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现代社会的文化建设。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语文学科的教学一直备受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不仅是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也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小学语文的拓展阅读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对提高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水平的策略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小学阶段语文科目的设置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汉字的由来和结构,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表达、陈述自己的观点,提高基础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拓展阅读是以课本为中心对教材相关内容进行拓展的阅读方式,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在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文本解读不够深入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完善,语文科目的教学目标多以培养良好的学习和阅读习惯为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则多以汉字的结构、朗读和简单的文章理解为主。因为这些语文知识的教学较为简单,以至于教师对文章的解读不够深入[1]。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以教辅资料作为主要的参考建议,而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材的文本内容相结合,这样就导致教材内容与实际脱节,不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缺乏对学生个性化阅读的重视
缺乏对学生个性化阅读的重视是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逐渐转变,学生的性格和情绪特征都向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然而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对自身的角色和定位没有及时地转换,在带领学生分析文本时很容易以成人的角度去理解,并将这种理解传递给学生[2]。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将自身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就会阻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不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阅读理解能力。
3.忽视对素材的积累
无论在语文学习的哪一个阶段,学生都需要做好素材的获取与积累,只有当素材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转换为自身的文化“财富”。而积累素材的最直接办法就是阅读。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多数教师都将阅读教学的重点放在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提高上,这样反而忽视了对素材的积累过程[3]。语文知识的学习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沉淀,对语文阅读的教学则更是如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忽视对素材的积累,既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还会限制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4.过于重视探究讨论
过于重视探究讨论是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雖然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体系和教学目标都倡导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但语文的阅读教学不仅需要学生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更重要的是思考的过程。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学生不加思考就直接参与讨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就会养成不爱思考的习惯。这种习惯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需要将思考与讨论的过程结合起来。
二、提高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
1.文本拓展
(1)互文对照拓展
在我国语文科目的教学中,古诗词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被收录在各阶段的学校教育中。互文是古诗词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法,主要是指古诗词中的上、下两句话的内容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以此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如今,互文的含义有了新的拓展。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互文已经成为一种拓展阅读的主要方式。
在小学语文的拓展阅读教学中,所选取的文本阅读内容大多包含着多种不同的元素,这些不同的元素构成了文本内容的不同文化和知识。教师在开展语文的拓展阅读教学时,可以根据文本的具体内容将文本事件发生的背景、文本所蕴含的道理、文本中涉及的文化习俗等对学生进行介绍。而学生通过对这些拓展知识进行了解之后,反过来再去理解文本就比较容易了。这就是利用互文对照的方法来进行拓展阅读。这种拓展阅读的方式应用在对历史事件和文化习俗等方面的文本阅读上,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某一特定的历史事件有相关的了解,还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2)课外阅读拓展
对小学生进行基于文本拓展的阅读教学,还可以采用课外阅读的方式。课外阅读的拓展方式是对小学生而言较好的阅读教学方式之一。处于当今时代的小学生与以往同年龄段的学生相比,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和个性特征。在脱离了家庭和幼儿园的环境之后,小学的学习环境相对比较陌生。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难以集中,而阅读对小学生来说本就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如果不能采用合适的方法去引导学生,就很难达到语文拓展阅读的教学目的。
针对这种情况,课外阅读拓展就成为很好的解决办法。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的拓展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同时了解一些社会经历,并感受到丰富多彩的外界事物。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拓展时,教师可以将文本作者的生平和作者的其他相关作品向学生进行介绍,为文本作者的思想和学生的内心情感寻找能够产生共鸣的地方。这种拓展阅读的方式主要应用于古诗词的拓展阅读当中,这样既可以解决古诗词晦涩难懂的问题,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3)填补文本空白式阅读拓展
填补文本空白式阅读也是对基于文本促进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水平提高的主要方式。与成年人已经具备成熟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不同,小学生思想并没有被现实的社会规则所束缚,他们对未知的事物有着丰富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如果加以正确的引导,不仅有利于语文拓展阅读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还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和逻辑思维能力。填补文本式的拓展阅读方法就是依据这一点提出来的。 教师在应用填补文本空白式的拓展阅读方法时,要注意根据文本的具体内容来营造不同的情境和氛围,让学生在放松和愉悦的状态下充分发挥想象力,结合教师对文本修辞手法和语言的讲解进行文本内容的仿写和续写,以此来达到拓展阅读的教学目的。这种拓展方式主要应用于描写景物和寓言故事的文本讲解中,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文本的拓展阅读中充分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还能够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充分的引导,进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2.生活拓展
