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技术下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研究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hekni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5G)具有超高速率、超高连通性、超高移动性、低时延、低功耗等特性.翻转课堂教学方式重新调整了课程学习顺序,彻底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引发了课程模式、管理模式、教师角色、学生角色的一系列变革.关注5G技术对在线教育产生的影响,从教与学两方面对5G技术下的线上翻转课堂场景和指标进行设计,对第五代移动网络教育的核心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提出5G技术下翻转课堂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和构建.
其他文献
课程衔接是“3+2”专本贯通分段培养的核心,为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对进入本科阶段的专本贯通分段培养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90份有效问卷,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当前“3+2”专本贯通分段培养课程衔接的现状,发现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专本贯通教育背景下课程体系的构建策略,以达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实践表明,本研究成果对促进同类型分段培养的课程衔接具有借鉴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勤工助学是高校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在高校学生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勤工助学管理工作还存在诸如岗位不足、学生管理不严、劳动教育不足、暑期不组织勤工助学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高校对勤工助学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贫困生数量增多、学生自力更生精神不足.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相应建议,包括:健全管理机构、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劳动教育,提高勤工助学活动的育人功能;努力拓展校内校外勤工助学岗位,积极开展暑期勤工助学活动.
课程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应用需求入手,以市场需求、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为出发点,从教学内容、教法、学法、考法等四个方面着手,提出了“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中心,证教融合,工学交替贯穿全程,采用“2+3+X”模式,即“两个课程目标、三个教学阶段、多种教学方法”,“读—看—听—练—考”为一体的学习模式,开放式、全程化的考核方式,有利地促进了学生相应职业技能的快速有效提升和全方位发展,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做出贡献.
大学生兼职是目前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通过网络问卷、深入访谈的方法采集570份北京高校大学生兼职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获得北京高校大学生兼职的基本特征.结果显示:招聘信息来源正规,学生兼职动机端正,岗位类型丰富多样,但技术性不强,专业关联度低;每周兼职时长多在16小时以下,兼职日收入多在50~150元,可以很好补贴学生的日常生活.兼职不会对学习造成不良影响,且对大学生就业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大学生兼职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针对北京大学生兼职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个方面提出了大学生兼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的新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是高校提升学生道德素质的必然途径之一.“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是探索细胞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亦是当前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的前沿学科.探讨如何采用案例教学、翻转课堂和讨论式教学的方式将思政元素融入“细胞生物学”重要知识点中,使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最终达到“课程思政”育人的教学目标.
矿山基地综合实习是衔接本科资源勘查专业课程学习和生产实习的重要实践环节.然而由于受实地条件限制矿山基地重要观察点通常无法近距离观察学习,限制了综合实习的效果,无人机三维建模技术的应用是该类实习教学优化有效手段.通过野外实地观察和三维模型辅助,将新兴技术与传统地质实习相结合,完善了密云铁矿综合实习教学,利于学生快速进入生产实习角色,实现了综合实习效果的最大化,同时在学校实践教学改革中起到了示范和指导作用.
高等院校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也带来了人才培养质量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加强高等院校学风建设是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优良的学风不仅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教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还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大学学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深入剖析问题背后的成因,并从学生、教师及学校不同的层面出发,提出了提高大学学风建设的具体措施.
为适应我校中药学专业建设,以及中医药行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以“中药鉴定学”课程为导向,对中药学专业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探索.采取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并向多学科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转化.同时依托中药学实验教学中心平台,开展多元化综合创新实验项目.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实验课程教学效果,亦对学校中药学专业综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我国一流课程建设过程中,地方工科高校出现了学生因课程知识点碎片化加剧和知识梳理能力不足造成的学习困境.发挥教师的泵压作用,打破课程间的壁垒,实现知识单元的动态传递,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基于泵压作用的理念,桂林理工大学环境专业选择“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群制定“二研、三备、四分享”的实施方案,并开展相应的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建议未来进一步增加企业教师和学生参与程度,扩大课程实施范围,以提升教师泵压作用的实施效果.
当前,媒体融合重塑网络宣传格局,我们已然进入融媒体时代.媒体融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诸多挑战,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以媒体融合为手段,深化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对加强新时代美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紧扣时代脉搏,融合艺术教育的独特优势,创新教学形式,借助融媒体资源互通、信息共享的独特优势,合力打造新时代“思政+艺术”教学方式,吸引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中凝聚共识,在艺术美学中陶冶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