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金字塔”团队带教之初探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laderun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光荏苒,七色花幼儿园三年内从原先11个班级发展到今天31个班级的规模,每年又以10名新教师的速度加入,很大程度削弱了幼儿园原本已较成熟和均衡的师资队伍。因此新教师的培养成了我园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首要任务。新教师的不断涌入,一对一的带教模式已不切实际。于是我们积极思考,利用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团队带教的力量,开拓了一条适合本园见习教师培训的方法和措施。
  利用“双金字塔”的管理模式开展见习教师培训
  1.“金字塔”的培训管理
  我园一园三址,新教师和导师同时分部在三个园区,于是“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成为我们最有效的操作方式。即园长——各部主任——年级组——导师——见习教师的管理模式。它的优势在于分块负责、层层管理、责任到人。
  我园根据《七色花幼儿园见习教师培训方案》中的要求和内容,三个园区的部主任分别管理各自园区的培训,做到节奏统一。同时部主任要加强对导师的指导和监控,从而促进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有效实施。
  2.“倒金字塔”的沟通服务管理
  园内培训的规划是由上而下的,那么园长定期组织学员进行谈话与交流,了解学员的培训情况、个体需求和出现的问题就成为由下而上“倒金字塔”的服务管理。便于及时调整培训的内容、节奏以及培训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双向交流推进培训质量,体现见习教师培训的主体性。
  “双金字塔”管理中团队带教的收获
  1.通过教学“导师团”的指導模式,帮助新教师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教学导师团成员来自于三个园区的骨干教师,基本上又是领导小组的核心成员。多年来
  一直担任培养教师的工作,因此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指导能力。首先我们根据新教师的特点和领域特长,选定适合的导师团成员。每组导师团有3名导师,具体分工为:一位导师负责记录教师教育行为的现场记录和评价分析,一位导师记录幼儿行为表现的现场记录和评价分析,一位导师记录活动过程并评价分析。导师们根据新教师现场听课效果,进行分析反思,提出整改意见。并通过第二次的导师团观摩,反馈教师改进的效果。
  2.挖掘适宜的形式,切实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
  我们发现,新教师的不断涌入,还存在着一个实实在在的难题“教研组活动该如何进行,开展怎样的教研活动才是适合她们的?是她们所需要的?”教研组长发现,教研组成员中大多数是3年以下教龄的青年教师。在活动中她们往往羞于启齿,被动式的参与活动,在老教师的唇枪舌战中无一席之地,生怕讲错讲歪。于是三地的教研组长集思广益,挖掘了有效开展教研活动的新途径。
  (1)教研活动分层进行
  以往我们经常是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分享与讨论,旨在教师资源的均衡性考虑。但是有个弊端,新教师永远以听为主,教研互动的主体性发挥不够。为了加强新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在教研活动的结构上进行了重新组合,采取以教龄分组的形式进行。通过结构的调整,我们发现,原本不爱说的教师渐渐爱说了,原本发言机会不多的教师有了更多上台发言的机会。每次活动分享环节,更多让新教师先分享,从最淳朴的发言中找到其闪光点。
  (2)开展“菜单式”的教研活动
  在开展教研活动中我们还发现,新教师对教研内容的需求与有经验教师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一次教研组长在民意征集中发现新教师需要研讨的内容更多的是切合当前工作实际的内容。如“如何撰写班级计划、周日计划”、“如何撰写经验总结”、“如何开展家长工作”……于是“菜单式”的教研构想油然而生。于是我们在进行常规专题研讨的同时,每学期增加了数次菜单式的学习活动。每次菜单式学习的前一周,我们会在网上公布学习的内容,每位新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性的活动。而菜单式学习的主讲老师也是通过报名的形式产生。通过菜单式教研活动,不仅激发新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切实帮助新教师解决一些当前工作中出现的困惑。
  记得有一次活动的内容是“如何开好第一次家长会”。教研组长在活动中先列出第一次家长会的提纲,并与在场的每一位新教师沟通家长会的要点,再由教育经验丰富的张老师对新教师进行《与家长进行交流的艺术》小讲座,通过交流分享活动,我们的教师受益匪浅,也在人生第一次召开的家长会中获得了成功,也赢得了家长的信任。
  3.加强导师业务学习,夯实导师的指导能力
  俗话说: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与知识,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带教是一项双赢工程。我们在加强新教师的培养同时,也加强了导师的培训和指导。我们两月一次,导师业务学习,将2012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中,一些优秀导师的做法进行推荐与尝试。我们学习了《在沙龙活动中找到共鸣和自信》《我是怎么带教见习教师的》《规范带教 智引新师 智慧成长》等。
  在学习《在沙龙活动中找到共鸣与自信》中最大的感受就是“平等”与“自信”。我园一名导师有这样的感触:“我作为一名年轻的带教老师,是以互相学习、互相进步的理念引领我们的见习老师。在遇到困惑时,和她们共同探讨问题,寻求答案。她们和我之间的关系亦师亦友。是在这样一个年龄相仿、水平相当的青年群体中不仅让刚刚经历过见习的教师有成功自豪感,也让新教师敢于言说、找到共鸣,找到自信。所以我在带教的过程中,也要经常鼓励新教师,让她们分享到成功的喜悦。”通过学习,导师们受到了帮助和启发。导师们一致认为在指导新教师的同时,自己的专业技能也得到发展,无论在教学、科研等各方面都有所进步,促进导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一年的培训已告一段落,但是如何加强新教师的快速发展是个永久的课题。我园将再接再厉,以此为起点,开拓更有效的培训途径。
