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课中有两大教学:其一,阅读教学;其二,作文教学。人们常说阅渎是吸引,而作文则是倾吐。因此,提高初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应该成为我们语文教学之重点、难点。那么,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呢?
一、要抓语文教材思想性,给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特点,因文解道,“披文人情”,陶冶学生思想情操,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加强辨别真善美的能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道德熏陶。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之心激励后人,介绍闻一多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的凛然正气。在教学中我们要进行思想素质教育。
(1)在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时,从教材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教育。如,教学《生命的意义》一课时,着重介绍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双目失明、生活环境极其恶劣的情况下写作的顽强精神,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作家坚韧的毅力和严肃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2)抓住关键词句,挖掘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因为语言是传情达意,再造现实的工具。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圈点勾划,发现点睛之笔,细致剖析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内心活动等,使学生获得完整的艺术形象,沐浴其思想光辉。如学习最后一课时重点分析下课铃声响后,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动作,先由学生圈点关键词句,再体味其中的精神面貌。教师抓住关键词有:“惨白”、“硬住”、“说不下去”等这些词句,对韩麦尔先生的神情和动作作了生动细腻的描绘,充分展现了韩麦尔先生的悲愤至极的内心世界和极其深沉的爱国情感,学生无不受到强烈的思想震撼。
(3)利用课文所描述的美景,世风人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情,培养审美意识,塑造健康人格。如讲授《背影》、《回忆我的母亲》时,让学生讲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以及对自己成长的影响,从而树立孝敬父母,报答党和人民的思想情怀。
(4)学习文言文时,引导学生了解古代的社会生活,科学文化成就及光荣的民族传统,教育学生珍惜幸福,增强自信,发扬中华优良传统。
(5)在作文教学中结合现实生活,谈认识与感受,提高思想境界。
(6)开展课外活动,巩固和加强思想教育的收获,如组织学生观看爱国电影,参观烈士纪念塔、采访英雄人物等。
但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要量度适当,联系实际,从教材的具体内容出发,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其中。在听、说、读、写等语文训练活动之中避免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
二、意义及作用
(1)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由于入编的文章并非十全十美,其他同学看了之后信心倍增,我曾问过不少同学入编的文章怎么样?他们都说“不怎么样”,他们脸上流露出来的足一种自信的神色,心底里流淌的是一股“他能写出,我也能写出”的竞争意识对于那些写得较出色的文章,也因作者近在身边,没有一种高不可攀的感觉。教师抓住学生好胜好强的心理,适当引导,使广大学生进发出空前的写作热情。这样一来,何愁学生作文水平不会提高呢!
(2)对教师的科研意义。那一本本“学生佳作集”就是一座座教学矿藏。一位语文教师,若能从开始如此进行,那么十年、二十年之后,就拥有了一个自己教学经验博大的素材序,对这些素材进行研究、对比、归类、整理,使经验上升为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那么中国的作文教学很可能走上一条快速、有序、高效的作文之路。
(3)促进学生习作,相互交流,传统的作文教学,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只有一个读者——语文教师。我们看到的是作文发下来时,学生看了分数评语抽屉一放就完事了。我们是怎样的失望和无奈。如今通过编撰“学生佳作集”,起到了变“封闭”为“开放”的作用。学生看了自己的作文之后,还急于看一看其他同学写了些什么。由于不少人编的佳作都是自己写过的范围,看他人的文章既显得亲切,又格外认真,经过比较,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共同交流,收到了相得益彰之效。
(4)对家长的教育意义。对家长的教育意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受教育,当他们看了自己子女的文章,尤其是看了一群体的作文之后,他们可以从中了解到当代中学生意气风发的精神而貌,丰富多彩的校园牛活,鲜活灵动的思维方式,在惊喜之余,不少家长会自叹不如;二是子女的教育有针对性,由于这些文章是学生心灵的坦露,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看了(佳作集)往往会豁然开朗,教育子女时,就会少一些指责与说教,多了理解与沟通。
(5)对学生的纪念意义。一学期编撰一本,三年初中,每一位同学拥有六本“佳作集”。这一本本凝聚着自己心血的佳作集,无疑是一座座标志着自己健康成长的青春里程碑。其间有自己纯真品格的流露,有一份份炽热情感的凝结。当岁月自驹过隙般逝去,那叶段段回。忆显得格外亲切而珍贵,这就是我们的初中生活啊!每一位学生都会发现如批的感叹。这里记录了他们初写时的笨拙与烦恼,天真与幼稚;这里记录了他们成功的娴熟与欣喜,成熟与老练。当教师看到第一期“学生佳作集”发到学生手中时学生如饥似渴的情景,我们可以断定每位学生都会珍藏(学生佳作集)。
语文学科中读、写、听、说四种能力关系密切,互相促进,语文教学要以能力训练为主线,以能力点为训练序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力和想象力,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形成以能力训练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同时,要立足“大语文”观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辅之以丰富多彩的课外语文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从而逐步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质。
总之,初中作文教学在于结合学生实际,在于学生有兴趣,能在于学生看到自己学习之进步,有兴趣并且快乐。新时期学习的主体、主人公是学生。我们在教育中培养学生,就是要引导学生不断地进步。引导学生进步首要的就是引导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进步。“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而“德育”总是放在首位。以素质教育为大背景,新时期的教育一定要把德育、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学生的德育思想教育进步了,学习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
