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习兴趣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j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兴趣是学生深入开展学习活动的重要内因,对于整个学习活动的有效进行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高中生已经处于接近成人的阶段,心理发展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方面,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兼顾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方面,从多方面入手,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研究
  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为有效的促进因素,笔者在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注重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重要的抓手,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强化教学方法改革,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激发学生积极情感,以及拓展教学空间,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成效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一、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活动中的氛围对于教学成效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笔者在教学工作中注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首先,笔者在教学中尊重学生,无论是处于什么位置的学生,在教师的眼里都应该是平等的,部分教师不注重这一方面,单纯地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极大地挫伤了部分学生的积极性。笔者在教学中从不以这样的片面标准评价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对于学困生给予更多的关心与帮助,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更为提高。其次,笔者在教学中对学生保持态度和蔼,与学生说话的语气、看问题的角度,都在潜心研究学生的身心特点基础上进行,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可亲近性,激发学习兴趣。另外,笔者还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开展各种帮助,如帮助学生分析学习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掌握学习技巧等,建立起和谐师生关系,促进教学活动有效开展。
  二、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笔者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将教学方法的改革作为重要手段,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重要作用。多媒体手段是教学手段的一次飞跃,具有较多的优势,能够有效拓展课堂教学空间,以形象化的演示手段增强学生感知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江南的冬景》教学中,学生对于文章中描述的美丽景色缺乏直观感知,情感碰撞度不足,对此,笔者运用多媒体手段增加了相关内容的演示,学生的学习成效明显提高,同时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增强。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长江三峡》之后,为了帮助学生对三峡更加全面地了解,笔者专门搜集了三峡的各方面资料,对学生进行补充,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明显提高。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开展各个方面的主题活动来促进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如专题研究活动、竞赛等,提高语文学习的吸引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三、引导学生参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参与性,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多种手法,将学生的参与性体现出来,提高学习兴趣。首先,笔者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开展质疑。要求学生开展有效的课前预习活动,拟定预习提纲,在预习活动中通过独立思考、查阅资料等方式,将自己能够掌握的基础性内容掌握在新课教学之前,并在预习过程中搜集自己无法解决的难点,在课堂学习中提出来,提高学生参与度,将学生置身于双边活动之中,激发学习兴趣。其次,要为学生搭建合作学习的载体。笔者将学习小组作为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载体,要求学生在小组里面进行充分的思考与研究,提升学习探究水平,让学生在相互合作的学习中增强学习兴趣,同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另外,在教学中还要发挥启发引导作用。笔者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以巡视方式进行个别点拨引导,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深入性,在教学成果梳理总结环节,要求学生进行民主发言与完善补充,依靠学生集体的力量获得科学全面的答案,以提高学习目标达成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四、增强积极情感,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为了体现激励性评价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作用,笔者从三个方面入手,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首先,及时发掘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成功与进步,加以关注和激励,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成功心理与情感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更加努力学习。其次,在教学评价中兼顾到学生的能力差异性,对于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采取相应标准的评价标准,以分层评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笔者在教学中经常与学生谈心交流,尤其是与后进生开展交流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五、开展丰富活动,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高中语文学习活动是相对枯燥的,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对此,教师应当力求在教学空间方面有所突破,通过开展各种语文主题活动等方式,提高教学生动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组织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文学社活动,在这样的载体之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等,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其次,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如结合教材课文中留下的“空白”进行延伸,要求学生进行续写,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思维拓展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以及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等,增加作文素材积累,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促进教学活动深入进行。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将提高学习兴趣作为促进教学活动不断深入的有效途径,全面提高教学成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人民银行化隆县支行采用多种形式组织职工学习《青海金融》杂志,充分发挥“不说话的金融教员”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每期《青海金融》杂志下发后,支行及时确定必读文章和自
【摘要】针对中小学生身体素质逐年下降和广大体育教师过于关注教学方法等方面研究的实际情况,笔者提出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合理的设定运动负荷,从教学目标的制定、运动项目的特点、学生个体的差异等三个方面来简要论述了该如何科学设定运动负荷,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体育教学;运动负荷;设定  一、前言  在基础教育新课改的进程中,体育教育工作者们普遍的将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作为自己教学科研
我国各地正在如火如茶进行基础教育改革,而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不仅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也符合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的精神。本文依据本人多年初中英语教学的实践经验,对优化教
【摘要】新课程教学特别重视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设计化学问题需要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这个高度去考虑,本文从基础性、科学性等方面阐述化学问题的设计策略,说的不到的地方,敬请各位原谅。  【关键词】化学;问题;设计  化学问题的设计体现了老师创新教学的技能,也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前提。那么,在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中,如何设计好化学问题呢?  一、设计的问题要体现基础性  初中化学问题设计的基础性,
有人说,九十年代出生的孩子是最幸福的,他们远离了战争和贫穷,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种种便利。是的,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智慧和灵气。可是,同时他们也让人担忧,因为他们也表现出了更多的自私、任性、缺乏责任感、甚至冷漠。这在实际教育中常常让老师和家长头疼不已。家长和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常常是感动了自己,却感动不了他们。这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
教改了这么多年,教师依然辛苦,学生依旧喊累。个中原因是什么。一个长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在一个偶然的机缘下,找寻到了教学的突破口:构建学生自主课堂。完成教师人生蜕变。
准备活动组织得如何,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完成,同时对学生的体质健康、伤害事故的预防都有重要的作用。对此要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上海别克轿车遥控门锁(RKE)系统具有锁闭车门、开锁车门、打开后备厢盖的功能,具有警报功能的遥控门锁系统还有使喇叭鸣响、车内灯点亮、车辆前大灯点亮的功能.上海别克轿车
为适应会计制度改革的需要,全面贯彻实行《企业会计准则》,规范保险企业的会计核算,财政部制定了《保险企业会计制度》,从而做出了改变保险会计工作管理模式,建立资本金制度,
超声马达是一种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可替代电磁马达的新型电机.与电磁马达的原理不同,它是利用压电材料的电致伸缩效应制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