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不仅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而且让他们在与生活的沟通中真正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进而获取得个体的自由与发展。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本文立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就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教学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课标》提出:“引導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科的发展要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饿课程模块。” 这为思想政治课教学走向生活化奠定了基石、指明了方向。思想政治课的生活化教学是指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与社会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融合,达到以生活来促进教学和以教学来影响生活的一种教学模式。高中政治教师要紧密联系实际,用现实生活呈现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本文就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教学的理念指导教学行为,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是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前提。教师要树立以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给学生自由选择、平等交往的机会,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之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教师才会去思考学生的已有知识是什么,怎么导入新课,教材中的概念该用什么样生活知识让学生理解,选用哪些素材设计既有生活性又有深刻性的探究学习活动,学生的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会探究到什么样的程度等等。教师对这些问题思考是进行生活化教学的基础,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不断学习,主动思考研究,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为促进政治教学生活化奠定基础。
二、立足教材,整合加工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新教材编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其中不乏社会事件和生活实例的列举,但由于教材中呈现的案例有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原有知识背景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理解和领会教材编者意图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现有经验和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到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最佳联结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加工,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素材来整合、加工教学内容,尽可能使抽象内容具体化,学习内容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教学与生活和谐统一。比如在“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中,不必照搬教材中的探究活动设计。可以选用的生活的具体素材很多,因为学生自己也是消费者,也会遭遇某些商品价格上涨,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景为素材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问题的兴趣。
三、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
政治学科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因此教师要创设符合教学需要的生活情境,将学生置于生活之中,诱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探究知识的发生、发展,感受知识的本来面目,最终达到既学习新知识又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例如:《生活与哲学》模块“意识的作用”一节时,教师提出问题: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物质要决定意识。但是现在建造楼房,在建造前要先有图纸,然后根据图纸去建造,那是否意味着先有意识后有物质呢,在造楼的过程中,图纸究竟起什么作用呢?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的空间,激活了他们的生活经验。实践证明,生活化的情境能使学生产生共鸣,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思想政治课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增强关注和参与生活的能力。
四、采用科学的生活化教学评价标准
教学评价就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的价值判断。目前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评价还偏重于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缺乏对学生思想、品德、行为表现方面的评定。而且现行制度下的评价方式单一、僵化、消极,导致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缺乏联系,考核成绩与学生的实际道德水准不符,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生活化教学的评价标准,应强调课堂以外的现实社会生活,把现实社会中的真实问题作为评价的基础,强调学生实际经验的获得和对现实生活的适应。它是一种关注学生生活历程,重视自身生活体验和感悟,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形成性评价。在评价内容既要评价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又要评价其道德品行,既看重结果,又要重视过程。在评价主体上,既有来自教育者一方的评价,又要有来自学生一方的评价,结合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样化的方式,使评价成为多主体间的交互活动,从而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
总结: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生活化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作为高中政治教师,面对新课程改革要不断更新观念,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鲜活的生活内容为载体,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本理论与生活实践有机融合,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 徐晓艳.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几点思考[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3)
[2] 姚颂歌.论“生活化”模式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J]. 才智.2016
[3] 康丽金.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策略探析[J]. 西部素质教育.2017
(作者单位: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 750002)
关键词:高中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教学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课标》提出:“引導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科的发展要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饿课程模块。” 这为思想政治课教学走向生活化奠定了基石、指明了方向。思想政治课的生活化教学是指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与社会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融合,达到以生活来促进教学和以教学来影响生活的一种教学模式。高中政治教师要紧密联系实际,用现实生活呈现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本文就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教学的理念指导教学行为,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是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前提。教师要树立以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给学生自由选择、平等交往的机会,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之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教师才会去思考学生的已有知识是什么,怎么导入新课,教材中的概念该用什么样生活知识让学生理解,选用哪些素材设计既有生活性又有深刻性的探究学习活动,学生的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会探究到什么样的程度等等。教师对这些问题思考是进行生活化教学的基础,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不断学习,主动思考研究,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为促进政治教学生活化奠定基础。
二、立足教材,整合加工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新教材编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其中不乏社会事件和生活实例的列举,但由于教材中呈现的案例有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原有知识背景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理解和领会教材编者意图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现有经验和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到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最佳联结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加工,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素材来整合、加工教学内容,尽可能使抽象内容具体化,学习内容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教学与生活和谐统一。比如在“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中,不必照搬教材中的探究活动设计。可以选用的生活的具体素材很多,因为学生自己也是消费者,也会遭遇某些商品价格上涨,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景为素材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问题的兴趣。
三、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
政治学科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因此教师要创设符合教学需要的生活情境,将学生置于生活之中,诱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探究知识的发生、发展,感受知识的本来面目,最终达到既学习新知识又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例如:《生活与哲学》模块“意识的作用”一节时,教师提出问题: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物质要决定意识。但是现在建造楼房,在建造前要先有图纸,然后根据图纸去建造,那是否意味着先有意识后有物质呢,在造楼的过程中,图纸究竟起什么作用呢?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的空间,激活了他们的生活经验。实践证明,生活化的情境能使学生产生共鸣,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思想政治课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增强关注和参与生活的能力。
四、采用科学的生活化教学评价标准
教学评价就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的价值判断。目前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评价还偏重于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缺乏对学生思想、品德、行为表现方面的评定。而且现行制度下的评价方式单一、僵化、消极,导致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缺乏联系,考核成绩与学生的实际道德水准不符,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生活化教学的评价标准,应强调课堂以外的现实社会生活,把现实社会中的真实问题作为评价的基础,强调学生实际经验的获得和对现实生活的适应。它是一种关注学生生活历程,重视自身生活体验和感悟,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形成性评价。在评价内容既要评价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又要评价其道德品行,既看重结果,又要重视过程。在评价主体上,既有来自教育者一方的评价,又要有来自学生一方的评价,结合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样化的方式,使评价成为多主体间的交互活动,从而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
总结: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生活化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作为高中政治教师,面对新课程改革要不断更新观念,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鲜活的生活内容为载体,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本理论与生活实践有机融合,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 徐晓艳.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几点思考[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3)
[2] 姚颂歌.论“生活化”模式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J]. 才智.2016
[3] 康丽金.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策略探析[J]. 西部素质教育.2017
(作者单位: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 7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