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抓老鼠狗打听(续)

来源 :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_hai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期俗语歪考之《猫抓老鼠狗打听》在本刊发表之后.有几封热心群众的来信表达了不同的观点。其中一个细心的读者指出:对于猫和老鼠的合作关系,我的文章显得吞吞吐吐,语焉不详,读了如骨鲠在喉,很是不痛快;另一个读者则说,狗有狗的本职工作,只有狗打听猫抓老鼠的事情是不公平的,猫也该打听狗是否为主人看好了大门。还有的读者则对我的无稽之谈在现实生活中做了比附,把单页和单年,双页和双年相联系;把猫和某个政治委员,把老鼠和某个慈善家对号入座。甚至还有读者在仔细比对《大不列颠了颠百科全书俗语卷》后,对我的引文中的几个标点错误提出了诚恳的批评。
  我承认,读者们指出的都是对的,很有道理。群众的眼睛真的是雪亮的,和刚发硎的刀刃的亮度也有得一比。对于读者的热心和关切,我深表感激。对于我的所有批评,我也很诚恳地接受。但是我也需要严肃指出,本人的研究只限于俗语本身,和现实中的事例本无干系。硬要做某种联系于我实在是无奈,也非常有害。试想,把引文中的标点错误提升到是否恶毒攻击社会主义制度这样的高度,本人要是也虚心接受,会有怎样的后果。我也知道,批评者肯定不是为了要夺取我的生存的权利,但是结果却很有可能导致本人从此不能再和大家见面。不需要举更多的例子就可以知道,那雪亮的眼光,尤其是雪亮的刀刃的力量也是绝对不容轻视的。
  猫鼠的联合也确实是自然界不容忽视的一个新动向。地球上的生存资源总的来说是有限的,猫鼠为了各自的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联合也是大势所趋。和谐的大同世界有猫的位置,也必然有老鼠的位置;反之亦然。猫不可能抓尽所有老鼠,老鼠也不可能贿赂所有的猫。所以,采取悲观的态度也大可不必,要保持革命的乐观主义态度。我的上一篇文章所说的猫只是那些不称职的懒猫和太过贪婪而丧失了原则的猫;所说的老鼠也是那些用心叵测,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坏了千百年来的老规矩的鼠辈。从这个意义上讲,狗确实不必花太多的精力去关心猫和老鼠的事情,狗确实也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一般来说,也就是讨好主人、为主人看好大门就行了。
  行文至此,我更坦白地承认,我所不能容忍的事情,只是老鼠们的猖狂之态而已。老鼠们在地底下,在黑暗中,小偷小摸,打好你们的洞也就罢了,何以嚣张到打个电话,要猫在几十分钟内到,猫就不敢不到呢?毕竟猫生活在阳光下,对于老鼠有着生杀予夺的天赋权利啊!猫被鼠辈操纵,就违反了自然之律;也就是说,坏了规矩。这样,狗超越职责去打听一下,似乎也就有了一定的必要。这一切都是大家出于对规矩的尊重。但是狗也应该掌握一个度。因为这毕竟不是狗的事情,绝不应该在报章杂志上连篇累牍,无休无止,以偏概全,危言耸听。如果激发了猫的怒火,老鼠的群愤,后果也会很严重的。弄得不好,大家都要受天下围攻的荼毒。稳定还是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嘛。所以,若如我在前文所说,全世界的狗都去关心猫抓老鼠的事情,把对路人恶形恶状、对主人摇尾乞怜的本职工作放到一旁,确实会有扰乱社会秩序,进而造成局面动荡,危害社会的可能。若真是那样,那我的罪可就不小了。再有,既然什么阶级说什么话,什么立场决定什么态度,难道我们就不能转换视角,站在老鼠的立场上替鼠辈们设身处地想一下:它们活得容易么?!规矩也不能只对老鼠而言啊!
  有鉴于此,友善的朋友用这个俗语告诫我:“猫抓老鼠,你像狗一样去打听,干吗呢?”看来也确实出于一片诚挚的好意。我也确实是多管了点闲事。好在我只是一个俗语研究者,不是规则的制订者,即使说错了几句,也不至于对这个世界有什么真正的影响,大家就当个乐子瞧吧!
  最后,应编辑的要求,我还要特别申明,我的这种态度的转变,和雪亮的刀刃架在脖子上毫无关系,猫也没有威胁我,老鼠也没有贿赂我,狗也没有嘲笑我,纯粹是出于我本人在群众的帮助下,所取得的认识的进步和提高。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提高和进步,在这篇文章发表之后,我的俗语歪考也就不再有续了。祝大家大吉大利!
