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中如何开展跳绳教学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zadi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跳绳是体育教学中最普通的一种体育器材之一,又是一项趣味性很强的体育活动。跳绳能培养学生的弹跳力、协调性、灵活性,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在教学中如果组织不当,学生练习的积极性降低,就会影响教学效果。我在教学中采用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练习方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单人跳、双人跳的练习方法
  第一步、单人跳。每人一条小绳,采用交换腿跳或双腿跳。方法有前摇、后摇、前交叉、后交叉。第二步、双人跳。两人一条绳,采用双脚跳。方法分为以下三种:1.一人摇绳另一人从前面或后面跳进同步跳,摇绳方法采用前摇或后摇。2.一人辅助摇绳,一人跳。3.两人站在绳子的里面,由外侧手摇绳子同时跳。
  二、跳单长绳的练习方法
  跳長绳一般采用双脚跳,方法很多,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种:1.从正面一侧依次跳进反面跳出。同学们每次跳相同或不同的数。2.从正面中间两队同时进或依次进,在反面同侧跳出。3.从正面两侧进的“8”字练习。4.从正面进反面出,反面进正面出的“8”字练习。5.从正面一侧依次跳进,同学们可以唱歌或做动作,如手摸地、转圈、拍手等等。
  三、跳双长绳的练习方法
  1.跳双长绳是跳绳教材中较难练习之一,学生开始练习时很难将两根绳子摇起来,摇绳也就成为跳双长绳首先解决的问题。首先选责任心强,身材较高的、臂力较好的两位学生摇绳,其次选两根等长较粗的长绳(约5~6米线绳较好),方法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摇绳两名学生面对站好,直臂下垂手持两条平行拉直的长绳;第二步:两名学生同侧臂侧平举,另一臂不动,使一根绳高,一根绳低,两绳距离加大;第三步:摇绳时,低绳由外向上后向内向下摇绳,当低绳摇过高绳时,摇高绳臂由处向上摇绳,使绳形成一上下两个椭圆,如此连续进行摇绳;第四步,两人面对面站立,直臂握绳两端,当一根绳摇起向上到高点时,另一根绳由外慢摆向上摇,开始摇绳的幅度较小,以后逐渐加大摇绳的幅度。同学摇绳时,跳绳的学生可观察双绳落地的节奏,待摇绳的同学熟练后就可以跳绳了。
  2.选择跳绳的地点、上下绳时机
  双绳打到地面的痕迹形成一个不规则的椭圆,初学跳双绳学生跑上跳绳的地点正是在椭圆里。当离学生近的绳在下,远绳在上时,学生可反上绳跑进椭圆进行跳绳,这时就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宜的时机。跳绳的同学眼看着摇绳的同学,当手臂摇至接近圆最低点时跳起连续跳绳。跳双绳节奏比单绳快,练习初期可放慢摇绳的速度。当跳过近端绳后,远端绳恰好在头上,跳绳的学生迅速向异侧跑出绳。学生也可数数,当跳完单数次时(1、3、5等)向异侧跑出绳。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跳绳的兴趣,在自我挑战与合作竞争中使学生主动进行练习,我在教学中通常会使用三种短绳计算练习法:第一,胜X次法。方法规定甲、乙两人或两队在跳绳机会均等时,谁先胜对方X次,则对方失败。如规定单摇跳绳累计“欠100”次为胜。甲先跳绳,一次性跳绳50次,乙一次性跳绳60次(中、高年级可倒计数:50、49、48……0、欠1、欠2、……),则甲欠乙10次,甲从“欠10”数起进行下一次跳绳。双方在跳绳次数相等的情况下,迫使对方累计“欠”100次为胜。在“欠”与“还”的过程同步中,斗智斗勇,若边跳同伴边说欠1、欠2、欠3……还1、还2、还3……时可活跃练习气氛,对调动学生学习潜能作用明显。第二,定时计数法。方法:在规定的时间内,甲、乙两人(或两队)按练习内容的要求进行跳绳,最后计总数,多者为胜。如甲乙双方人数相等,在相同的时间内,每方第一人完成一种跳法,计跳绳的次数,然后双方第二人进行另一种跳法,以此进行,在相同的时间内看哪组跳绳的总次数多。计数时也可参考第一种计数方法。第三,定时定数法。方法:跳绳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跳绳次数,不管时间是否到,即刻停止跳绳。如规定10秒内进行15次双摇跳,随着学生水平的逐渐提高,规定10秒内进行20次双摇跳。在进行一种跳绳方法练习时,时间越短,规定跳绳的次数越多。如10秒单摇跳绳30次,则5秒规定单摇跳绳20次。此法适用于竞速跳绳练习,也可作为衡量跳绳技术水平的指标。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就应该大胆去尝试、实践。
其他文献
画面组合式记叙文是记叙文的写作模式之一,这种模式就是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生活片段巧妙的连接起来,所有片段都指向和表现同一个主题的一种写作方法。这种写作模式的优点是在一个个生动画面展示过程中,让读者获得深刻鲜明的印象,并且文章脉络清晰,结构一目了然,内容“形散神聚”。那么,怎么样写作此类记叙文呢?  一、精心拟题  画面组合式记叙文如果能针对文章的一个个片段拟写一个精彩的小标题,就能避免了数字式呆
期刊
记叙文课堂教学是七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是我省中考现代文阅读必不可少的类型题之一,为此,教给七年级学生记叙文阅读的基本方法,指导学生记叙文阅读的做题思路,训练并提升学生的记叙文阅读能力就显得迫切而又必要。  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段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有目的的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正是本着这一教育理念和倡导
