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有效创新初中历史教学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xy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创新教学方式成为每一个教师的重点研究课题,全面素质教育理念成为了我国高中教师的主要教学理念。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思维自由空间,通过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创新初中历史教学,进而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历史 创新教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9.023
  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爱国情怀的激发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历史书籍大多晦涩难懂、历史事件繁琐难记,使得现在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历史没有兴趣,并觉得历史难学,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历史时应根据这些特点找到改进的方法,更好地进行教学,重视初中历史教学,使得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想要有效创新初中历史教学就需要摆脱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要角色,教师辅助学生开展历史学习,让教师开展历史教学得到学生的拥护,教学活动更加容易开展,教师应制定各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开展教学,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各项良好思维及习惯,促进学生今后更好地发展。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多媒体教学设备为代表的新教具进入了千万间普通中学教室,现代化技术运用到教学当中已经成为了一件必然的事情,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事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如借助多媒体,通过引入视频展示、图片展示、动态演示等方式充分将课本上的文字化作一幕幕动态化的场景,丰富课堂。教师也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让历史知识不再“遥远”。
  良好的情景创设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来在课堂开始之前留下一个能够引发学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二来在基本内容教学活动完成后提出问题,让学生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结合自身学习经验来回答问题。甚至还能够创设历史情景,让学生成为历史事件中的主人公,让学生充分感受历史的魅力。
  二、历史故事在课堂上的使用
  通过历史故事设置悬念导入新课:在上课之前,教师通过一些故事的悬念勾起学生的兴趣,自然地过渡到课程中去。例如在学习《秦王扫六合》时,教师可以讲一些关于秦王合并六国之前发生的故事,以及六个国家发生的矛盾和战争,学生自然会在故事中集中注意力,再过渡到“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道理,讲一些关于秦国统一六国的决心和准备的故事,最后留下悬念:“那么在国家分裂那么久之后会走向哪一步呢?谁又是改变这一局势的关键人物呢?”自然地导入课文内容;通过故事解决遇到的难题: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教师会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像“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师可以通过讲一些清朝时期广东及靠海岸城市的风俗故事及当时外国人对其生活、制度的改变来让学生了解这一概念,一目了然;也可以用故事做一个结尾,让这一节课完美的结束,巧妙地让故事和下节课的内容结合起来,还能留一个悬念,让学生对下节课也充满期待。
  三、采用多种合作模式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并非一成不变的提出问题再让学生组成小组合作探究,与之相反,小组合作有着各种的合作模式,通过这些模式,学生才可在合作学习中获得学习的趣味性,从而进一步激发对高中历史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获得提高。在开展合作模式教学时,教师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即所采用的教学模式要根据自己所教学班级的特点以及教师自身对课堂掌控能力来定,如此这般,才可将小组合作教学发挥到极致。我在教学中所常采用的合作模式有创设情境模式,知识竞猜模式以及自由发言模式等。
  四、提供史料,适时指导
  目标、形式明确,为探究活动课取得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真正使活动课学生动起来,开展得丰富多彩,还要同学们做大量的工作,其中最主要的是搜集史料。因为课本中的史料有一定的局限性,紧限于本单元内,这时教师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书本外的一些史料,更主要的是发动学生搜集史料。学生可以从网上、报刊、杂志、影视片、图书馆、参观遗址、文物,还可以寻访一些人和事。史料搜集完成后,教者要有针对性的适时指导,指导学生如何整理史料,如何选择自己需要史料,运用史料。
  五、实施情景教学
  历史不着痕迹地流失,它随着岁月的年轮溜走,而历史的印记却在很多地方被探寻和发现。历史课堂不应仅限于教室内,还可以在学生放假期间,带领学生到当地历史名胜古迹,或具有历史特色的地方参观学习,如历史博物馆等。学生带着好奇心与教师一起参观、访问、记录与反思,展开实地情景互动,将书本与实物结合起来,进行对比讲述,师生、生生或学生与当地管理员、人民展开情景互动,深化学生的体验与反思,并增强学生的荣辱感和自豪感。
  如教学“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放假時间带领着学生参与历史博物馆、文化馆等场所,在丰富学生历史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对我国历史发展脚步的认识,并增强民族自豪感。结合实地情景互动,学生了解古代手工业的不断发展历程,进一步与现代技术发展相对比,深入感悟社会的进步与生产力的提升。
  历史是我们社会、文化演变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但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历史却相对乏味晦涩,学生对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不高,兴趣较低,使得教学不能有质量的进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地使用多样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魅力,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为学生下阶段的历史学习做好衔接工作,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程俊平.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法的合理运用研究[J].学周刊,2016,26(26):47-48.
  [2]高玉龙.浅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J].学周刊,2016,26(26):235-236.
  [3]黄延春.“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其他文献
城乡巨大的经济反差使流动人口相对剥夺感加强;城乡文化冲突使流动人口原有的传统准则失效并导致城市亚文化形成;社会管理和控制能力弱化使流动人口长期受到“二等公民”待遇,种
【摘 要】目前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严重困难,成为语文学困生。本文就导致高中语文学困生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转化策略,希望对大家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语文 高中学生 学困生 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010  虽然高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文学习经验,然而在实际的学习
【摘 要】近年来,信息技术以日新月异的速度飞快发展,人类文明进入到信息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积极加强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微课在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助于强化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鉴于此,本文探讨了微课在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并详细探讨了微课在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微课 农村初中 信息技术
从1980年底广西河池地区的宜山、罗城两县农民,根据农村社会管理的需要自发建立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到1987年全国人大通过<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草案)>,再到1998年11月<中华人
开发了一种通用的航空发动机附件机匣热分析计算软件。软件综合热网络法和有限元法的优势,用Fortran语言开发了基于热网络法的附件机匣内部元件热分析模块,用APDL语言开发了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新形势的实践,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深刻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摘 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之中采取具有寓教于乐的趣味教学方法,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欲望,创造趣味教学情境。采取具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愿意主动地参与到英语学习之中,以此达到良好的英语趣味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英语 趣味教育 教学方法 有效开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
【摘 要】小学数学的教学,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基础知识,更要着眼于学生学科兴趣的激发,学科习惯的培养等等。为了达成一系列的教学目的,教师要想方设法制定出最有针对性、最贴合学科教学情况的策略。该篇文章将据此展开讨论,探寻能提高学生学科综合实力的有效教学方法。  【关键词】理论教学 兴趣激發 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
去年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锁定"三农"问题,.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关注我国当前农村金融问题.就资产规模和业务量而言,农村金融占份量并不大.但从服务的人口数量和社会稳定的
基于仿真系统的GUI测试模型的规划方法,将GUI软件界面的各种图形对象以及其属性看作是维度,图像对象的属性的具体值作为维度数据,将软件的各种功能操作看作是事件,在不同的事件交互中,通过抽取不同的维度,建立测试模型,并对模型中抽取的维度映射维度数据,用模型语言完整准确地描述被测试软件系统,并使用事件交互图完成测试模型与自动化的测试工具的对接,提出了一种全新的GUI软件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