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之间

来源 :南方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zy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0年代末,随着内地推行改革开放,香港大众得以再次循正常途径往返内地,基于实际的生活需要、对内地发展的好奇,以及对中华文化和身份的認同;加上交通相对便捷、旅费相对廉宜等客观条件,促成了大量港人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大规模地往返内地探亲、旅游、公干和进行文化交流。
  在这些人之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批正值青壮年、属于战后成长一代的年轻作者。他们大多在香港出生,或自小就移居香港,在香港接受教育,并在心态上有别于上一代,不再以香港为寄居地或中转站,而是以香港为家,对香港怀有深厚的归属感。与此同时,他们在成长过程里,又于日常生活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学校接触到大量中华文化知识,并受到70年代一系列重要事件影响,包括保钓运动和中国重新加入联合国等,从而对中华文化怀有相当的认同与向往。
  受惠于70年代末香港与内地的新通关条件,这些年轻作者就通过各种机会,到内地游历,寻访向往已久的山水名胜,对照所学,并寻访仰慕已久的作家,包括沈从文和无名氏等人,为他们在香港的文艺刊物制作专辑。这些年轻作者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近至广东,远至东北三省、西南云贵、内蒙古、西藏、新疆等地。他们既会作为数几天的短途旅程①,但亦有许多人一连穿越数个省市,进行盘桓数月的壮游②,并以旅途见闻撰写游记。这些游记记录了内地改革开放之初此一重要历史转折点的种种观察,既有宏观的社会记录,又包含了微观的民生素描,建构出一个丰富多样的中华形象,为香港文学掀起了一股“中国热”。
  这些游记的首要特点是,作者的观察既能立足于中华文化传统,同时又能通过略带距离的港人目光,解读内地风土民情,为各地的山川名胜,赋予有别于传统的意义。七八十年代,正是香港文学的自我觉醒期,一些具有浓厚香港本地色彩的经典作品,例如西西的《我城》(1979)、也斯的香港街道诗,都创作于此一时期。至于孕育了当时一代年轻作家的纯文学杂志,如《大拇指周报》(1976)以及《素叶文学》(1980)亦于此一时期创刊。此外,由陈冠中、丘世文、邓小宇、胡君毅等人创办,风靡一代香港青年的时尚刊物《号外》,也在同一时期——1976年诞生。尽管这一代人,都拥有鲜明的港人身份自觉,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文艺风格内敛清新的纯文学作者,抑或拥有强烈香港本地色彩的时尚刊物作家,特别是企图推广一套由规范汉语书面语、粤语口语,再加上英语相夹杂的“号外体”来奠定香港书写特色的《号外》作者群,他们的内地游记,均能够立足于香港人的抽离身份,同时又采取一种亲近的平等视角,去看待在内地的所见所闻,成为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在《波德莱尔笔下第二帝国的巴黎》所定义的“漫游者”(Fl?neur)。
  法国现代哲学家德塞尔托(Michel de Certeau)的《日常生活实践》( L’Invention du Quotidien)③曾指出,人在现代都市往往会服膺于“空间”(L’Espace)的既定内涵、秩序和权力,然而人却能通过“散步”颠覆这种秩序、摆脱“空间”的预设内涵,并通过想象,将他们所遇到的“空间”,转化为个人的诗意“空间”,而这正是“漫游者”的特点。当七八十年代,香港作者于内地穿州过省,观察内地风土民情、游历山川名胜的时候,正是一个不断为内地风物释出崭新意义的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作家的这种经验,跟外国游客以异国情调的目光,来审视中国社会的解读大相径庭。因为香港作家对当时内地风物的解读,虽带距离感,但却包含了对中华文化的扎实认识和感情。正如《素叶文学》的代表作家何福仁在游桂林,下榻榕湖饭店,得悉饭店曾经是白崇禧的别墅时,虽坦言“我对白崇禧没有甚(什)么认识”④,但这并非意味,何氏对桂林缺乏文化认同,或对榕湖的山水掌故全然无知、漠不关心。在《榕湖》这篇游记里,何福仁从文化角度,着录了榕湖一带的许多风物,包括具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刻有郭沫若题字的“古南门”,以及在电影《刘三姐》中出现过的大榕树。而在介绍另一株盘根于古城门的榕树时,何氏还能道出历代造访过榕湖的骚人墨客——“那榕树……自宋代以来,黄庭坚、范成大、颜延之、徐霞客、康有为等人都看过,看过了而不自觉吧,然后是白先勇。”⑤足见这位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熟悉和向往,只是他同时作为来自外地的“漫游者”,在这充满历史感的名胜前,不会轻易滑进一般抒情感伤的思想定势而已。