期刊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就学校教育而言,语文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实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浅谈这个问题。  一、正确认识语文中的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期刊
摘要:新课程的改革,使教师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这需要我们转变观念,动脑筋、想办法,从了解学生的情况出发,着眼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从教学设计做起,更好地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把握教材、理解教材、使用教材,以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优化;课堂教学  要让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建立一个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新体系,教师首先应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下功夫。教学设计就是教师依据数学学科
期刊
七年级英语是初中的入门学科,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信心。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谈谈我是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  一、先要养成听说的习惯  抓好课堂45分钟,是提高学习效率最关键的一点,而抓课堂的关键就是抓好学生的听课习惯。  1、课前预习的习惯。这一项工作非常重要,预习是老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当然还具体指导。一般在学生预习的时候,老师
期刊
一、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法综述  初中数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实质是根据学生对数学学习能力以及数学思维之间的差异,将学生进行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针对性的教学,以达到提升教學质量为最终目的的教学手段。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分层教学法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1.有效地提升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分层教学法,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相同的教材,但是不同层次的学生所适用的教学目标却不尽相同,这对
期刊
在传统的教学的观念下,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学生缺乏自主实践,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沉闷和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的局面。因此,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强调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必须开展各种各样的语文活动课,让语文走向素质教育。  一、语文活动课的概念及特征  语文活动课是活动课的一种,它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为活动主体
期刊
自2012年以来我们这里已经全面覆盖教学都使用 “班班通” 了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班班通迅速渗透到我们的教育教学每个角落,这种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给我们物理学科的教学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作用。  长期以来我一直在教学第一线工作,深知“班班通”多媒体技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使用误区及针对误区所采取的应对措施等几个方面作一些探究,以此来促进“
期刊
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放在首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項基本任务。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想法。  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什么
期刊
一、阅读好书与时代呼唤  近几年网络文学、校园文学、甚至短信文学的出现,其中不乏快餐文化、垃圾文化。对当代中学生阅读是一个误导。学生们正直青春期、他们大多沉溺于郭敬明、韩寒,还有什么“星”。爱读《男生女生》之类的符合中学生口味的文章。这些应时而生的所谓“文学”,除供消遣外对学生的作文能力的提高几乎不起任何作用,相反有的垃圾文学像“鬼故事”之类的恐怖故事、色情故事、还有一些艺坛的“花边新闻”……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