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思维型课堂提问策略的探索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wy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维型课堂的核心是学生的思维活动,强调以诱发认知冲突为特征的教学引入、以自主建构为特征的教学过程、以思维监控为特征的教学反思和以灵活运用为特征的教学迁移。简单来说,是以构建学生思维为主要内容的课堂,课堂提问是一系列以激发学生思维为目的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思维的培养和课堂提问的策略,来更好地开展英语阅读教学。本文主要探讨初中英语阅读思维型课堂提问策略的探索。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思维型课堂;提问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8-021
  阅读是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来提取信息的过程,阅读的前提是学生能有一定的字词基础和语法知识基础,才能理解文字所表达的含义,并能从文字中获取信息。阅读也需要培养学生清晰的思路,故此,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结合思维的训练和课堂提问策略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一、初中英语思维型课堂提问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阅读是人们增长见识和拓宽视野的重要方式,学生通过英语阅读,可以了解更多的跨文化的知识,同时也能学习更加丰富的语法知识,掌握阅读的技巧。初中阶段,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以帮助学生能够拓宽眼界,拥有丰富的知识。思维型课堂提问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能够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塑造学生的英语思维。初中英语学习中,教师需要通过设计思维型的课堂提问来发掘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学习难度更大的英语知识奠定基础[1]。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阅读思维型课堂提问的教学方式恰恰符合新课改的要求,通过课堂的提问,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意识。另外,英语是一门很多考试必考的科目之一,所以学生必须学好英语才能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阅读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阅读技巧,提高学生在英语阅读答题中的效率和准确性。思维型课堂提问也可以在培养学生阅读思维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学以致用,在英语阅读思维养成中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能结合授之以渔的教育理念,根据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实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课堂、设计思维型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二、传统英语阅读课堂的弊端
  传统英语阅读课堂一般是以教师的讲为主,学生主要通过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意识。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会对阅读材料进行讲解,包括其中的生词、词组和难度较大的语法知识,将阅读材料进行翻译后,然后对阅读中的问题进行简单梳理。这种方式学生虽然也能学习到一定的知识,但是却不会举一反三,没有养成主动学习和探索的意识。传统的阅读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另外,传统的英语阅读课堂忽视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表达功能。学生在学习英语阅读的过程,其实也是对英语语言表达的学习。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学生也许能够应对考试,但是不能运用,这也不符合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养成英语思维,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英语知识。因此,传统英语阅读课堂无法满足对学生学习能力和英语思维的培养的要求,英语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
  三、初中英语阅读思维课堂的创建
  1.立足学生兴趣,启发学生阅读思维
  无论哪个学科的学习,兴趣都是最大的动力。初中英语教师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内容中。游戏教学是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的有效教学方式,初中英语教师可以结合提问策略,在游戏的环境中开展英语教学,为学生创设了轻松愉快的环境,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英语阅读,同时提高思维能力。没有压力的、能引起学生兴趣和好奇心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记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游戏本身具有轻松、活泼的特点,在开展课堂游戏时,需要结合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设计难易程度相当,并兼具趣味性的课堂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帮助学生学习英语[2]。学生在参与课堂游戏时,需要通过观察、感知、积极思考,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可以增强思维的流畅性,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思维发展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基础,所以教师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递、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还要注重给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各方面的发展。例如在《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如何成为一个好的学习者。结合提问策略和思维型教学,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关于学习方法的介绍,然后通过设置英语辩论的形式,就某种学习方法提出自己的观点。这种方式可以鼓励学生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抽取观点,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无论是提取观点还是表达自己的观点,都是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同时也能丰富课堂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2.根据问题设计,激发阅读思维意识
  问题教学是教师有意地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让学生提出学习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或由教师提出这些问题并引导学生解决,同时向学生说明在该探索情境下的思维逻辑[3]。主动的探索学习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更好地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所以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例如在学习《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rants are?》这一单元的时候,学生需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得体运用礼貌用语问路或咨询信息、能礼貌得体地指路及提供信息,学生还要能听懂并运用有关日常生活的短语、能认读和书写有关处所的名称。教师可以创设模拟实际的情境,引导学生模仿教材上的对话、结合自身生活的情况来用英语对话。教师也可以在课前寻找一些和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并回答相关的问题。学生需要主动探索阅读材料中的生词和略微难懂的句子,并且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相关的知识,掌握閱读的技能。学生阅读完后,教师可以适当提问,让学生复述阅读材料的内容概要或回答与材料相关的问题,以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拓展知识面,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需要经过对阅读材料的深度加工和思考,所以设计问题,鼓励学生回答,也是激发学生阅读思维意识的重要方法。   3.借助思维导图,创建阅读思维体系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是有效的思维模式,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有利于人脑的扩散思维的展开[4]。思维能力是学生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基础。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一方面需要理解和掌握阅读材料传递的信息,另一方面要通过阅读掌握阅读的技巧,掌握更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所以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整合信息和记忆的思维能力。思维导图则是能非常有效地帮助学生将知识和信息形成体系的思维方式,思维导图可以将知识和信息在脑海中形成直观的“地图”,也就意味着学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将自己通过阅读获得的知识经验进行系统化的整理,把阅读所得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例如在学习《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这一单元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某种食物的制作过程,然后将过程用流程图表现出来。这种方式就是对阅读材料的整理,也能使材料中的信息系统化地存储在学生的记忆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在阅读后能够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构建课文的线索,在能够从课文中较好地提取这些线索的基础上,熟练记忆相关的单词和句子。思维导图可以利用图片、颜色、线条等各种元素来向学生传递信息,随着网络技术对教学的影响,思维导图中也可以加入一些音频或者视频的形式,图文并茂的方式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借助信息技术,优化阅读思维发展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和多媒体的发展,对教学方式的变革有巨大的影响。