  “漫游者”的优势,正是他们能够不落俗套,以有别于当地人的视点去赋予事物新的价值,挖掘当地人容易忽略的意义,例如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些民生观察。《榕湖》里,就描写了改革开放之初,年轻男女比较公开,但同时又多有矜持的约会情景:“不知道从哪里来了许多的自行车队,趁踏着月色,此上彼落,通常都出双入对,而且都是男和女;开初仿佛互不相识,甚或互不相让,你追我赶,绕湖一周,最后停车在湖畔比较少人的地方,居然喁喁细说起来。”⑥除此之外,何福仁还从景点附近的农家生活片断,发现了都市文化与乡土生活的角力拉扯:“树身如今钉上了保护的告示,不许攀爬放肆,不许放鸡等。”⑦其他作家,诸如俞风、夏婕等人的游记里,也记录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大量民生片断,尤其是崭露头角的个体户和民间小生意──在郑州火车站摆下水盆供旅客洗脸的、在石家庄火车站蹲在一字排开长溜柳条篮后卖红莓的;此外还有不少对外地人而言相当新鲜的经验,包括招待所、华侨宾馆、外汇规管、粮票布票,以及作为游客被围观的种种经验。这些民生观察,对当时的内地百姓而言,或许寻常得不值一提,但而今时过境迁,它们却见证了七八十年代内地的许多民生细节,以及渐遭年轻一代所遗忘的时代记忆。
  除了以独特视点记录时代,香港作家的内地游记,也对游记这种非虚构写作的本质,作了深入的反思,其中贡献最突出的,当数本名梁秉钧的作家也斯。也斯生于广东,未及周岁即随家人移居香港,于香港成长、接受教育。1978年,也斯赴美留学,1984年完成比较文学博士学位后,于翌年在香港大学任教,并不时通过学术交流机会造访内地,而这些看似寻常的经历,却正是驱策也斯对于游记此一非虚构文体的本质,作出异于他人省思的关键因素。由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已有不少香港作家率先造访和书写内地,再加上英文系和比较文学系的学术背景,令也斯既难以、也无意像其他中文系出身,或受过系统传统文化训练的作者那样去书写内地经验。因此,有别于那些千里迢迢跑去历史名胜景仰一番的游客,也斯更乐于在旅途寻求物与我的直观关系。他以近乎语言符号学的角度,反思名胜如何作为“能指”,从而激发出游者某种既定想象和情怀——亦即“所指”的关系,一如他在《如何测量陵墓的中心》所说:“堂皇的陵墓的全景似乎已经不能感动我们,那些积习的文字已经不能发生作用,除非我们可以挑选不同的角度,或者把固定的东西拆碎重组。比起汉武帝的茂陵来,我们更欣赏的是霍去病墓前的石刻。但我们的欣赏已经离开了至高的安排者的原意和比喻:不是赞叹霍去病的英年早逝、战败匈奴的功绩、不会看到一个象征祁连山、凶猛的野兽如何为杰出的将军所驯服。我们滑离了中心的观点,去欣赏那些磨砂石的质地,那些无名匠人顺应自然石形而体现出的妙手灵心。”⑧   除此之外,也斯通过内地游记的经验,还思考了客观写实的记录功能,与主观艺术提炼在游记这种非虚构写作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意义:
  所谓游记的作法云云,其实也不外是作者性情的流露。……每个人拿捏的分寸,表现的浓淡,还是关乎性情,当然更牵涉视野,容许活泼多样的个性,才可以有各类不同的散文。⑨
  也斯这种强调性情的美学,可说传承自中国古典游记的精神,但也斯对山川名胜的文化省思,也同时受到西方现代思潮的影响。跟不少香港作家一样,也斯的内地游记,往往都以一种消解历史重量的策略去书写名胜。这除了基于香港作家在审视内地山川风物时,带着“漫游者”的距离,同时也跟他们接受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文艺观,特别是强调“边缘”“去中心化”的文化观念,以及讲求“轻盈”的文学主张有关。
  然而,并非所有香港作家,都以消解历史重量的方式,去书写自己的内地经验,部分作家如黄国彬,都极力在旅途上追寻各地名胜的历史文化重量,而他们对传统历史文化的向往,有时甚至令当时的内地百姓感到费解。
  黄国彬相信是最早一位于1970年代中港两地推行新通关政策时,申请回内地旅游的香港作家;他同时也是最早一位结集出版内地游记的香港作家⑩。黃国彬毕业于香港大学英文系,返回内地旅游之时,正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英文系,是一位深谙西方文学、文化及语言的学者和作家11。然而深厚的西方文化素养,却无碍他对华夏山水和中华文化的热情。1978年当他获准造访内地时,获批目的地是上海,但当火车途经杭州之时,黄国彬却联想到杭州的历史文化,结果竟擅自下车,游览杭州,这在改革开放之初,对游客尚有极大管制的时代而言,可说是极具风险。不过这趟得来不易的杭州之旅,也为黄国彬的内地游记,留下了一段可堪文艺心理学者玩味的描写。
