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金庸与佛学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peopl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梁瑾(1984-),女,陕西宝鸡人,西安美术学院基础部教师。
  摘要:金庸作为现代武侠小说的大师,他的武侠作品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使武侠小说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让武侠小说免于浮躁和庸俗。同时,金庸武侠小说受佛学思想的影响,以一种更加高远的眼光去审视武侠世界,审视中国文明,又使武侠小说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关键词:金庸;佛学;武侠小说
  一、金庸生平受佛教的影响
  佛教对于中国而言,不仅是一种宗教,更是一种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自两汉之交传入中国,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里,佛学思想不断的发展变化,影响着无数的中华儿女。
  金庸先生从小就听祖母诵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经》和《妙法法华经》,正是由于儿时佛法对其的熏陶,以及之后地不断接触,深谙佛法,所以在他的武侠小说的创作中,才会流露出自己对佛学的领悟和体会。而金庸真正皈依于佛教,则是源于一段痛苦的经历。在1976年10月,他19岁的儿子在美国自杀,他带着无比的悲痛质疑这种做法,思考生命、探究生死。在此后的时间,他接触到大量的佛经,如《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他突然认识到真理所在。随后,他又阅读大量的英文佛经,逐渐接受了佛学精神。而由于金庸阅历丰富,学识渊博,通过研习佛法,也逐渐走出人生的阴影,逐渐获得人生的超脱。
  二、佛学思想在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整体体现
  由于金庸生平深受佛学思想影响,在佛学上深有造诣。在武侠小说创作中,他也赋予了小说深厚的佛学内涵。
  首先,在武侠小说中,金庸引用了大量的佛经经文,如《笑傲江湖》中,仪琳师妹为了减轻令狐冲的痛苦,给他念《妙法莲花经》:“生被困厄,无量苦遍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①让令狐冲心中顿时清静许多。《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为救义父谢逊,与三个少林高僧苦戰时差点走火入魔,谢逊念起了《金刚经》:“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狠……菩萨须离一切相。”②平息了张无忌心中的魔性与偏执。还有《射雕英雄传》中引用了《大庄严论经》,《神雕侠侣》中引用了《佛说母鹿经》等等。
  其次,金庸在武侠小说中还大量引用了佛经中的故事,如《笑傲江湖》中,仪琳给令狐冲讲述了《百喻经》的“以犁打破头喻”——
  从前,有一个秃子,头上一根头发也没有,他是天生的秃头。这秃子和一个种田人不知为甚么争吵起来。那种田人手中正拿着一张耕田的犁,便举起犁来,打那秃子,打得他头顶破损流血。可是那秃子只默然忍受,并不避开,反而发笑。旁人见了奇怪,问他为甚么不避,反而发笑。那秃子笑道:“这种田人是个傻子,见我头上无毛,以为是块石头,于是用犁来撞石头。我倘若逃避,岂不是教他变得聪明了?”③
  仪琳还给令狐冲讲了“医与王女药,令率长大喻”;《倚天屠龙记》中还讲述了火工头陀走火入魔的故事等等。
  再次,在武学境界和武学招式的创造中,也融汇了许多佛学道理。比如在《侠客行》中,“狗杂种”之所以能够破解侠客岛中的武功——以古蝌蚪文写成的“太玄经”,就在于他的“无相”,所谓“凡有所相,皆是虚妄”④,“狗杂种”不被“有相”误导,才练成盖世神功。在招式上,也体现了佛学要义,如少林七十二绝技中的“多罗叶指”、“无相劫指”、“拈花指”、”、“韦陀杵”,《倚天屠龙记》中“金刚伏魔圈”等等。
  最后,在小说思想上,也表现了佛学中的四大皆空、因果报应、人生无常等佛学思想。如《连城诀》中,世人为了得到连城诀中的宝藏,机关算尽,最终却被宝藏所害,深刻体现了四大皆空的道理。又如《射雕英雄传》中,由于郭靖善良真诚,为国为民,所以才会在因缘际会之中获得了真爱和盖世武功,这也正体现了因果报应的佛学内涵。还如《神雕侠侣》中,杨过的种种遭遇和人生无常,就连他创立的武功,也独具悲苦凄凉的气息。
  然而,在佛学思想的体现上,金庸也不是完全照搬佛教教义,他也有自己对佛学的独特解释。如佛教在乎一个人的修行功德,而所谓的“功德”,我们可能会想到烧香拜佛,不破戒不杀生,表现对佛的足够忠诚。但是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功德,则主要体现在为国为民,救民于苦难的大功德,而不仅仅在于个人对佛的小功德上。如《神雕侠侣》中,杨过在襄阳城外毫不手软地杀了蒙哥,但因为自己的不留情却平息两国战争,这等功德,虽然有杀生,违背佛教教义,但却也不失为一种为国为民的大慈悲。
  三、《天龙八部》与金庸的佛学思想
  金庸作为一位集东西方文化一体的武侠小说家,其武侠小说的思想内涵是不容忽视的。《天龙八部》中的佛学内涵深刻而丰富,书中人物或者因为人生无常而怨天尤人,或者因为自身的贪嗔痴而在红尘中苦苦挣扎,超脱者自是闲庭信步,坐看云起时;无法超脱者,只能在自己编织的梦想中继续疯狂继续痛苦。
  金庸寓佛教思想于《天龙八部》中,提升文学本身的境界。“其中宗教活动由于探讨的是人的生死和解脱的根本问题,采用的方式是想象、体验和情感皈依,因而宗教与艺术最为切近,博大的宗教精神往往成为艺术的至高境界。”⑤
  而要让佛教思想在文学创作中运用自如,则得益于金庸本人较高的创作水平。无论是小说的基调奠定上,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命运与情节的安排上,或者是语言对话的书写中,《天龙八部》中体现的佛学内涵均与文学创作相辅相成,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而从创作目的与意义上讲,也正是因为金庸武侠小说中蕴含了深厚的思想内涵,才使金庸武侠小说雅俗共赏,吸引了广大文学爱好者与文学研究者。《天龙八部》中蕴含了如此深厚的佛学内涵,使小说主题得到深化,观照了现实,使武侠小说与现实生活有了更加密切的联系。至此,武侠小说也不仅仅是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而且让读者掩卷沉思,给之以启迪。金庸以悲悯的情怀和博爱的精神,讲述了江湖儿女的悲欢离合,金庸在阐释《天龙八部》的思想主题的时候说:“《天龙八部》表达一部分佛家思想:人生有很多痛苦,无可避免,但从另一角度看,遇到悲伤时要能平心静气地化解。对于世上的名利权力不要太过执著,对于人世间的种种不幸要持一种同情、慈悲、与人为善的态度。佛家哲学的精义不是消极悲观,而是要勉为好人,尽量减少不太好的欲望。”⑥作为生活在真实社会的我们,现实可能会更加残酷,生活会更加艰难,但是我们一定要学会克制自己心中的贪嗔痴,不要让自己的欲望淹没自己的本性,要学会善待生活,才能生活得更加轻松踏实。(作者单位:西安美术学院基础部)
  参考文献:
  ①金庸.笑傲江湖[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7:95页.