其他文献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就是说,所有历史著作都是根据作者所生活的时代意识来书写的。因此,对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在不同的时代,就会有不同的评价,特别是那些与政治关系密切,或受到政治色彩涂抹的人事,当政治形势起了变化的时候,必然会出现新的评价。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文化史上,鲁迅是与现实政治关系比较密切的作家,鲁迅研究中就涂抹了许多政治色彩。这种涂抹,适应了某种政治需要,或受到某种政治气候的影响,
期刊
图/孟文庆
期刊
当人们说可能时,有两种意思,一是纯粹表明一种可能性;一是为了保全对方的面子,不愿意直接告诉他。    这次的题目很奇怪,我所看不懂的中国?中国我没有什么看不懂,哦,我承认,确实有些地方搞不明白,我不明白咖啡店里的服务员为什么想知道我的鞋子的价格(你们还记得那篇文章吗);我不明白中国人为什么老问我在法国同性恋流行不流行(这是我们上一次谈的话题);我也不明白为什么你们中国人能穿睡衣上街而我却不能穿拖鞋
期刊
     
期刊
火车从瑞士南部越过意大利边境,在意大利境内停靠了一个小站,我跳下车跑到车站售票处买了一张铁路优惠卡,开始了一个疯女孩在意大利独自的流浪。    那不勒斯的风情    米兰是意大利北部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我从北方进入意大利经过的第一个大城市。火车站那宏伟的大理石候车大厅,真像一座显赫的里程碑,将古老辉煌的古罗马文明顿时呈现在眼前,让我清楚地感到自己正在进入一座人类古代文明的宝库。  傍晚时分,我登上
期刊
不买东西好,只买价格少      室友的车是一部看上去八成新的二手本田,是我在国内就一直钟意的款型,新车在国内价格至少20万,而他只花费了6000多美金。坐在他的车里,我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憧憬,幻想着不久的将来就能拥有一辆自己喜欢的汽车!看见我兴奋的样子,室友笑着说,刚来美国都是这样,其实这车在美国根本不算什么事,你很快会拥有的!  的确如此,来了美国后发现最贵的不是车,而是日常生活成本。每每把标签
期刊
那时我还小,不能理解那沧桑之后的妩媚,不会欣赏凋零之余的风情,不懂得苍老背后的甜美,不知道历尽劫难的雍容,只是觉得诧异,觉得可惜。    (一)    我第一次看见梅兰芳,是小时候在一本戏曲画报上。他正在做出《贵妃醉酒》里的种种姿态,其一是“卧鱼”,图片说明是他已经颇为高龄了,仍能扮出这高难的动作。  那时我还小,不能理解那沧桑之后的妩媚,不会欣赏凋零之余的风情,不懂得苍老背后的甜美,不知道历尽劫
期刊
1981年元月2日,中国《人民日报》、美国《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洛杉矶报》均以头版头条的位置,刊登了一位女子与邓小平握手的照片,并发表了新闻。她的名字叫陈香梅,从此家喻户晓。人们难以忘记的,还有她传奇的爱情故事。1944年,中央通讯社的第一位女记者陈香梅与比她大33岁的飞虎将军陈纳德相识、相恋并于1947结婚,后到美国定居。    2006年9月,在“第二届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
期刊
今日立冬,太阳很好。可是空气的清冽,手指的冰凉,一切的一切都似乎在提醒我,冬天的脚步已在门外。不由得想起前一阵子一位老师从新加坡给我带的礼物,斯里兰卡的红茶,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锡兰”。其外包装极其精美,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幽香已经让我感觉到深深的迷醉,红茶独具的暖胃的特性,催我立刻品茗,驱赶初冬的寒意。  正如彩虹有七色一样,根据加工方式不同,茶叶亦有六种颜色: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青茶,黑茶。每
期刊
我当时就下决心。我今后从事的工作一定是要研究人的,但是又不会站在人群中间挨打,我很高兴地告诉大家,我的这个目标已经完美地实现了。    我妈妈说,她一直就知道我要成为一个心理学家——因为测谎仪。你知道吗,当我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我父母能给我买台测谎仪。测谎仪想必大家都知道是个什么玩艺儿吧,你们一定在美国的电影上看到过:把许多线接在一个人的身上,然后问许多问题,这个机器就知道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