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波兰现代诗歌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hea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新诗界小翻译”系列收入了我选译的《波兰诗人二十八家》,这是一个经过反复筛选的作品选集,由于各种限制,所收译诗并不是很多。如果往前追溯,2006年我就自行编译过《波兰现代诗选》,算是一个先导。同样由于各种限制,此书也只是一个妥协的产物,差强人意。唯一可以证明的,是我对于波兰诗歌的情有独钟、始终不渝。沉浸于波兰诗歌越久,就越相信一向有些傲气的布罗茨基做出的一个判断:“波兰诗歌是世界诗歌最为丰富的一个宝库。”我所做的,似乎就是在证实他的所言不虚。
  波兰现代诗歌何以令人着迷?作为一个纯粹的译者,这个问题要回答起来,我深感困难,但是也难以回避。关于对波兰诗歌最大的阅读感受,我曾经说过:我感到他们在写正常的诗歌,他们也力图成为正常的人。他们的大天才都是如此,牢牢地占据着正席,引导着潮流。为什么如此?从诗歌内部说,这就是所谓正声。即便存在不同的声音,也只是作为次要的补充。从历史上说,这跟他们的民族命运有很大关系,因为被剥夺了正常生活的条件,他们就愈是向往和营造它们。如果他们的先锋艺术(包括诗歌),不能呼应这一根本的愿望,它们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和基础。
  对此,我自觉说得过于简单了一点,尽管是我真切的感觉,针对性也非常明显。首先,“正常”一语就过于宽泛,至少还不够具体。其次,“正常”虽然可以在特定情况下显示出其独特和必要性,但也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足以超出一般的丰富,达到卓越。所以,我也一直没有停止思索。我一直想使自己的感觉与判断更具体、更清晰一些。
  针对目前比较普遍的那种单一、碎片化的诗歌写作,以及在生命诗学和文化诗学上的精神对峙与分裂(主要表现在偏执于生命诗学或文化诗学的一端),有识者多有不满;而部分有着充分诗歌史意识的诗人,也在呼吁和实践一种更具有整体性与综合性的诗歌写作。我认为这是对的。如果我们足够谦虚,就不难发现波兰诗人——“波兰诗派”——其实已经实现了这种综合。换句话说,他们已经写出了我们理想中的诗歌!所以无怪乎我们在阅读时常常要惊叹他们写得那么好,惊叹一个国家能够涌现那么多卓越的诗人。
  众所周知,波兰的历史可谓多灾多难。波兰是世界的一个小国(虽然历史上也曾是欧洲一个大国),波兰语是典型的小语种,但是,应该不止我一人认为,在文化/诗歌上,波兰是一个真正的强国(虽然诗歌最好是从语言上而不是以国别去定义)。这么设想一下,布罗茨基会说:波兰语写出了二十世纪最好的诗歌。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波兰有四位作家和诗人问鼎过诺贝尔文学奖,后两位都是诗人。新世纪里又出现了一位,主要是写小说。显然,这不能说是偶然。在此我简单梳理一下波兰现代诗歌的历史:从1918年波兰复国算起,至少出现了四次诗歌高峰。在20年代,“青年波兰”时期的诗人大多健在,“第一次先锋派”和斯卡曼德诗人群,作为复国后崛起的第一代,以杜维姆、伊瓦什凯维奇为代表,呈现第一个高峰。30年代是“第二次先锋派”的年代,天才辈出、流派纷呈,其中包括米沃什所属的“灾祸派”,是为第二个高峰。二战之后,特别是在50年代后期,“解冻”带来以“当代派”为代表的诗歌创作的第三个高峰,出现了以鲁热维奇、赫伯特、希姆博尔斯卡为代表的诗人,他们后来都蜚声国际诗坛。70年代末、80年代初,“新浪潮”诗人群星荟萃,共同创造了第四个高峰。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诗歌从未中断;每当国家陷入非正常状况时,诗人们或转入地下,或为抽屉写作——有时就是宁可为抽屉写作。波兰诗人,具有一种一贯的自由和独立的精神传统,我极为钦佩。
