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嫦娥奔月》教学想到的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tNetS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青年教师在执教五年级上册的《嫦娥奔月》一课时,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于是,她便机智地与逢蒙周旋……”执教者紧扣“周旋”一词,启发学生想象,嫦娥会怎样与逢蒙周旋?并请两位学生上台表演,一个演逢蒙,一个演嫦娥。老师的话音刚落,一位男生在大家的推搡中走上讲台,一副坏人模样,惹得大家哄堂大笑;一位女生羞羞答答地走上讲台,有点手足无措,引得大家窃窃私语。于是,一幕《嫦娥与逢蒙周旋的情景剧》就开演了,在老师的“导演”下,“逢蒙”变得越来越凶恶,“嫦娥”勉强应对,台下不时发出哄堂大笑……这个情景剧意欲何为?是为了理解课文吗?不是,课文中的语言已明明白白地告诉了学生,一读就懂;是为了训练吗?那究竟是训练什么?不得而知。充其量,只是活跃了课堂气氛,热闹了一下而已。
  语文课设计的每一个环节,要与语言训练、思维训练相结合,要有的放矢,这样的课才有语文味,才是有效的。
  教师心中有了“语言训练”这根弦还不够,因为这根弦不能只是一个调,应针对各个年级有所侧重。像高年级,要渗透段落、篇章的训练。如前文提到的《嫦娥奔月》一课,如果教师能紧扣“语言训练”这根弦,要求学生以表现嫦娥的灵活应对,逢蒙的奸诈阴险为主题,想象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然后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既避免了无效的情景剧,又促使每个学生开动脑筋。
  在第二次上这堂课的时候,青年教师改变了原方案,删除了情景剧这一环节,替换成集想象与语言训练为一体的设计:认真读课文,想象当时的情景,用一段话写下来。其中一位学生写道:
  “逢蒙手提宝剑,气势汹汹地闯进嫦娥家里,劈头就问:“嫦娥,快把仙药交出来!”嫦娥心里暗吃一惊,但仍然非常镇静地说:“什么仙药?你在说什么?”逢蒙冷笑一声:“谁不知道王母娘娘赐给后羿一丸仙药,快快交出来,如若不然,就把命交出来”,嫦娥镇静地说:“噢,那个仙药啊,我都不知道放哪里去了,现在一时半会怎么找?”逢蒙气急败坏地挥动着宝剑,厉声说:“快找出来,马上给我,否则看刀吧!”嫦娥一边顺势在家里东翻西找,掀锅开箱,一边着急地想对策,她心想:逢蒙如此猖狂,百宝匣迟早会被他找到。与其让这样的坏人长生不老,不如我吃掉它,免得逢蒙去祸害更多的人。想到这里,主意打定,于是疾步上前,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的善良、机智,逢蒙的凶恶、奸诈,通过这样的场面描写表现得明白无疑。同时,学生练笔的过程中,要想象,要组织语言,要遣词用句,要流畅表达,思维与语言训练都落到了实处,可谓一举多得。如果能多做这样的训练,每课进步一点点,学生的语文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记起曾经看到过一个故事,海洋动物园里有一条重达8600千克的大鲸鱼,能够跃出水面6.6米,还能向游客们表演各种杂技。面对这条创造奇迹的鲸鱼,游客们纷纷向训练师请教训练秘诀:
  原来,最初开始训练时,他们先把绳子放在水面下,使鲸鱼不得不从绳子上方通过,每通过一次,鲸鱼就能得到奖励。这种训练好像游戏,鲸鱼很喜欢。渐渐地,训练师会把绳子提高,只不过每次提起的幅度都很小,大约只有两厘米,这样鲸鱼不需花费太大的力气就有可能跃过去,获得奖励。而时常受到奖励的鲸鱼,便很乐意接受下一次的训练。随着时间的推移,鲸鱼跃过的高度逐渐上升,最终竟然达到了6.6米。
  微小的量变最终导致本质的飞跃。每天若能进步一点点,你就能创造出一个充满奇迹的人生。我们的语文教学何尝不是这样呢?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如果我们的语文课能每堂课进步一点点,不也能厚积薄发,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吗?
其他文献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桂花雨”。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小时候最喜欢桂花。作者小时候为什么最喜爱桂花呢?(朴素淡雅,香味迷人,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板书:爱花香)  2 如果说那浓浓的桂花香让作者非常喜欢,那么童年“摇挂花”的乐,更让她难以忘怀。(板书:摇花乐)  3 在这桂子飘香的季节里,让我们循着桂花的香气,跟随作者一起走进她的童年
如何改进口语交际教学,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和水準,笔者浅谈自己采用的策略。  一、引话“源”,打开学生的“话匣子”  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积极参加讨论,能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就要做到教学语言亲切、诚恳,贴近学生年龄特点,站在学生的立场
苏教版三上《哪吒闹海》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课文。我们不妨从儿童的视角进行审读。  一闹:哪吒为什么不直接闯入龙宫教训龙王父子,而是先在海边掀起巨浪呢?  细心品读,不难发现,哪吒在海边掀起巨浪,更加显示出哪吒的有勇有谋。我们不妨回过头来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龙王父子就是经常兴风作浪来威吓百姓的,哪吒用乾坤圈掀起滔天巨浪来吓龙王父子,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面对恶霸,就应该以牙还牙,就是让龙王尝尝被吓
一、联系学生已有体验  体验是亲身经历联系自身的体味,是通过学生亲身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的过程。体验性阅读教学就是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重调动已有的体验和知识,积极主动参与阅读学习的过程。常有的形式有:  1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的体会;  2 在我们身边也有类似的人和事;  3 读到这里,我想起——  目的是唤起学生已有的体验,以便使外在文本与内在认识之间实现有效统一,更好地学
【案例一】  “老师,我的眼前一片漆黑。”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2课《升国旗》,是一首小诗,六行三句,押韵上口,好读易背。课堂上,学生在读完几遍课文后,我饱含深情地朗读这首诗,并请学生闭上眼睛感受。看到学生们个个神情专注,若有所思,我颇为得意,感觉自己的设计很成功。  “听了老师的朗读,你有什么感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话音刚落,“小机灵”范铮举起了小手。我心里想:他的回答一定精彩。谁知,他站
苏教版二年级《乡下孩子》一课是描写农村孩子生活情景的一首诗歌,为了教好这篇诗歌,我和同组的老师先后三次教学、三次反思,颇有收获。  一画:邀请美术老师作黑板画  为了使学生能够在一个洋溢着浓郁乡村泥土气息的情境中走进文本,进行角色体验,尤其是体验其快乐,我们在一个班邀请了学校擅长黑板画的美术老师前来助阵,一会儿工夫,一黑板令人神往的乡村田园画出现在大家面前,众皆惊叹。教学时,我发现,虽然黑板上到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