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透视与科学引导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举办“集体婚礼”的新闻一经报道,就舆论哗然。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网站(www.cnsece.com)也开辟了名为“现象透视和科学引导”的专题讨论区,许多专家和学者纷纷留言,对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不科学做法进行分析,对广大幼儿园教师和家长进行科学引导。本刊对其中部分学者的观点作了摘录和整理。
  “集体婚礼”活动有哪些方面值得质疑
  陈忻:儿童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其规律和特点,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不是每一阶段或者每一方面都可以笼统称为“x x敏感期”呢?
  “月眉”:幼儿自发的“结婚”游戏是在模仿成人的生活,他们模仿的是什么呢?他们的游戏内容、游戏水平、游戏表现形式和这位园长所策划的“集体婚礼”一致吗?幼儿的游戏具有自发性、随意性等特点,尤其是假扮游戏,主要是幼儿基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对生活作出的模仿和改造。而成人策划安排的“集体婚礼”还是幼儿的游戏吗?
  “liguo”:幼儿对他们经常看到的结婚现象感到好奇,值得我们大惊小怪吗?有必要用“体验婚礼”的方式来疏导吗?主办“婚礼”的幼儿园在这个“体验式教育活动”之后。有没有倾听一下孩子对这个活动的感受,观察一下他们在之后的自由游戏中的话题与行为,能不能拿出“婚礼让孩子更自信、更有责任心”的证据来?
  “jishengkai”:园方所谓幼儿的“兴趣”到底是幼儿自己的兴趣还是成人强加给幼儿的兴趣,抑或是成人对幼儿的误读?这样的“集体婚礼”场面宏大,幼儿个个参与其中,表面看上去很有趣,可是幼儿园的活动仅仅是为了让幼儿高兴、兴奋吗?幼儿在经历了这样的教育之后又会留下些什么?
  姜勇:什么样的教育内容才是适宜的,才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什么才是3~6岁儿童最需要的、最宝贵的东西?
  我们该如何看待幼儿对“结婚”的兴趣
  “资深儿童”:本人与南京市的艮园和工园对总计421名3~6岁的孩子专门作了调查,询问孩子:“你知道什么是‘结婚’吗?”结果显示。大约30%的孩子明确回答“不知道”,大约30%的孩子回答“结婚就是要生宝宝了”,大约40%的孩子回答“结婚就是抱抱(或发红包、开婚车、放鞭炮、就像过节、就像过年、喝喜酒、穿婚纱、新娘子到了、新郎官来了、戴戒指等)”。因此,对于并不理解什么是“结婚”的幼儿,与其说他们喜欢“结婚”。不如说他们更喜欢玩“过家家”的游戏,更喜欢热闹。
  丁海东:幼儿说要和谁谁结婚,长大了要嫁谁或娶谁,或者玩结婚、过家家之类的游戏,无疑是幼儿在看到或接触到成人社会中的婚姻现象后,对于这种现象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的无忌童言,是一种童真、童趣的表达而已。
  周桂勋:所谓幼儿“婚姻敏感期”的说法纯属牵强附会和无稽之谈。幼儿确实会在幼儿期出现性别角色意识,能自觉地区分男孩和女孩,并且能够注意到男性和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幼儿教育工作者也应该对幼儿进行相应的性别教育,例如让男孩和女孩到不同的厕所大小便。教男孩要勇敢、女孩要温柔等。但是,教师和家长有意撮合幼儿找配偶,还煞有介事地给幼儿穿上礼服举办“婚礼”,则是给幼儿的成长过程注入“激素”,是在揠苗助长。
  陈忻:这位园长在“婚姻敏感期”这种非专业的概念指导下,导演了“幼儿集体婚礼”,这是以成人的概念和意愿取代幼儿的概念和意愿,并不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
  虞永平:对成人世界的生活。幼儿可能会有一时的兴趣,但没有已有经验的支撑,很难有适合幼儿发展特点的新经验的产生,因而往往不是学前教育所追求的。学前教育越是迷恋成人生活。越是意味着教育者对儿童世界关注不够,对儿童生活理解不够。
  “集体婚礼”事件反映出教师哪些观念问题
  “月眉”:我们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成人导演下的所谓“儿童的游戏”。儿童要么在其中充当木偶,被动地接受成人的安排,“表演”出一个游戏来;要么被成人制造的气氛或刺激所左右,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却依然全无自己的主体意志。有人认为热热闹闹的就是游戏,有人认为假装的就是游戏,却总是忽略了游戏的一个核心特征,那就是主体性。
