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图辅思 以图促写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tang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语文教学不仅关系到学生高考成绩的提升,也关系到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文章从上好第一节语文课、用演讲引领兴趣、夯实基础、规范书写入手,阐明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的基础,规范学生的书写。  [关键词]高中语文;培养兴趣;强化基础;规范书写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3-0025-02  中
[摘 要]语文与政治皆属于文科类,语文素养以及字句理解能力是学好政治的基础,而政治又是语文逻辑的延续,两者相互依存。在初中政治课堂中教师采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方法,通过“借梯登高”进行教学,可巧妙地让学生达到“极目望远”的效果。  [关键词]政治教学;语文教学;朗诵;比较;看图;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
【名师简介】戴世锋,高级教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导师、广州市戴世锋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广东戴世锋名师工作坊主持人、史风工作坊主持人。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首届特约研究员(教研员)、广州市特约教研员、广州市教育评估专家、番禺区人民政府督学。全国优秀班主任、广州市优秀班主任、广州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获得者、第二届“羊城最美教师”、广州市名教师、番禺区名教师、禺山金才奖获得者、番禺区产业急需紧缺人才。  [摘
[摘 要]广州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戴世锋老师的接力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突破了“冲击与反应”的观念束缚,以“碰撞与转型”为教学主题,在任务驱动下创设历史情境启发学生思维。通过史料教学,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打造有“魂”(主题)、有“味”(历史味道)、有“人”(历史中的人、课堂中的人、未来的人)和有“思”(思维碰撞)的历史优质生态课。  [关键词]历史情境;问题驱动;核心素养 
[摘 要]作文的过程是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真实地写下来,并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过程。在当前的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与时俱进,要立足阅读教学,转变教学方式,使写作回归学生抒发个性的本真,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与思想变化,进而引导学生放开手脚,自主创新,多读书,读好书,激活思维,放飞心智,最后实现写作个性化。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个性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
[摘 要]文章分析了2017年和2018年福建省中考英语试卷听力部分的试题及其特点,参考了2016年福建省各地市中考英语听力试题,结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福建省初中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英语)》,探讨中考英语听力微技能在中考复习过程中的运用与训练。在中考英语复习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抓关键词、抓要点、授方法”来训练学生预测、推导、边听
[摘 要]教师以《藤野先生》中的重要虚词为抓手,引导学生把握文章情节,通过虚词揣测人物情绪,透过情绪感悟人物情感,进而使藤野先生的品格更明晰地展现于学生眼前。  [关键词]《藤野先生》;虚词;情绪;情感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3-0009-02  一、整理虚词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整理出文章的重要虚词,以
[摘 要]近年来,在校园里教师见识了学生对人事的淡然、冷漠、无视,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出现的这些问题。文章以《小巷深处》的教学为例,阐述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品读课文、品析课文、闭目冥想、体验生活四个角度出发,利用语文学科特点,挖掘学生的感恩潜能。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巷深处》;情感教育;感恩潜能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
[摘 要]基于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与“互联网 ”时代的学习特征,语文课堂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对文本的理解与语文学习方法的把握上,教师要通过教学方法的改善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文章以《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教学为例,介绍了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语文课堂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意象,展开想象,还要巧用现代教育技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高中地理 “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的教学中,可以采用“问题研究”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终身发展。  [关键词]问题研究;高中地理;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8)07009001  久居城市的人们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夏季市区的气温比郊区高。为了避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