  就在黄国彬游览杭州的翌日,他叫了一辆机动三轮车,计划去看大运河的起点,但听到这要求的司机却困惑地说:“那里没有甚(什)么好看,现在只有个鱼市场。”但黄国彬对此却十分费解:“甚(什)么?大运河很少游客去?阖闾的堰渎、夫差的邗沟……民夫数十万在呻吟……”12直到抵达目的地时,黄国彬才明白司机所言非虚,“河面上,一些木船正载着货物缓缓向北漂荡。几个小孩,正赤裸着上身在水里游泳”13。
  何福仁、也斯和黄国彬书写山川名胜的差异,似乎仅源于作家的不同才情,实则不尽然。香港战后成长一代作家造访内地之时,正是他们文艺生涯的发轫期,思考与创作俱渐成熟,而在此之前,他们已接触了不同的文艺观念,并形成不同的文艺圈子,创办了推崇不同文艺宗旨的刊物。黄国彬是70年代诗风社的创社成员,该社于1972年创办《诗风》诗刊。《诗风》的创办宗旨是“兼收并蓄,让现代诗和旧诗互相冲击,希望冲击出真正具有新面目的中国现代诗来”,而且刊物除了刊登现代诗创作,亦会刊登“西洋诗的翻译与介绍”“中国旧诗的创作”和“中国旧诗的批评”,具有明显的新古典主义美学取向;而也斯的美学观,则建基于欧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艺观,以及比较文学理论;至于何福仁和其他《素叶文学》作家,在吸收欧美最新文艺理论的同时,也特别重视扎根香港本土生活经验的书写。因此当不同香港作家在七八十年代游历内地时,他们观看与书写内地的方式,均受到既有文艺观念指导,游记中的中国形象,往往并非只是对景物的客观描摹,而是折射和探索文艺观念的媒介。
  过去由于较少论者以现象的角度,去探讨七八十年代香港作家内地游记与作家文艺主张的关系,但随着文艺刊物逐步获数字化和着录到数据库,今日的论者得以更便捷地从宏观的文艺现象角度,去研究这些作品的价值,特别是他们作为非虚构写作予人的启示。通过观照不同文艺观背景作家和他们书写内地山川名胜的方式,将有助我们梳理清楚一些研究非虚构写作的问题。写实与艺术提炼实际上并不矛盾,因为艺术提炼并不止虚构一途,而联想并不必然是虚构。与此同时,非虚构写作中的写实,也不必然等于客观的叙述,因为正如我们在不同游记中所见到,作者在启程之初,就已经怀着各自的文艺观去“寻找”书写的对象,“观看”本身,就已充满主观性,而如何观看、诠释就更不在话下。“漫游者”虽然能够超然于当地人对当地事物的观察与诠释,但他们的视觉只是另一种主观的视觉,而非客观。■
  【注释】
  ①如西西等一众《素叶文学》作家同游东北。
  ②如黄国彬沿三峡上游一直往下游游历,以及女作家夏婕孤身赴内蒙古、西藏等地。
  ③英译书名为: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1984)。
  ④⑤⑥⑦何福仁:《榕湖》,载《书面旅游》,允晨文化,1990,第105、107、106、108页。
  ⑧也斯:《如何测量陵墓的中心?》,载《昆明的红嘴鸥》,香港突破出版社,1991,第107-108页。
  ⑨也斯:《香港文化空间与文学》,香港青文书屋,1996,第81-82页。
  ⑩黄国彬首本内地游记《华山夏水》于1979年出版。
  11除了擅长中文创作,黄国彬还深谙英文、法文、意大利文、德文、西班牙文、希腊文、拉丁文。曾先后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英文系、香港大学英文与比较文学系、加拿大约克大学语言文学系、香港岭南大学翻译系、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此外,他曾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进修意大利文及研究但丁,并以二十多年时间,根据《神曲》原诗的押韵法:三韵体(terza rima)译成《神曲》的三韵体中文全译本。
  1213黄国彬:《杭州第二天》,载《华山夏水》,学津书店,1979,第54、54-55页。
  (唐睿,香港浸会大学人文及创作系)
其他文献
1948年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以摧枯拉朽般的趋势打败国民党,次年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具有强烈理想主义情怀的新政府决不满足于军事胜利和政权更替,更要在所有方面——包括戏剧——建立一个全新的中国,戏剧改进(以下简称戏改)就是这个雄心勃勃的新政权在传统戏剧领域的努力。那么,传统戏剧——至少其中的“毒素”,会像国民党那样不堪一击吗?  一  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产生深远影响的“戏改”①运
期刊