  “hysjj”: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总是希望儿童按照我们安排好的“脚本”去进行游戏,认为这样才能体现教师的“教育”作用。殊不知,在这样的教育观念误导下,我们扼杀了多少孩子自编“脚本”的机会以及自主游戏的乐趣。当我听到孩子说“好了,现在我们可以玩自己的游戏了”时,我才深刻体会到。孩子们清楚地知觉到他们在教师所组织的一些“游戏”中并不自在。
  周桂勋:幼儿游戏是真假混合的矛盾体,幼儿能够清楚地分清游戏的真与假,并且能够自由地进出游戏情境。幼儿的年龄越大,游戏的能力越强,一物多用的假装能力也就越强,也就越不需要借助逼真的道具。幼儿的“娃娃家”是不需要升级到“集体婚礼”那种逼真程度的。
  赵振国:幼儿园打着“尊重儿童”的幌子,干的却是“成人创意”的事……借用了学前教育理论的华丽外衣,却进行着背离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的活动,最起码也是对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的严重误读和误解。
  鄢超云:现在很多人是用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来看待学前教育实践的,由此而随意修改、歪曲学前教育既有理论,侵害学前教育理论的严肃性。更有一些人其实不是在谈理论,而是在呼“口号”。这些“教育口号”很具有欺骗性,因而对学前教育理论的危害很大。
  姜勇:这位园长所做的是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坏事”。孩子们是有他们的思维、他们的想法、他们的观点的,成人往往想当然地认为孩子可能会怎样,殊不知最需要转变的正是我们这种不专业的“我以为是”的想法。
  丁海东:我们确实有必要警惕“幼儿集体婚礼”事件所折射出的挟持与绑架童心、丧失对于童年敬畏的立场,如果这种立场真的成为学前教育领域里的一种普遍取向。如果幼儿教育工作者自己都丧失了专业操守,学前教育就会沦为践踏童年精神的屠宰场!
  我们对幼儿教育有怎样的认识和理解
  赵振国:教育要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首先是作为教育者的成人要理解儿童的生活,理解儿童的世界,理解儿童的经验,理解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这样才能选择出适宜于儿童发展的课程内容和活动形式。
  虞永平:真正科学的幼儿教育应努力关注幼儿的生活、理解幼儿的生活、利用幼儿的生活,从儿童发展需要出发选择教育内容、开展教育活动,不能把成人的生活当作儿童的生活,把成人的愿望当作儿童的愿望。不能以成人为中心来实施教育。
  姜勇:教育是有科学规律的,幼儿教育也是如此。任何超越幼儿年龄特点的所谓的“教育活动”都应予以批判。超越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不仅不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反而会伤害幼儿,损害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教育需要别出心裁,更需要呵护孩子的心灵;教育需要有成人的立场,更需要倾听孩子的心声;教育需要关注孩子的生活世界,更需要选择那些最为宝贵的教育资源。请园长在选择和组织实施任何一个教育活动之前,首先要大声地问自己是否真正做到了敬畏儿童。
  杨宁:何为学前教育的基本,其实古人早有认识,即“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学前教育其实是引导幼儿学习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基本礼仪等内容。学前教育首先是生活教育与人格教育,其次才是知识的启蒙,而且后者服从于前者。
  张婕:很多时候,成人都认真地、好心地在做着错事,其原因或许是成人过于急功近利了,没有去倾听幼儿真正的心声、意愿和他们的所知所想。我很欣赏一则故事《蜗牛带我去散步》:我牵着蜗牛去散步,本以为我在照顾蜗牛,我嫌蜗牛走得慢,但当我放慢脚步跟随蜗牛时,我却发现了很多以前没有发现的美好……也许,成人需要用“蜗牛带我去散步”的心态去看待和跟随幼儿,而不要用成人的心态去“带蜗牛散步”,否则将会出现更多的“游戏儿童”而非“儿童游戏”的现象。
其他文献
一张小饼的启迪  唐厚梅    说起当今风靡于世的比萨饼,竟起源于一张小饼。  当年,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中国旅行时,从一个小摊贩那里买了一个馅饼吃了,那是产于中国北方的一种葱油馅饼。回到意大利后,马可波罗还对那个葱油馅饼的昧道念念不忘。为了能够再次吃到葱油馅饼,马可·波罗找到一位厨师,他将葱油馅饼的味道与形状向厨师描述一番后明确地表示,希望对方能够将这种饼制作出来。可是笨手笨脚的厨师忙了
