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整合 自主构建 促进发展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han1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教材通常是几课组成一个知识单元,在教学中可以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整体考虑单元知识的连贯性和统一性,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拓展,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从而有利于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我改变“一课一讲”的模式,不拘泥于固定课时和内容进行教学,重视引导学生在课前开展准备活动、课后开展后续活动,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策略,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科学素养。
  
  一、帮助学生明了学习内容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吃的学问》要求学生掌握人类需要哪些营养及其来源,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等,并十分强调联系和应用。
  在教学一开始,我先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激发学生求知欲入手。开门见山地说:“我们将要学习《吃的学问》这部分知识,同学们想研究什么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食物中有哪些营养?食物中的营养是怎样被人吸收?各种食物有什么作用?……接着教师将学习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分解。首先是师生共同将这些问题进行筛选分类,接着按不同的问题将学生进行分组,最后一起研究制定学习计划、学习方法、活动安排以及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每节课后我及时将学生提出的研究问题打印贴在教室里,并要求学生在课后将新问题随时自行写在后面。这样使学生更好地以一种主人翁的姿态把握学习目的,参与学习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教学内容不拘于教材
  
  我在教学中做到科学地调整教材,准确地加工教材,着眼于“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注重从学生的生活背景、社会发展状况等方面对教材加以拓展、延伸和补充,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源等充实教学内容,为学生的学习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通过丰富的资源,让学生接触到更多更详实资料。如食物营养方面有:各种食物含有哪些不同的营养成分、怎样搭配营养;食物与健康方面的有:“常吃苹果防肺癌”、“枇杷的药用价值”……同时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我们邀请当医生的家长给学生进行食物健康卫生讲座,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每一课开始,先由学生做小老师,自行汇报研究成果,然后针对同一研究问题由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最后由教师对照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进行横向联系,纵向加深,采取多向“链接”的形式充实教学内容。
  由依靠教师一个人变为依靠全体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被发动起来,同教师一起搜集资料,分析问题。别的不说,仅仅是用于学习的能量,就不知扩大了多少倍。这么巨大的能量,有效地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状况,使学生学习更主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是学生自行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兴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
  
  四、注重适当引导
  
  为了使学生少走弯路,减少学习的盲目性,我把一些图书的名称、网站的名称告诉给学生,这样不至于使他们成为学习的旁观者,而影响学习的兴趣和态度。在自主研究过程中,有不少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及时有研究成果,他们或缺少图书资料,或没有计算机……我及时地给予指导,把我和其他学生找到的资料给他们,和他们一同整理、筛选,并将能力弱一些的安排到能力较强的小组中。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由于有关情感因素而影响学习效果,因而我注意随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体验,养成良好的合作态度和形成勇于克服困难的顽强毅力。因为一个星期只有两节科学课,学生容易忘。所以我注意在课间经常和学生接触,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五、重视实践能力培养
  
  陶行知先生说过:“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因而,在教学中,我尽可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如我专门用一节课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设计一周的食谱,通过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使之尽可能科学、合理,课后要求他们回家将食谱交给家长,争取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并请家长提出意见和建议,将设计的食谱切实运用到生活之中,从而改善自己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再如,让学生到一些小卖部进行调查,了解有哪些不合格的食品;制作《食物与健康》手抄报。
  当然,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是一项系列工作,其间要做的事仍有很多,诸如怎样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评估,如何调整学习计划,如何充分利用有效的学习资源,如何有效地运用知识等。另外教师自身素质也是一个关键因素。首先教师必须具备有关学习策略方面的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善于观察学生,善于合理地指导学生运用学习策略。只要我们能持之以恒,有意识、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这不仅能提高教与学的效率,而且是一件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有意义的事,这也正是我们科学课教师的职责之一。
其他文献
【正】映秀至汶川高速公路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一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路线所在走廊是受"5·12"地震破坏最严重的区域之一。汶川地震造成的沿线
和谐文化的内涵包孕着激励理论。激励理论是和谐文化的一个重要因子。如果说,和谐文化搭建起的是一个稳固的平台,那么激励理论就是这个平台上舞蹈的演员,甚至是主角。所谓激励,就
是终结,也是开始,青临高速之"临"——山东省临沭县是整条高速公路的最末端,青临高速在这里实现全线贯通,标志着临沭全县不通高速公路的时代正式终结,同时也标志着临沭县公路交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语文教材内容的丰富性使得语文课堂教学具有生成的多种可能性。语文课堂教学应当少一点固定的预设,多一点课
本文试图抓住“以人为本”这个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结合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工会的实际工作,探讨如何创新医院工会的工作理念、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和工作形式,更好地发
<正>人工挖孔灌注桩是采用人工开挖的方式在地基中形成的井筒形灌注桩。这种施工工艺主要适合在土质较为密实的地区使用。与其他桩体施工工艺相比,人工挖孔灌注桩具有以下特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法,根据对台湾省的走访体验,对两岸武术的发展异同进行分析,归纳出:台湾省的学校武术和竞技武术发展滞缓,而社会和民间的传统武术发展相对
“你知道独龙江在哪里么?”“好像是在怒江州,具体不是很清楚。”在昆明、在大理……人们给出的答案大都令人失望。即便在怒江州,和独龙江仅有一山之隔的贡山县,也有相当一部
良好的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班级是一个学生学习和进行各种活动的主要场所,班容、班貌、班风对学生的思想、言行、品德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隐陸教育作用。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为他们提供一个清新、优雅的教育环境,启发他们不断上进,使他们健康地成长,自觉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成为建设“四化”的接班人。    一、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包括班级设施、布置、桌椅排列等等。別看这是小事
小学《科学》是一门科学启蒙性学科。它侧重于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研究学习中保持、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教材侧重于提供大量的科学信息,图文并茂,具有生动直观的特点。在教学中应充分地利用幻灯、投影、录像、多媒体等各种电化教学手段,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同时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