  波兰诗歌体现了对历史足够的尊重。诗歌与历史的关系从来都很紧密。我们中国也有“诗史”的传统。现在虽然书写史诗也许只是极少数诗人的抱负,但是从一般意义上来讲,诗人的写作必须处理诗歌与历史的关系。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一个民族、一种语言的诗人,是否对得起他们所遭遇的一切,是否从历史中学到了东西,这是非常严肃的问题,甚至直接考问着自身写作的合法性。在波兰文学史上,仅就20世纪的波兰诗歌史而言,他们的大诗人,如斯塔夫、亚历山大·瓦特、米沃什、鲁热维奇、赫伯特、安娜·斯維尔、希姆博尔斯卡——这些逐渐为中国读者所熟悉、同时也心生敬意的诗人——都写出了直面历史的伟大诗歌。在翻译和阅读他们之后,“历史感”成为我本人衡量诗人写作的一个重要尺度,我承认这是受到他们强烈的影响。
  波兰大诗人们的作品,“历史感”是他们的一个基本特征,这是在见证(记忆)与想象之间进行的综合、达成的平衡。见证与想象的关系,说到底也是“诗与真”的久远的诗学问题,是在时代中变化的体现。在这方面,鲁热维奇是在国际上包括在中国读者中间最早产生影响的一位诗人。《见证人》是他的一首代表作:
  亲爱的,你知道我在里面
  请你不要贸然进入
  我的房间
  你会看到我在里面
  面对白纸
  沉默无语
  听着被屠杀被侮辱者的哭声
  我怎能描写
  爱的场面
  看着孩子们的笑脸
  我又怎能写下
  死亡
  请你不要贸然
  进入我的房间
  你将看到
  一个暗哑的、被桎梏的见证人
  见证了
  被死亡压倒的爱
  这样极具个人的冲突性体验,来自于历史又有着超越历史的渴望的力量,读之令人心颤。它有自我拷问的强度,也有着见证时代悲剧的忠实。鲁热维奇的诗歌大多都具有如此明显的直接性,而他所倡导的“裸诗”风格,也影响巨大。所谓“裸诗”,就是剔除了语言里一切不必要、华而不实的赘肉,让思想与情感达到一种赤裸裸呈现的状态。这是在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奥斯维辛之后,波兰诗歌的必然选择。正是这样一些诗人的存在和实践,有力地回应了阿多诺那个著名的断语:“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米沃什也以其全部的诗歌写作回应了阿多诺,也在其大量散文作品,特别是在《诗的见证》一书里,从更广阔、更深邃的意义上,提出了他的见证诗学和希望诗学主张。   “历史感”,说起来如果仅仅是一个词语,肯定不难领会。然而在写作中真正实现这一点,何其困难。波兰诗人,他们做到了,而且做得那么好。历史被严肃地对待,诗歌也因此得到极大的丰富。别尔嘉耶夫说过一句名言:“历史没有宽容人类的个体,甚至没有觉察他们。”他说得对。不过回头一想,至少波兰诗歌觉察到了他们,他们个体的存在,并且关心他们。其实,波兰诗人对待历史是这样,对待现实也是如此。
  在他们身上,有种文化上的自尊、优雅,以及崇高感。也许正因为如此,在民族性/地方性与世界性的关系问题上,他们处理得也很好。他们的文化心态是开放的。从我比较熟悉的米沃什、扎加耶夫斯基身上都能真切地感受到这一点。说起米沃什,有一个误解甚至曲解:说米沃什是一个“民族诗人”——总是有人想当然地把某个杰出的诗人归入所谓“民族诗人”。就我所知,起码米沃什并不以“民族诗人”自居,他的世界眼光、他对于波兰性的批判态度、他对世界诗歌文化的全面吸收与提升,都不是一个“民族诗人”的概念可以涵盖的。米沃什珍视波兰语、忠实于他的母语,这是真确的,但是这却丝毫不能代表他持有任何民族主义的立场,更不能证明他停留于任何民族主义的视野,或者是一个民族意义上的诗人。也许有人会想到米沃什本人的话:“我到过许多城市,许多国家,但没有养成世界主义的习惯,相反,我保持着一个小地方人的谨慎。”这如何理解?这当然不只是谦辞。