其他文献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基本手段,有其特殊的教学功能: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验证物理定律,而且能够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加深对基本知识的认识程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能力。  当前的中学物理教学中,偏重知识传授而轻视技能训练,单纯应付考试忽视能力培养的现象还十分严重,实验教学仍是一个薄弱环节。近几年,我在物理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到:
期刊
目前,素质教育的发展已进入了教育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又避免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以下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开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种。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
期刊
长期以来,我国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课程改革研究,是按照小学生的成长规律,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  现实生活中,我国的教育演绎着“三个一”,“一种教法”——凯洛夫五环节教学法。此法于1951年传入我国,根深蒂固影响了几代教师,甚至成为不少教师的思维方式,而提及教学改革,他们便“找不着头绪教了”;“一种要求”——教正确,讲明白。不少人都认为这
期刊
过去,学生写一手漂亮的字是很有面子的事情。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依赖电脑键盘输入汉字,写一手好字似乎越来越难。  在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不断推广的今天,许多青少年在没有正确掌握汉字书写之前反倒学会了计算机汉字输入;有的为了图快,做作业、记笔记都用起了手提电脑;课外娱乐更是与电脑为伴。因此不少学生虽然高中毕业了,不少人写的字却像小鸡啄米或如同小狗乱爬。  汉字的书写正在退化,这不能不让我们忧心忡忡。在
期刊
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模式逐渐地在国内开始兴起。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以图、文、声、像并茂的多感官综合刺激,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它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行协商会话、协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索,而且有利于情境创设和大量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建立发展联想
期刊
《中学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中学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具有“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很明显语文教学必须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标准,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感受能力,鉴赏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即,语文教学应力求达到一种“其情也泄泄,其乐也融融”的审美境界。在赏心悦目的教学中陶冶学生的情操,训练语言文字的基本功,提高语文能力。一言以蔽之,语文教学应自始至终徜徉于美的氛围中。如何达到这种境界
期刊
目前有些学生一上习作课就愁眉苦脸,视作文为挡路虎,在习作的门槛前踯躅不前。在老师的一脸威严下,只好抓耳挠腮,搜肠刮肚,面对黑板上的命题,胡拼乱凑起来。结果,使一篇文章里出现了许多漂亮话、大话、套话,甚至还会闹笑话。习作本应该是学生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可这样造假的文章谈何真情实感?“文贵求真、文贵求实”,《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那么如
期刊
《数学课程课标》指出:数学是人们在生活、劳动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具有数学学习的好习惯是学好数学的根本保
期刊
从教十六年,如今是第二次担任三年级的语文学科教育教学,课余耳闻很多教师感叹:教学生作文难,教三年级学生初写作文更难。此话深深地触动我的心扉,确实如此。如今的我面对刚刚起步接触习作的学生,该如何把他们引领进习作的殿堂呢?在起始作文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方面做了些尝试,初见成效,与大家共勉。  一、捕捉身边小事,激发习作兴趣  学生怕习作的主要原因是没材料可写,大脑中没有东西,不懂留心观察,为了
期刊
当今世界充满竞争。只有重视教育、教改、发展个性、培养人的创造能力、提高人的素质,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笔者结合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阐述探究学习与语文教学的联系,提出探究学习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途径,与同行们切磋。  一、探究学习与语文教学  探究学习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倡导的,目前已被教育工作者所重视。探究学习是一种参与性和体验性的并在教师指导下展开的具有严密的学术性的创造活动。在此活动中,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