学校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面对日后的生活和工作。各个科目的理论知识都来自生活中的经验总结,将各种知识分门别类的系统化,才逐渐形成了现如今的各个科目的教学。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过程中,也要将拓展阅读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文本内容的讲解时,首先,需要重点注意文本所蕴含的价值观念、思想内容和深远意义,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引导,以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其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文本内容的讲解时,还需要结合生活当中学生常见的具体例子,以方便学生理解和将从文本中了解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提升对社会和自然的认知,还能够将具体的语文阅读理解知识转化为能被学生所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想认识。生活拓展的阅读方式能够将阅读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在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与现代化的网络手段相结合
与现代化的网络手段相结合,也是提高我国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水平的主要措施之一。对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对其进行拓展阅读的教学,很容易因为其注意力不集中而影响拓展阅读的教学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运用和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给我国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教学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渠道。利用多媒体或慕课、微课等课堂教学形式,不仅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解决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存在的教具和教学资源的限制问题。而对于拓展阅读的文本中所描绘的具体场景或情景而言,传统的课堂阅读教学不能将具体的情景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因此,与现代化的网络手段相结合,能够提高我国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教学水平。
4.分阶段采取不同的拓展阅读教学策略
分阶段采取不同的拓展阅读教学策略,是由我国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跨度比较大的情况而决定的。对于处在低年级阶段的小学生来说,由于接受能力比较弱,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必刻意重视拓展阅读,只需要将课本内的知识讲解清楚即可。对于处在中年级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在开展拓展阅读的教学工作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来进行。而对于处在高年级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在开展拓展阅读的教学工作时,需要把握好教学的方式方法,在讲授拓展阅读的文本时,更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更多地鼓励学生自主思考。
综上所述,拓展阅读教学对于小学阶段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文本拓展、生活拓展、与网络手段相结合,分阶段采取不同拓展阅读教学策略等具体措施来提高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教学水平,不仅能够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理解能力、知识储备等综合素养的发展,还能够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別力克·吐尔逊拜.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探析[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2020:128-129.
[2]王顺伟.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探析[J].才智,2020(10):192.
[3]吉火子尔.开展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策略[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19:322-323.
作者简介:陈绍当(1968—),男,汉族,福建三明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阅读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小学阶段语文科目的设置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汉字的由来和结构,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表达、陈述自己的观点,提高基础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拓展阅读是以课本为中心对教材相关内容进行拓展的阅读方式,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在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文本解读不够深入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完善,语文科目的教学目标多以培养良好的学习和阅读习惯为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则多以汉字的结构、朗读和简单的文章理解为主。因为这些语文知识的教学较为简单,以至于教师对文章的解读不够深入[1]。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以教辅资料作为主要的参考建议,而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材的文本内容相结合,这样就导致教材内容与实际脱节,不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缺乏对学生个性化阅读的重视
缺乏对学生个性化阅读的重视是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逐渐转变,学生的性格和情绪特征都向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然而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对自身的角色和定位没有及时地转换,在带领学生分析文本时很容易以成人的角度去理解,并将这种理解传递给学生[2]。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将自身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就会阻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不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阅读理解能力。
3.忽视对素材的积累
无论在语文学习的哪一个阶段,学生都需要做好素材的获取与积累,只有当素材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转换为自身的文化“财富”。而积累素材的最直接办法就是阅读。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多数教师都将阅读教学的重点放在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提高上,这样反而忽视了对素材的积累过程[3]。语文知识的学习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沉淀,对语文阅读的教学则更是如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忽视对素材的积累,既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还会限制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4.过于重视探究讨论
过于重视探究讨论是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雖然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体系和教学目标都倡导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但语文的阅读教学不仅需要学生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更重要的是思考的过程。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学生不加思考就直接参与讨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就会养成不爱思考的习惯。这种习惯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需要将思考与讨论的过程结合起来。