在波兰甚至有些持民族主义立场的人,拒绝认为米沃什是“波兰诗人”,也不是无风三尺浪。其实,一个人既不是世界主义者也不是民族主义者,这是完全可能的。诗人的“这一个”会使他们存在于标签所能指示的范围之外。再比如扎加耶夫斯基,自然終生以波兰语写作,明确表示过他不喜欢民族主义,也不是任何意义上的民族主义诗人。有一个旁证是,几年前他获得以让·埃默里的名字命名的欧洲随笔写作杰出成就奖时,该奖评审团给他的颁奖词就将扎加耶夫斯基视为一个“擅长多语种的波兰人和世界主义者”。在现代波兰诗歌史上,如果要推选一位民族诗人,我大胆认为,也许兹别格涅夫·赫伯特比较适当——虽然在诗歌风格上他一向被视为“新古典主义者”,也就是说,他对“两希”所代表的西方古典文化(包括罗马古典文化)的吸收也是公认的。
  波兰诗歌的另一个基本的特征,是注重审美性与道德感之间的平衡,这是在“诗与真”之外进一步的问题,落实到“善与美”。毫无疑问,他们会坚持诗的固有审美性,而对道德之善的突出与强调,同样也是一贯的,这也跟他们的历史不无关系。我常常不无自扰地说,诗歌是大地上的事情,诗人不应像法国诗人,尤其是如象征主义诗人那样高蹈——不过我必须说,在我的青年时代,正是他们倡导的“纯诗”的观念,曾经真正激发过我的诗歌激情——诗歌不只是审美主义的空中楼阁,不能只是“纯诗”,诗歌还是要面对伦理/道德的时代现实与精神难题。我在扎加耶夫斯基的诗歌里,最早注意到他所致力于达成的这种平衡:他的诗既富于诗歌想象力,注重审美维度(因此还受到一些误解和责难),却又不失对人的伦理/道德困境的关心。扎加耶夫斯基的文学起步于对官方宣传的揭露,通过诗歌展开嘲弄,暗讽和戏拟是其主要手段。在其成熟阶段,他已清醒地意识到“文学有着二个缺点”:其一,作家心里只有他自己时,文学的缺点就是作家所暴露的自身的缺点,他忘记了客观世界的存在,忘记了对真理的求索;其二,作家只为世界的真理独占,那就只有客观现实、正义、对人的评判、伦理、习俗等等。扎加耶夫斯基是一个从来不回避矛盾的诗人,他的哲学出身使他不可能逃避“思”的残酷性。在后期的扎加耶夫斯基那里,一方面他承认“喜欢作为丰富我们的修辞和精神装备的反讽”,一方面反抗当今诗歌时尚里流行的反讽,“反讽不能为我们提供任何精神的向导”。在他被指摘“漂浮到了一个诗歌审美的轻浮领域”时,他的写作其实已经更深地介入了存在:“危险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这样的世界,一边是反讽,一边是原教旨主义(宗教的,政治的)。在它们之间只有一个很小的空间,但它是我的空间。”
  对于善的强调,米沃什也许是另外一个更好的例子。他对诗的定义是“对真实的热情探求”,同时他也认为,诗歌在本质上是一种未成年人的态度。天真——特别是饱经沧桑的经验后的天真——是诗歌的秘密所在,他不仅一生保持了孩童似的“惊讶,无休止的惊讶”,终其一生,他都有着一颗孩子似的、质朴善良的诗人之心。米沃什早期有名的诗句是:“给我们灵感的应是天使的善良,决不是魔鬼的邪恶。”我一直记着他对另一位波兰次要诗人安娜·卡敏斯卡的评论。在米沃什看来,安娜·卡敏斯卡也许不具多大的诗歌天赋,但是在她身上,有着极高的爱的天赋,既是一种品性,也是一种能力:“读她,我意识到她是多么富有而我是多么贫乏/爱与痛苦,哭与梦想与祈祷,她都是多么富有。”艺术固然自有其价值,“而这才是关键:一个善良的人不必懂得那些艺术的把戏。”米沃什的重点在于:如果没有爱的灌注,就没有善。诗歌需要警惕的是沦为奇技淫巧。在我们这里,似乎从来不曾有人将善良视为一种天赋——甚至视善良为某种与天才对立的东西——但我理解并相信米沃什。
  关于波兰诗歌,可说的真是太多,也不可能一下说完。我常想,仅米沃什就是一个浩瀚的大海——当然也是我的“定海神针”。对波兰诗人的阅读和翻译是我一个未竟的、也是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我以为这很好,改庄子一个字,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足已!
