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取代理性:关于浪漫主义时期美学观念的思考

来源 :时代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a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文艺思潮,从诞生之日起便凭借其独特的美学主张和审美风范,迅速席卷欧美文坛.基于此,文章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从审美批评标准的转变到文艺创作的转型,再到艺术家主体地位的确立等多个维度,深入剖析浪漫主义时期的美学观念,对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在人文素质教育中,英美文学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课程.为此,高校教师应提高对英美文学课程的重视程度,对其予以合理利用,将其作为基础平台引导学生拓展个人视野,优化知识结构,增强个人水平.通常长期努力,学生的人文素质会达到更高层次,进而使学生在毕业之后能更好地走向社会工作岗位.
由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内容多、课时少,教师仅依靠课堂教学,容易使学生产生隔阂感.因此,教师可从教学方法、课程内容、课程目标三个方面出发,通过课外拓展的方式开展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可充分发挥襄阳地域优势和新媒体教学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课程内容上,可从襄阳文学名篇入手,挖掘襄阳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在课程目标上,避免人才出现高分低能、漠视社会的现象.
英美文学作品一直是世界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跨文化视角下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明确其蕴含的艺术属性,理解其具有的真正内涵和语言特征,为未来进一步对其进行赏析提供重要参考.基于此,文章在跨文化视角下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明确其语言特征并探索其欣赏方式.
电视剧《山海情》(方言版)一经播出就引发了人们的热议.故而,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山海情》的传播现状,发现大部分受众选择观看的是方言版,而且认为方言版并不会对理解剧情造成障碍,在艺术效果上,方言版也比普通话版更能突出主题和人物特点.《山海情》(方言版)的成功与其合理使用方言息息相关,运用方言能够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活,并且还能为电视剧增添喜剧色彩.
日本的文化产品在某些方面存在着高度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来源于特定的文化传统、文化符号影响.日本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电影、动画,都保留着散文化的叙事传统,情感细腻,层层推进,流露出淡淡的哀伤.而日本电影中最具风格化与国际影响力的动画电影,同样贯穿着这一特征.文章试图通过比较日本动画电影中具有代表性的几部作品,分析其散文化叙事方式下的独特电影美学.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全省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实现戏剧影视艺术的繁荣,湛江市必须不断强化戏剧影视人才的培养力度,积极改进当前湛江市戏剧影视人才培养中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发展和创新.
话剧作为高雅的艺术表演形式,以较为固定的场景、寓意深厚的台词、丰富的情感动作等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故事.在话剧表演中,将故事、情感传递得淋漓尽致的表演形式就是台词和一系列的动作表演.因此,一个话剧演员应该提升的就是自己的台词功底和情感动作表现的张力,这也是文章论述的重点.
剪辑作为影视作品创作的核心环节,在漫长发展过程中伴随着技术革新、审美提升、受众需求等外在因素的变化不断进行自我更新与完善,从单纯的剪辑变为如今的剪辑艺术是发展的必然结果.文章分析剪辑形成与发展的阶段,论述蒙太奇与剪辑的关系,对剪辑的重要性与作用以及其艺术性体现进行详细阐述.
3D打印技术和定格动画的结合更加符合当今动画制作的发展趋势.越来越简化的动画形式也为大众参与动画制作、动画制作技术的普及提供了更多可能,丰富了动画创作手段,实现了大众可参与的多样化动画衍生项目研究的根本目的.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对美有着不懈的追求.东方艺术含蓄内敛,追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以意境动人.西方的艺术则入木三分,毫厘之间,不差分毫,秩序井然,追求写实和逼真.故而,文章探究了中国艺术的意蕴之美和西方艺术的写实之美,以突出中西方绘画的不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