二、提高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
1.文本拓展
(1)互文对照拓展
在我国语文科目的教学中,古诗词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被收录在各阶段的学校教育中。互文是古诗词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法,主要是指古诗词中的上、下两句话的内容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以此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如今,互文的含义有了新的拓展。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互文已经成为一种拓展阅读的主要方式。
在小学语文的拓展阅读教学中,所选取的文本阅读内容大多包含着多种不同的元素,这些不同的元素构成了文本内容的不同文化和知识。教师在开展语文的拓展阅读教学时,可以根据文本的具体内容将文本事件发生的背景、文本所蕴含的道理、文本中涉及的文化习俗等对学生进行介绍。而学生通过对这些拓展知识进行了解之后,反过来再去理解文本就比较容易了。这就是利用互文对照的方法来进行拓展阅读。这种拓展阅读的方式应用在对历史事件和文化习俗等方面的文本阅读上,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某一特定的历史事件有相关的了解,还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2)课外阅读拓展
对小学生进行基于文本拓展的阅读教学,还可以采用课外阅读的方式。课外阅读的拓展方式是对小学生而言较好的阅读教学方式之一。处于当今时代的小学生与以往同年龄段的学生相比,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和个性特征。在脱离了家庭和幼儿园的环境之后,小学的学习环境相对比较陌生。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难以集中,而阅读对小学生来说本就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如果不能采用合适的方法去引导学生,就很难达到语文拓展阅读的教学目的。
针对这种情况,课外阅读拓展就成为很好的解决办法。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的拓展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同时了解一些社会经历,并感受到丰富多彩的外界事物。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拓展时,教师可以将文本作者的生平和作者的其他相关作品向学生进行介绍,为文本作者的思想和学生的内心情感寻找能够产生共鸣的地方。这种拓展阅读的方式主要应用于古诗词的拓展阅读当中,这样既可以解决古诗词晦涩难懂的问题,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3)填补文本空白式阅读拓展
填补文本空白式阅读也是对基于文本促进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水平提高的主要方式。与成年人已经具备成熟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不同,小学生思想并没有被现实的社会规则所束缚,他们对未知的事物有着丰富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如果加以正确的引导,不仅有利于语文拓展阅读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还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和逻辑思维能力。填补文本式的拓展阅读方法就是依据这一点提出来的。 教师在应用填补文本空白式的拓展阅读方法时,要注意根据文本的具体内容来营造不同的情境和氛围,让学生在放松和愉悦的状态下充分发挥想象力,结合教师对文本修辞手法和语言的讲解进行文本内容的仿写和续写,以此来达到拓展阅读的教学目的。这种拓展方式主要应用于描写景物和寓言故事的文本讲解中,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文本的拓展阅读中充分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还能够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充分的引导,进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2.生活拓展
学校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面对日后的生活和工作。各个科目的理论知识都来自生活中的经验总结,将各种知识分门别类的系统化,才逐渐形成了现如今的各个科目的教学。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过程中,也要将拓展阅读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文本内容的讲解时,首先,需要重点注意文本所蕴含的价值观念、思想内容和深远意义,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引导,以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其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文本内容的讲解时,还需要结合生活当中学生常见的具体例子,以方便学生理解和将从文本中了解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提升对社会和自然的认知,还能够将具体的语文阅读理解知识转化为能被学生所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想认识。生活拓展的阅读方式能够将阅读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在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与现代化的网络手段相结合
与现代化的网络手段相结合,也是提高我国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水平的主要措施之一。对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对其进行拓展阅读的教学,很容易因为其注意力不集中而影响拓展阅读的教学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运用和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给我国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教学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渠道。利用多媒体或慕课、微课等课堂教学形式,不仅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解决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存在的教具和教学资源的限制问题。而对于拓展阅读的文本中所描绘的具体场景或情景而言,传统的课堂阅读教学不能将具体的情景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因此,与现代化的网络手段相结合,能够提高我国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教学水平。
4.分阶段采取不同的拓展阅读教学策略
分阶段采取不同的拓展阅读教学策略,是由我国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跨度比较大的情况而决定的。对于处在低年级阶段的小学生来说,由于接受能力比较弱,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必刻意重视拓展阅读,只需要将课本内的知识讲解清楚即可。对于处在中年级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在开展拓展阅读的教学工作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来进行。而对于处在高年级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在开展拓展阅读的教学工作时,需要把握好教学的方式方法,在讲授拓展阅读的文本时,更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更多地鼓励学生自主思考。
综上所述,拓展阅读教学对于小学阶段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文本拓展、生活拓展、与网络手段相结合,分阶段采取不同拓展阅读教学策略等具体措施来提高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教学水平,不仅能够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理解能力、知识储备等综合素养的发展,还能够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別力克·吐尔逊拜.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探析[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2020:128-129.
[2]王顺伟.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探析[J].才智,2020(10):192.
[3]吉火子尔.开展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策略[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19:322-323.
作者简介:陈绍当(1968—),男,汉族,福建三明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