全球网友的一片骂声之中,这部堪称史上关注度最高的电视连续剧似乎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烂尾”。网友们的不满集中在了王位的归属上:为什么龙妈解放了奴隶打败了异鬼却不能成为七国的Queen?而布兰凭什么依靠翻白眼就能成为King?齐泽克批评该剧“迎合了对革命和政治的女人的恐惧”。齐泽克指出的这种恐惧与该剧的热播一样具有“全球化”效应,在古老的中国即表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