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和网络,丰富自己的课堂,使课堂更加形象生动、高质高效。信息化教学是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来开展教学。信息化教学较为直观、形象,能够丰富课堂,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掌握理论[5]。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影响,教育教学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结合信息技术,开展更加高效的英语阅读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结合信息技术,则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补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例如在学习《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这一单元的时候,学生需要掌握一些表示物质材料的名词,并能初步理解一般现在时与一般过去时被动语态的构成,同时也能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听懂并会表达日常生活中常用物品的构成。教师可以结合一些介绍衣服制作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学习,然后在视频结束后,提问学生从视频中得到哪些信息。这种方式也是一种阅读训练,学生需要通过较快的英文字幕中获得信息,并能将其保存下来,在后续回答教师的提问时,可以顺利回答,这也是对学生思维敏捷性和条理性的锻炼。通过对电子材料的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同时也可以丰富学生的见识,拓展学生的知识。网络时代为教育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拓展了教育空间,这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构建高质高效的课堂。也能通过信息技术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更上一层楼。
  综上所述,思维型课堂教学结合提问策略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和发展思维的平台,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感受英语的价值和魅力,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线索,基于问题情境发现探索知识,掌握技能,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初中英语教师应该结合英语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能结合授之以渔的教育理念,根据初中生各项能力的发展实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课堂、设计课堂培养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初中教师需要努力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更好地传递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刁莉花.初中英语阅读思维型课堂提问策略的探索[J].文理导航(上旬),2021(3):34-35.
  [2]姚盛春.探讨基于问题链教学的初中英语阅读思维品质培养[J].英语广场,2020(36):131-133.
  [3]徐伟.以问为匙,开启学生思维之门——初中英语课堂提问艺术之探究[J].校园英语,2020(52):212-213.
  [4]陳小阳.初中英语阅读思维型教学实践探究[J].校园英语,2020(37):165-166.
  [5]田富回.初中英语阅读课思维型问题设计探究[J].文理导航(上旬),2017(6):60.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丁兰实验中学,浙江 杭州 310021)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科大概念反映学科核心知识的结构和本质。基于大概念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首先要对学科核心知识进行系统的整合和梳理,从而提炼出核心大概念和教学框架。通过情境的设置和议学活动的无缝衔接,学生在知识教学中自主探讨,掌握关键知识点,并联系生活实际加深理解,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文章以“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一课为例,探究如何在大概念统整视域下,从四个主教学环节和一个附加环节深化学生的政治认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当前高中物理教师在对学生开展知识技能培养时,也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在传统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往往以知识的讲解为中心而忽视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本文主要探究了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提出了实践教学方案以期能够促进高中物理教学的不断改进。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生;抽象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
【摘 要】沪教版高中数学新教材习题的主要特点有:重视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水平,调低学习起点,题目编排具有基础性与拓展性,教材习题整体难度有所提高;重视整体性,逐层递进,呈螺旋式上升;重视回归数学本真,落实数学核心素养。根据问卷调查,研究者分析影响沪教版高中数学新教材习题使用的若干因素,并给出习题设计和习题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沪教版;高中数学;新教材;习题教学        【作者简介】苏有马,
摘要:目前社会对具有科学思维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故此人们开始逐渐关注初中教育阶段的科学实验探究,这是因为在初中科学的学习中,如果为学生开展有效的科学实验,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还能够帮助学生运用科学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从而提高科学的有效性。如果教师要为学生开展高效科学课堂,那么必须基于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为学生开展科学实验探究教学。本文将探讨基于新课改的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探究的重要性以及基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对于高中体育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时期的学生面临严峻的高考,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高中体育课程往往是被忽视的,教师和学校几乎剥夺了体育教学时间,把时间都给了文化课,认为体育课的开展就是浪费学生的时间,这就严重制约了高中体育课程的开展,对于高中生来说是一种损失。显然这一观点是非常不科学的,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也要提
摘要:初中历史可谓是学生接触历史世界的第一道大门。在这一时期,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最为基础的历史理论知识,教师还要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融入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树立民族自信,从而强化历史课堂开展的意义。故此,教师应在初中历史教学课程中,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合理地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本文将探讨在初中历史课程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爱国主义;融入  中图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各学科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积极性,优化其学科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运用思维导图等多种教学模式辅助课堂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物理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以初中物理教学中思维导图运用策略进行探究,以期对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水平及学生的物理素养有所增益。  关键词:物理教学;思维导图;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
摘要:数学作为初中阶段的重点逻辑性学科,其重要性不容小觑。在现代教育的新模式下数学学科的教学不能只拘泥于知识与成绩的培养,而是要将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放在首要位置。因此,教师在进行授课时要着重素养教学,从而达到优化教学效果、提升教学效率的目标。本文对在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进行了简要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摘要:本文将详细论述产教融合背景下机电类实训课程改革的研究。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机电专业教育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中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需求,为了使中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让中职学生能够满足现代对工作人员的需求,将机电类的教育重心放在几大工种相融合实训的课程改革上。  关键词:产教融合;机电类;德国AHK  中图分类号:TH-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
摘要: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要壮大人才队伍,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推进教育改革,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明确建设教师队伍的整体目标,要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严格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建立完善的教师专业素养考核制度,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深化创新教育理念的落实,推进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师队伍;中小学;措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