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优秀学生心理困惑与调适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557691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常见的心理问题
  
  1.自傲自大心理
  “家里受宠,学校被捧”,优秀生学习能力较强,大多是各项工作和活动的骨干,很少遭遇坎坷挫折,家长、老师对其过分信任和偏爱,再加上儿童式的幼稚心理,不知不觉中产生谁都不如我的优越感,久而久之,傲气油然而生,致使在自我评价上产生片面性,既看不到别人的优点,也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不晓得“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在日常同学交住中恃才倨傲,以自我为中心,不管别人是否乐意接受,喜欢妄下结论,固执己见。因成长的道路一帆风顺,很少遭遇坎坷挫折,常常为偶尔的失败而沮丧,由自我欣赏、自我陶醉转化为自我怀疑、自我怨恨,往往由极端的自傲心理转化成极端的自卑心理。
  2.追求完美心理
  完美是相对的,而不完美是绝对的。追求完美是一个人上进心强、严格要求自己的表现,然而,追求完美一旦成为生活教条,成为一种不可变通的唯一标准,那势必会给人带来无尽的烦恼和困惑。于是在行为上表现出极端认真,追求细节,甚至非常刻板,稍有一点事情做得不够完美,心里便惴惴不安,严重的甚至出现了强迫症症状。追求完美倾向还表现在对他人和环境的过高期望,不是抱怨周围同学素质低,就是埋怨环境、设施不如人意,这种心态容易导致对生活的不满和与周围人相处的困难,很少有幸福感和快乐感。
  3.紧张焦虑心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大凡个性中有过分争强好胜、过分追求完美、过分关注自我倾向的人,都容易经常处于紧张、焦虑的情绪之中。他们一心想“超然出群”,保持各方面的优势,对失败异常敏感,过分关注他人的评价,担心落后、失败被人瞧不起,辜负老师、学校、家长的期望,时时都处在紧张气氛中,连娱乐都不放松。寻求完美的心理,使他们无法接受“得到一者意味着失去另一者”的选择,遇事反复考虑,再三权衡,希望寻求“万无一失”之计,“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这使他们经常处于焦虑状态,难以保持一种平常的心态轻松地生活。
  4.嫉妒敌视心理
  优秀学生较高的目标定位和角色定位,使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维持其“唯我独尊”的局面,很难容忍其他竞争对手,因而在优秀学生群体中,嫉妒心理的表现也较为突出。他们对竞争对手的长处优势和荣誉多有不满情绪。虽然适度的嫉妒可以激发人拼搏进取的内驱力,但是有的人却会走向极端,因嫉妒而产生厌恶他人、憎恨他人、仇视他人的心理。
  
  二、形成的原因
  
  1.内在影响因素
  内在因素是指自身的成长经历及个性特征等影响因素。社会学习论创始人班杜拉认为,人类最初的行为是一种习得性行为,来源于个体的生活经验。多数优秀学生的成长经历可用“一帆风顺、一路领先”来形容。他们由于学习成绩拔尖,日常表现良好,因而获得了比一般同学更多的荣誉和关注,从小就有一种不同于一般人的良好的自我感觉。然而,大学阶段学习以培养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评价模式多样化,他们原有的个性和行为方式就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加之大学校园人才济济,竞争更加激烈,因而,以往的优势不再明显,从未有过的失败却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即使依然优秀的学生,也常有如履薄冰、朝不保夕之感,压力甚大,这使他们紧张、焦虑不安。
  2.外在影响因素
  外在因素主要是指家庭、学校、社会对学生成长过程的影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社会化基地,在校学习则成为学生社会化的过程,社会上某些不正确的观念是诱因和强化。中国的传统使得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一般都很高,尤其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个孩子身上,不允许孩子有所松懈,更不允许孩子失败,越是优秀的孩子,家长的期望值越高,这种高期望值,造就了不少学习尖子,也造就了很多心理脆弱、过分追求完美的“好学生”。长期以来,中、小学教育实施的是以升学为目的的应试教育。由于过分追求升学率,不少学校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比较忽视学生能力和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的培养。现实社会中流行的“成功导向”“完美导向”,以及“成者为王败者寇”的观念。使得许多青少年学生非常看重成功的结果,越是优秀的学生,给自己的定位就越高,越有可能脱离实际,造成他们不健康的心态。
  