从1970年代末开始,国外的“现代主义”文学和相关论述被引入中国,并在1980年代初的文学和文化领域引发了激烈的论争。由于当时的知识分子主要以“现代派”一词来指称“现代主义”①,这场论争也被称为“现代派”或“西方现代派”论争。它与同时期的“反封建”和“人道主义”等思潮纠缠在一起,不仅根本地改写了中国的文学和学术地形图,而且形成了一系列的“现代派”知识。然而,这一论争在短暂的高潮之后就戛然而止了,留
期刊
钱锺书诗学与学术史正名  大抵尊钱锺书(1910—1998,以下简称“钱”)为“文化昆仑”的海内外学者,皆愿称钱是20世纪读书最多、最具博识的“大学问家”。比如王元化(1920—2008)感叹“钱锺书这个本领很厉害,博闻强记啊”,“我说他一走了,没有人比他读书更多了”①;余英时则“郑重指出,默存先生是中国古典文化在20世纪最高的结晶之一。他的逝世象征了中国古典文化和20世纪同时终结”②。  钱作为
期刊
杨映川两部儿童文学作品《少年师傅》《千山鸟飞》均以乡土社会文化为背景,讲述乡土少年的传奇故事。《少年师傅》以少年心性体悟侗乡山水风物,以现代视域观照乡土文化珍贵的美善伦理。小说叙述乡土社会中传统工匠的技艺传承,摹写广西侗乡的民情风俗,在充溢着山野灵气的叙事中,呈现真正的工匠精神对于少年心智的开启与浸润。《千山鸟飞》讲述了侗乡现代化过程中,人的饕餮贪欲对于山野自然的侵蚀和伤害。商品经济发展中,中国乡
期刊
广西合浦作家陈丽虹是新世纪涌现出来的儿童文学作家,最初她尝试幼儿童话创作,渐渐进入佳境,开始创作儿童小说。其长篇儿童小说《凤影引航:穿越海上丝路》(以下简写为《凤影引航》),于2020年5月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小说讲述了一个由文物引发、带有幻想色彩的寻找记忆的文化探险故事。这是一部与新时代海上丝绸之路主题契合的小说,是一次从地域文化出发的颇具特色的主题创作,探索了一种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儿童小说创作
期刊
1928年《太阳月刊》的创办和《创造月刊》第1卷第8期开始的“风格突变”,以及《新月》月刊关于文学尊严和独立性的“表态”,意味着1930年代两大文艺思潮——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文艺思潮相对立的局面正逐步成型。这一时期,“‘五四’所开启的有相对思想自由的氛围消失了,文学主潮随着整个社会的变革而变得空前政治化”①,两大思潮也随即开始了频繁的论争。论争的焦点“始终聚焦在文学艺术发展的外部关系——诸如文艺
期刊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获奖作品中,广西有《驻村笔记》《人间消息》《被风吹过的村庄》三部作品获奖。三部作品体裁不尽相同,文风各异,但书写的都是壮乡土地上的元素,文本具有很强的地域认知度、民族辨识度、“民间”向度,体现出地域化、民族化、民间化的写作倾向,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新时代广西作家书写壮乡的姿态,值得业界品读与关注。基于此,本文从地域性、民族性、民间性三个角度综合评析三部作品,为三部作品
期刊
编者按:近期何平与金理联合召集以“非虚构写作”为主题的工作坊(上海—南京双城文学工作坊第四期·中国“非虚构”和“非虚构”中国,2020年10月18日举办)。这组文章是会上研讨与会后反思的成果。叶子考论《纽约客》刊发的“北平叙事”及周边脉络,揭示出冷战时局、“虚拟的个体经验”以及“看见”到“书写看见”之中的间隔,对非虚构写作的深度渗透。香港学者唐睿聚焦20世纪70—80年代香港作家之内地游记。香港作
期刊
宁肯长在北京,就是北京人。但宁肯的小说一直没有写北京;宁肯另一个特点是只写长篇,不写中、短篇。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宁肯的《北京:城与年》系列,都是写北京城的,而且都是短篇小说。这个变化显然是宁肯的有意为之。在我看来,北京城肯定是越来越难写了。这不只是说老舍、林海音、刘绍棠、陈建功、史铁生、刘恒、王朔、石一枫等文坛长幼名宿有各式各样写北京的方式方法,而且也将北京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种人物、各种灵魂写得琳
期刊
邢小利是国内知名的评论家、散文家和小说作家。不同文体的多重交叉创作,使邢小利的文学道路丰富多彩,具备了小说的感性、评论的理性和散文的抒情性交织融合的鲜明特色。散文家、小说家和评论家的三重身份,使邢小利的文学身份成为国内当代鲜有的学者型作家和作家型评论家。近年来,他的文学创作影响以陈忠实研究最为突出,有关陈忠实的评论、传记、年谱和画传,立体构建陈忠实的审美人生世界,用史传之笔法令人信服地揭示了陈忠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