  ②金庸.倚天屠龙记[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2:1338页.
  ③金庸.笑傲江湖[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7:93页.
  ④明·朱棣.金刚经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2007:39页.
  ⑤谭桂林.20世纪中国文学与佛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14页.
  ⑥金庸.金庸散文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266页.
  参考文献:
  [1]佛教十三经[G].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
  [2]唐·惠能.六祖坛经[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
  [3]金庸,池田大作.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纪[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任传印.风雨江湖菩提树——佛教四圣谛视角下的“天龙八部”[D].杭州:浙江大学,2009.
  [5]明·朱棣.金刚经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2007.
  [6]金庸.笑傲江湖[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7.
  [7]金庸.倚天屠龙记[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2.
  [8]金庸.天龙八部[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2.
  [9]谭桂林.20世纪中国文学与佛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
  [10]金庸.金庸散文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
  [11]梁·简文帝.菩提树颂序[A].唐·道宣.广弘明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2]李爱华.关于金庸研究的思考[J].三峡大学学报,2001,23(2):35-38.
  [13]严家炎.金庸小说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4]释普济.五灯会元[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5]曹克颖.饱尝世事苦,渴饮无相慧——从佛教视角浅析《天龙八部》[J].传承,2008,(3):70-71.
其他文献
摘要:视唱练耳是一门音乐的基础理论课,它以听唱两部分相结合,最终目的要求学生能够很好的理解音乐和表达音乐。在高师音乐教学中,本课程往往要学习两年,这也足以说明其在学习音乐的道路上属于十分重要的基础理论环节之一,本文从视唱练耳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联,教学实际中实践的问题等方面来论述,意旨在强调它对于高师学生音乐学习的影响力。  关键词:视唱教学;抽象听觉;音乐记忆;实践运用  中图分类号:G652
防御素是指小分子抗菌肽,属于内源性抗生素家族,具有不需抗体补体,吞噬细胞参与的新的抗菌机制.在哺乳动物、鸟类、两栖类、昆虫界、植物界普遍存在.具有抗菌活性的内源性抗
摘要:优势竞赛论与生态翻译学理论在翻译界中举足轻重。生态翻译学即是翻译学理论也是哲学理论。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生态翻译学与优势竞赛理论有诸多的相似点如“译者的中心地位”和翻译的“和谐统一”思想。此外,针对诸多学者对于优势竞赛论的质疑和争论,生态翻译学有着很好的回答,而且其中所倡导的“天人合一”、“中庸之道”可以帮助学者们避免走向极端,利于翻译实践的开展。  关键词:优势竞赛论;生态翻译学;忠实;含义 
期刊
本文以央视9套热播的BBC电视台拍摄制作纪录片作为蓝本,尝试从纪实性电视纪录片人文关怀的角度浅谈自己对纪录片社会意义的一些看法.文中简述了国内外纪实性电视纪录片体现的
《国家税务总局关干外商投资企 业出口货物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89号),明确了1993年12月31日前批准成立的外商投资企业(以下简称老企业)出口货物的免退税问题,自1999年11月1日起,自营出口或委托出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选择到中国学习汉语,而其中俄罗斯留学生的数量增长得尤为突出。汉语的语用能力是俄罗斯留学生能否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关键环节之一,所以,跨文化交际中俄罗斯留学生的汉语语用能力的培养也变得十分重要。本文对跨文化交际的内涵及跨文化交际中俄罗斯留学生的汉语语用能力培养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俄罗斯留学生;汉语;语用能力;语用失误  中图分类号:H19
近年来美元加速贬值,不仅冲击了现行世界的经济秩序,而且对正处在加速发展的中国而言意义重大。我们将简要探讨美元贬值的原因,以及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冲击和影响,并在此基础上
摘要:研究发现中药方剂名称翻译中存在同名异译、异名同译、文化上的误译等不规范现象,阻碍了中药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应用。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报道,收集具体译例进行整理和分析,为中药名称英译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规范译名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药文化;翻译;内涵;特征  中图分类号:R197. 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191-01  一、中药文化的内涵
德莱顿在西方翻译史上首次创造性的突破传统的二分法,将翻译分为三种:逐词译(metaphrase);释译(paraphrase);拟译(imitation)。逐词译顾名思义就是按字面意思逐词逐句翻译。本文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