  三、心理调适的有效措施
  
  1.正确认识自我,确定合理奋斗目标
  一个人只有为符合实际、适合自己的目标去奋斗,才会有充实感和成就感,树立“跳一跳,摘得到”的目标,才能使人有往上跳的信心和勇气。优秀学生往往背负着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他们自己的高期望值,这是他们心理缺乏“弹性”和“柔韧性”的主要原因。过高的期望值不仅使他们整天都处在紧张、焦虑之中,而且容易使他们对现实感到失落和失望,并且对已有的成绩和优势没有感觉。有成就却没有成就感,是许多优秀大学生的通病。因此,无论是家庭、社会,还是优秀学生自身都应结合学生的自身实际,变过高期望为适度期望。
  正确地认识自我,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过高地估计自己,过分地追求完美的人,会为处处不完美而苦恼,从而陷入误区和困境中。培养优秀生谦虚的美德,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调节自傲自大的心理,摆正心态,如果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能,就会在生活的海洋里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获得更好的发展。
  2.进行挫折教育,正确面对荣誉失败
  挫折承受力是一个人适应环境,经受生活考验的不可缺少的“精神钙质”。一个人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也像其他品质一样,不是天生,而是在实际生活中锻炼出来的。人生的道路上不都是洒满阳光、铺满鲜花的,优秀学生生活的道路可谓一帆风顺,普遍存在着“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绝对化”观念,有的人甚至抱有“第一是成功,第二是失败”的心态。因此,社会、学校、家庭应多对优秀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和艰苦奋斗教育,多给优秀学生创设一些品尝失败的机会——不是有意让他们失败,而是引导他们尽可能多地在不同领域不同方面摸索、尝试。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有失败,而当他们习以为常时,学会了如何正确面对挫折,锻炼了意志,增强对挫折、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就学会了坦然面对人生路上的挫折、打击,从而更勇敢、更坚强。
  此外,还要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荣誉和失败。不要把荣誉、失败看得很重,不能因一次的成功或失败,都产生大的心理波动。养成不要过分看重自己过去所取得的成绩的良好习惯。对待失败重要的是找出原因,而不是看重失败的结果,引导他们多找主观原因,而不是过分强调客观因素。在大挫折面前要让他们鼓起勇气,树立起继续向上的信心。
  3.加强心理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高等院校德育大纲规定,加强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方面的辅导和咨询是德育工作的途径之一。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优秀学生心理问题的的实质是心理素质问题,是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片面和缺陷。为此,要重视把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改变任何一种单一教育的局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引导。学校要进一步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教育、心理咨询活动,不仅要关注那些障碍性问题,更要关注包括优秀大学生在内的正常学生的心理发展问题,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实践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对减少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发生、矫治有明显的效果。
  4.注重情感修养,促进全面素质发展
  著名的心理学家丹尼尔·古尔曼认为,“情感能力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它包括良好的道德情操,乐观幽默的个性,面对困难并有克服的勇气,自我激励、持之以恒的韧性,同情和关心他人的善良,善于与人相处,把握自己和他人情感的能力等等。简言之,它是人的情感和社会技能,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内容。在情感上,优秀学生很敏感,常常会感到自己与众不同,自高自大,把问题看得很重,追求完美,这就造成他们的压抑和痛苦,因此,他们比一般的学生更需要沟通和理解,更需要精雕细琢,帮他们进行自我完善。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积极情感,经常绽开笑脸,学会生活,热爱生活,即使生活在困难的境遇下,也能挖掘生活的乐趣,并欣赏生活。教育他们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不要因自己具有某种优势而飘飘然,使他们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不能拿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要把他们置于集体之中,从周围环境和其他同学身上汲取营养,用人之长克己之短,只有这样他们才会不断进步。使之心理、思想、智能素质全面提高,拥有健康的人格,才能使优秀学生成为真正的优秀学生。
其他文献
一、几种不良恋爱观    1.不能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之间的关系  绝大多数大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学业与爱情的关系。他们了解身为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他们认为彼此志同道合、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希望取得学业和爱情双丰收。但是真正能够实现这个愿望的人为数不多。更多的大学生在这个时期中,表现得极为敏感,投入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一旦感情出现问题就会陷入痛苦之中难以自拔,长此以往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更有甚者,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本次调查显示,有90.90%的大学生有上网的爱好。大一年级上网率低于其他年级,可能大一新生仍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影响,而大二以后摆脱父母的约束,而学校管理可能稍有放松。网络成瘾的发生率因研究的时间、方式及人群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早期的研究在40%以上,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为6%~14%。有研究发现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多处在20~30岁,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尤
一、卫生作为文化现象应引起重视    卫生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由于它的外在性特点,而受到了超出其自身实际位置的重视,当然对于卫生状况的重视,即使是给予超出自身实际位置的重视,如果在不影响其他方面文化内容建设的前提下,也是无可非议的。因为通过重视对于卫生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文明程度的提高都是有积极意义的。然而,如果把卫生单纯看成卫生,抽出其间所包含的文化内容,卫生只作为一种单纯的形式来
写作是大学生英语四级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关于其技巧与方法的研究较多,罕有对出题模式进行研究与探讨。笔者从应试者的角度出发,对大学生英语四级作文的命题模式进行了举例分析
高校学生干部是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支重要队伍, 是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支生力军,是联系老师和学生的纽带,是贯彻和落实各项工作的骨干,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作用是班主任和辅导员无法替代的。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学生人数的增加,网络文化的传播,社会的开放越来越强,单靠学校有限的学生管理人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需要在学生中挑选培养一批思想素质过硬,工作能力突出的学生干部。  中共中央、国务院
大学英语四级改革一再反映要重视大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2008年四级机考的改革,更是强调了这一点。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应该顺应大趋势,调整教学方法,弥补传统的教学手段的
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诸多便利条件。据2005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中国网民已达9400万人,其中21~35岁的青年人占到79.7%。[1]互联网正在成为青年了解世界、探究人生的渠道之一。网络以其独特的魅力、丰富的内容、新鲜的信息、漂亮的主页,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既方便了大学生的交流,带给他们新的行为理念,也带来一些消
一、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必要性    当前,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逐步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教育目标转变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分析高等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提出改进的方法和措施。  目前高等教育现状如下:  1.在校学生规模大,师生比高。每位教师所带的学生人数比以前大大增加,虽然
人格是在一定的生理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中的许多因素都可能影响人格的发展。道德人格是人格的道德性规定, 是做人的资格,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一般来说,拥有健康人格的人是有着丰富的情绪体验并能控制情绪表现的人;是有能力满足自身基本需要并能紧紧把握现实的人;是获得了健康的自我结构并极富创造力的人;也是拥有稳定
一、关注大学教师教育素养的必要性    本科教学是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大学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使命更加突显。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欧内斯特·博耶认为,大学教师的学术工作可分为四个领域:发现的学术,综合的学术,教学的学术,运用的学术。大学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及艰深性可见一斑。随着现代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的日益提高,加之人才成长、培养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使得大学教学成为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