在科学玩具制作活动中,通过选择低成本的材料、制作简单的科学玩具模型、探究其中的科学原理,可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本文以“悬浮方块”教案为例,介绍笔者在教学中的实践,以期为相关教师提供参考。  一、什么是科学玩具  科学玩具是将科学原理融入有趣的装置模型,学生能在制作科学玩具的同时,了解一些简单的科学概念,玩出更多的花样,发现科学不只是背诵书本上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看见。  能让学生加以利用、
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师队伍中的“双职业生涯者”。为此,学校采取一系列培训措施,积极营造有利于班主任自身发展和进步的良好氛围,探索在校本实践中推进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之路。    一、竹馨班主任发展学校:搭建班主任专业成长平台    2009年国庆长假期间,学校组织全体班主任老师到无锡学习、取经,聆听了专家所做的班主任专业化专题讲座;到无锡蠡园中学,聆听五位班主任的“现身说法
吸盘鞋  李 仪    宇航员在空间站或飞船上都处于失重状态,不能像在地面上一样正常行走。为了解决宇航员行走的难题,我想发明一种吸盘鞋,宇航员靠吸盘吸住飞船底盘,每行走一步,吸盘自动吸、放,这样宇航员行走就方便多了。    造福四方的黑板  陶 傲    由于教室较大,坐在后面的学生看不清黑板上老师的板书,于是偷偷捣蛋,影响了课堂纪律。  所以,我设计了一款造福四方的“黑板”:在教室中央的横梁下,
一个老头儿坐在那儿喝茶。喝的不是清茶,是奶茶。一只猫头鹰打他旁边飞过,向他说:  “你好呀,朋友!”  可是老头儿跟他说:  “猫头鹰呀,你是个坏家伙,耳朵往上翘,嘴巴像钩子。你怕见太阳,又躲着人。我才不是你的朋友呢!”  猫头鹰气坏了。  “好吧,”他说,“你这个老头儿!从今以后,夜里我再也不飞到你家草地上来了。我不捉老鼠了,你自己捉吧!”  老头儿说:  “瞧你,还吓唬人哪!在我要你的命以前,
眉毛为啥不能像头发一样一直长  头发会越长越长,而眉毛在达到一定長度后就不再生长了,这是为什么?  人的毛发分为毳毛和终毛。毳毛主要生长在面、颈、躯干和四肢,颜色偏淡,既短又细且软,生长出来后便一直存在。终毛既长又粗且硬,内含黑色素,故颜色偏黑,头发、睫毛、眉毛、胡须等均属于终毛。  毛发的生长周期分为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长毛的生长期较长,退行期和休止期较短,短毛的生长周期则正好相反。例如,头
一 什么是猜读    在阅读教学中,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放手让学生猜读所谓猜读,即猜猜读读,在猜中读,在读中猜,就是让学生在阅读前或阅读中或阅读后去猜测估计文章的结构脉络情节发展人物性格变化等,尝试对文章作出自己的判断,学习从不同角度进行发现联想阐发探究简而言之,就是让课文这个例子为学生所用,让学生参与到课文内在的发展中来猜读的实质就是如接受美学所说的那样,作为课文的作品并不是一个封闭的自足体,
前段时间,一场幼儿园“集体婚礼”引起了众多人的关注。这实际上是一个角色扮演活动,主角是幼儿园的孩子,策划人是幼儿园园长,导演是幼儿园教师。一时间,众人对此争议纷纷,褒贬不一。赞同者认为,婚礼是孩子相对熟悉的日常生活,孩子都喜欢参加婚礼,因此幼儿园以举办“婚礼”的形式开展游戏活动正好符合孩子的兴趣。反对者则认为,婚礼是成年人组成家庭的仪式,其内涵超出了儿童的理解能力,给儿童举办“婚礼”是不适宜的,甚
本期主持 娜娜姐姐  困惑时,无助时,抓狂时,发邮件到1363246345@qq.com向我们倾诉吧。让我们一起放飞掉烦恼,把正能量充满!  娜娜姐姐:  你好!最近我懊恼极了,说出来简直怕人笑话。我觉得自己有严重的“细节强迫症”,比如数学演算,我必须使用规范的演草本,如果只在纸上写写画画我就感觉很不舒服;又如穿衣服我只喜欢深色的,几乎从来不穿浅色的衣服。哎,这样的小细节数也数不清,已经严重影响到
幸福是样奇怪的东西,先生。幸福的人觉察不到它。寻找幸福的人找不到它。只有失去它的人事后才发觉,他曾经拥有过幸福一会儿。  先生,幸福的事就像我们的加那利群岛的第八座岛屿一样,您知道,它拥有优美的名字,叫作圣博隆登岛。人们说,那里还有一块失落的天堂。16世纪向着这座岛屿行驶的海盗们声称,那里水流湍急,让人根本无法登陆。另一些水手——我要是没搞错的话,是葡萄牙人——声称登上过这座岛屿。他们声称,那里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