其他文献
阳台和阳台为何挨近?  再近也有距离,一栋楼  如一个吞吐不停的码头,阳台层出  如船,悬空挂靠,有惊无险  常见,可见,人,和人的一个方面  人不在了,楼和阳台也还可能在  会如现在,楼实在  阳台相互挨近,却不可逾越  只有背景深远的空气可以不依规矩  而目前,鸟笼,花钵,业余的园丁  各有欲望和生存的道理,想想  非人的物事,有时更多自由时光  如红杏骑墙,青苹果满怀倔强  天气好,肉肉的白
动物们  我们奔赴山中  择水而居。在草原的腹地  升起蘑菇一样的帐篷  我们回到茹毛饮血的地方  我们又不会茹毛饮血  夜里,每一种声音  都叫成了狼嚎  我們害怕  又在这样的害怕里欢喜着  风声  我们把每一株草都想成寺院  露珠在草木上打坐  我们对着一群草,忏悔  忏悔久了  就忆起小时候  跪在草地上,假装给神灵磕头  那时候还不知人世疾苦  生死,离别  风卷着草山,众草涌动  坠落
蝴蝶  一只蝴蝶飞到布满荆棘的墙上  仿佛要让充满苦涩的乐趣的翅膀  融入荆棘的热情和爱,获得沉重和担当  墙下横陈的千奇百怪的尸体  不能不让它想象他们是如何放弃了信仰  如何在荆棘面前退缩,却无法绕过死亡  它无意指責那些曾经的生命  不敢正视自身的缺陷  不愿相信上帝只是自己内心的欲望  它在意的是,正往深处走的时光  越来越令它恐惧,以至接近精神崩溃  它担心荆棘在微笑中承受鲜花的埋藏  
糖衣  如果一生所能寄托的  就是为了当初的那抹甜,短暂停留  忘记内心深处无比沉重的苦涩  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一道小小的门,封锁住哀怨、惆怅  换得公平与体面  疾病的质感瞬间下降  像那蝴蝶薄薄的羽翼  谨慎、小心,低入尘埃  纸上还乡  终有一天,我将变得  比我的村庄还要古老  河流改道,山野中  水花制造的沟壑已被机器填平  新的道路替代蛇的欲望四处延伸  众多的野花野草我已叫不出名字
大致是2005年,我经常出没于“诗生活”网站的翻译论坛,和同好们交流讨论,第一次读到了露易丝·格丽克的诗。一首很短的《爱之诗》,讲一个经历多次婚姻失败的妈妈一直把儿子带在身边,给儿子“织出各种色调的红围巾”,希望儿子有一个温暖、幸福的童年,但结果呢?诗中不露面的“我”对那个已经长大的儿子说:“并不奇怪你是现在这个样子,∕害怕血,你的女人们∕像一面又一面砖墙。”  这首诗让我惊讶,于是开始在网上到处
极简主义  被鸟儿唤醒,读梭罗《瓦尔登湖》  读他朴素的极简主义  和梭罗一样,我不太善于做园丁  我拥有臃肿的枝干,凌乱的叶片  它们在我身上完整地生长——  在我看来,修剪不是打理,是限制,是死亡  它干扰我们的生活,使之机械,和不幸  一个人冥想,写诗,赏花……  这与喝酒,逛淘宝  看明星八卦没有什么不同  这与忙着追名逐利,升官发财也无差异  我们都是骑着时光的白驹,尘埃般  从风中掠过
2012年,我的三首短诗和策兰那首大名鼎鼎的《死亡赋格》英文版一同发表在美国加州大学英语系《Arroyo文学评论》杂志春季号“翻译”版块——这期只有我们两个外国诗人。我知道这只是一次巧合,没有任何命定的意味。只能说,得益于我诗歌的三位英译者——叶春、Melissa Tuckey和Fiona Sze-Lorrain出色的翻译,《Arroyo文学评论》抬举了我一回,让我做梦般和我热爱的这位诗人邂逅。 
昙花的距离  昙花有不被冒犯的距离。  三个小时的距离,构筑在通往  它的路上,有如  關隘和要塞。  有人选择更偏僻的  那段日暮途穷的  距离接近它,  但空间衍化为一根伸缩变形的绳索,  无论怎么攀爬,  总是陷入黑夜的沼泽。  有些人得到神助,  偶或接近了它,  但幸运的人啊,哭泣吧,  一截凋萎的距离,刹那间会像  天堑,阻隔在  你的面前。  追忆似水年华  ——读普鲁斯特同名小说 
1  虚谷怀旷世绝学  第一缕阳光降临,仿佛文成新生  从此卸下,马背上驰骋的江山  一枕青山落定,一枕掏出雁翅推敲长空  一个喝故乡水长大的少年  满脸涌起飞云江的波浪  2  云深处千年修炼  一条慢慢养大的瀑布,把江山不断飞白  松针垂露,悬腕写水墨云天  泉水有神来之笔,题下三千里落款  在一张奏折上,月光传世  4  把溪水读出香味,卷叶树里打坐  一朵花里有一座寺庙。轻叩山门  山中采
你溯洄而去  我逐草而居  每一根芦苇高举头颅,成为  我的瞭望哨  每一条游过的鱼儿都能读出  我的唇语  经过的飞鸟都是旧识  经过的风都是旧疾  我想按住越来越凉的悲伤  不让它潜逃,也不让它被囚禁  打开黎明,打开黄昏的絮叨  醒来又睡去,慢慢凋零  那么多的相遇,都不是故人  花间一壶酒  来,我赠你,清风三万盏  去,我送你,月光三万顷  把你我的风景布满尘世  我随你,天涯,海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