一、要抓语文教材思想性,给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特点,因文解道,“披文人情”,陶冶学生思想情操,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加强辨别真善美的能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道德熏陶。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之心激励后人,介绍闻一多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的凛然正气。在教学中我们要进行思想素质教育。
(1)在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时,从教材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教育。如,教学《生命的意义》一课时,着重介绍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双目失明、生活环境极其恶劣的情况下写作的顽强精神,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作家坚韧的毅力和严肃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2)抓住关键词句,挖掘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因为语言是传情达意,再造现实的工具。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圈点勾划,发现点睛之笔,细致剖析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内心活动等,使学生获得完整的艺术形象,沐浴其思想光辉。如学习最后一课时重点分析下课铃声响后,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动作,先由学生圈点关键词句,再体味其中的精神面貌。教师抓住关键词有:“惨白”、“硬住”、“说不下去”等这些词句,对韩麦尔先生的神情和动作作了生动细腻的描绘,充分展现了韩麦尔先生的悲愤至极的内心世界和极其深沉的爱国情感,学生无不受到强烈的思想震撼。
(3)利用课文所描述的美景,世风人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情,培养审美意识,塑造健康人格。如讲授《背影》、《回忆我的母亲》时,让学生讲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以及对自己成长的影响,从而树立孝敬父母,报答党和人民的思想情怀。
(4)学习文言文时,引导学生了解古代的社会生活,科学文化成就及光荣的民族传统,教育学生珍惜幸福,增强自信,发扬中华优良传统。
(5)在作文教学中结合现实生活,谈认识与感受,提高思想境界。
(6)开展课外活动,巩固和加强思想教育的收获,如组织学生观看爱国电影,参观烈士纪念塔、采访英雄人物等。
但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要量度适当,联系实际,从教材的具体内容出发,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其中。在听、说、读、写等语文训练活动之中避免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
二、意义及作用
(1)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由于入编的文章并非十全十美,其他同学看了之后信心倍增,我曾问过不少同学入编的文章怎么样?他们都说“不怎么样”,他们脸上流露出来的足一种自信的神色,心底里流淌的是一股“他能写出,我也能写出”的竞争意识对于那些写得较出色的文章,也因作者近在身边,没有一种高不可攀的感觉。教师抓住学生好胜好强的心理,适当引导,使广大学生进发出空前的写作热情。这样一来,何愁学生作文水平不会提高呢!
(2)对教师的科研意义。那一本本“学生佳作集”就是一座座教学矿藏。一位语文教师,若能从开始如此进行,那么十年、二十年之后,就拥有了一个自己教学经验博大的素材序,对这些素材进行研究、对比、归类、整理,使经验上升为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那么中国的作文教学很可能走上一条快速、有序、高效的作文之路。
(3)促进学生习作,相互交流,传统的作文教学,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只有一个读者——语文教师。我们看到的是作文发下来时,学生看了分数评语抽屉一放就完事了。我们是怎样的失望和无奈。如今通过编撰“学生佳作集”,起到了变“封闭”为“开放”的作用。学生看了自己的作文之后,还急于看一看其他同学写了些什么。由于不少人编的佳作都是自己写过的范围,看他人的文章既显得亲切,又格外认真,经过比较,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共同交流,收到了相得益彰之效。
(4)对家长的教育意义。对家长的教育意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受教育,当他们看了自己子女的文章,尤其是看了一群体的作文之后,他们可以从中了解到当代中学生意气风发的精神而貌,丰富多彩的校园牛活,鲜活灵动的思维方式,在惊喜之余,不少家长会自叹不如;二是子女的教育有针对性,由于这些文章是学生心灵的坦露,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看了(佳作集)往往会豁然开朗,教育子女时,就会少一些指责与说教,多了理解与沟通。
(5)对学生的纪念意义。一学期编撰一本,三年初中,每一位同学拥有六本“佳作集”。这一本本凝聚着自己心血的佳作集,无疑是一座座标志着自己健康成长的青春里程碑。其间有自己纯真品格的流露,有一份份炽热情感的凝结。当岁月自驹过隙般逝去,那叶段段回。忆显得格外亲切而珍贵,这就是我们的初中生活啊!每一位学生都会发现如批的感叹。这里记录了他们初写时的笨拙与烦恼,天真与幼稚;这里记录了他们成功的娴熟与欣喜,成熟与老练。当教师看到第一期“学生佳作集”发到学生手中时学生如饥似渴的情景,我们可以断定每位学生都会珍藏(学生佳作集)。
语文学科中读、写、听、说四种能力关系密切,互相促进,语文教学要以能力训练为主线,以能力点为训练序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力和想象力,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形成以能力训练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同时,要立足“大语文”观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辅之以丰富多彩的课外语文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从而逐步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质。
总之,初中作文教学在于结合学生实际,在于学生有兴趣,能在于学生看到自己学习之进步,有兴趣并且快乐。新时期学习的主体、主人公是学生。我们在教育中培养学生,就是要引导学生不断地进步。引导学生进步首要的就是引导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进步。“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而“德育”总是放在首位。以素质教育为大背景,新时期的教育一定要把德育、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学生的德育思想教育进步了,学习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