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zc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创设意境;学习兴趣;创新
  精神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5—0050—01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已是屡见不鲜。它新颖生动,感染力强,由于它不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而且可以打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能够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化静为动,化繁为简,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记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新颖、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在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学习效率。它不仅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观察、思维和实践的机会,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意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信息技术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如,《荷花》一文语言流畅,文质优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荷花的喜爱。然而,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对荷花没有多少感性认识,任凭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对荷花的“情”也难以激发出来。而借助电教媒体进行情境教学,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上这一课时,我先告诉学生,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到“公园”旅游,学生们兴致盎然。然后我请大家闭上眼睛,接着播放课文配乐朗诵课件,学生听这如诗一般美的语言,想象梦一般的画面,仿佛来到了荷花池边,闻到了荷花的清香,看到了千姿百态、亭亭玉立的荷花,得到了一次美的享受。给他们印象最深的就是文中那准确简炼而又美得像诗一般的语言,其后再出示录像让学生听读课文,使优美的画面与精美的语句一起印在了他们的脑海里,在此基础上理解课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里运用信息技术,达到了“入境始与亲”的目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怎能不乐于学习呢?
  二、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起着决定性作用。一旦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而计算机集文字、图形、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之感,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更具吸引力。形象逼真的屏幕图像和动画能将教师用语言和教具演示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形象化处理,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更易体会到事物的本质。交互式的计算机技术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了条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可以说,直观性教学是学生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源泉。
  在我们原有的教学中,教师的板书、教具的演示和教学挂图的张贴等等,往往占用了一节课中不少的时间。运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可以把知识的形成过程直观、生动和便捷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教师通过精心制作的课件,在“超文本”状态下,只要操作鼠标,就可以让学生一边眼看精美的教学图片,一边耳听教师的生动讲解与多媒体播出的声音。动静结合,轻松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容易掌握其内在规律,完成知识的构建。
  三、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而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中的自主学习便是让学生成为主动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帮助者和指导者。
  在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方式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与计算机之间的相互对话完成的。学生获取知识,包括新概念的提出、知识重点的展开和难点的化解以及知识的巩固应用,都需要亲自动手操作,这种方式符合儿童喜欢的自主参与、探索、创新的心理特征。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调动其积极性。由于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自然就形成了确认自己的学习成果的心理定势。加上多媒体网络所提供的生动活泼的多媒体信息,又不断刺激学生对新信息的探索与提取,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的创造活动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早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而运用信息技术,更能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和参与行为,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编辑:郭裕嘉
其他文献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家长们竭尽所能为孩子创造更高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关注与重视,面对孩子在成长期的盲目反抗、逆反、不诚实,我们常常不知所措。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孩子的心灵其实比身体更渴望我们的关爱,更需要有益的滋补,教师要在这方面下工夫,为孩子煲煮心灵鸡汤。  一、有的放矢,进行有效心理疏导  古语说得好:“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当在教育教学中面对学生的不同
一所学校在教学发展中,根据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应该在某一阶段提倡或形成有自己学校特色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目前全国范围内比较有效的教学模式有六种,分别是盘锦市“定向、自学、释疑、探究、互测、自结”教学模式、上海静安教育学院“后茶馆”教学模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东庐中学讲学稿教学模式、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笔者将这些教学模式进行了
全体老师们:幼儿教育是最重要的,真正办好教育要从基础抓起,如同盖高楼,盖得越高,基础越要牢,否则就会跨掉。所有的人才都是从幼儿园开始培养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应该感受到
【关键词】 职业教育;中职生;机械技能大赛;计算机;意义;  问题;途径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20—0073—01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中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技能训练和实践操作能力。2008年6月,教育部正式提出“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口号。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在机械技能大赛中是中职院校技能竞赛的重要项目,
【关键词】 中学;美术教学;细节;兴趣;语言;环境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3—0123—01  美术是一门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情操的艺术,学习美术的过程能让学生变得宁静、内敛,且有耐心、有观察力,可以说好处多多。但是在实践教学中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提不起兴趣,究其原因,无非是他们认为美术不是一般学生都能学的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后发矫治,还是先发引领 长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引起了我们对这个领域的一些反思和研究。石家庄市在教育局的统一规划下.建立了中小学心理健康三级维护网络
写字作为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培养学生从小练就一手好字,将会使其终身受益。对于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第一学段(1~2年级)的学生要能“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小学低年级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写字习惯的关键期,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态度,将其融入学生其他各方面的学习以及生活中去。  
【关键词】 化学教学;探索性实验;意义;特点;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22—0069—01  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针对教育发展的这一新形式、新要求,笔者在对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索性实验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讨和实践尝试,初步归纳出了一些成功做法
【关键词】 美术教学;兴趣;创新能力;创设;释疑;发挥;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6—0117—01  一、创设教学情境  教師是创设情境的主导者和调节控制者,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可让学生对美术内容尽快了解,产生探究欲望,明确学习的目标。例如:在“设计花手帕”一课的教学中,农村学生不可能在家里收集各种各样的花手帕在课
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积淀着120年的历史底蕴.自1890年在马甸清真寺一间平房里开办私塾起,她经历过战火的洗礼,经历过分分合合、起起落落、几番更名的历程。一路坎坷,步履蹒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