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肇庆 精美农业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tch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肇庆市是一座迷你的山城,有山有水有名砚(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端砚产自肇庆),好似珠三角城市群里的一位古韵少女,古朴而清秀。
  肇庆市面孔清新,路面干净整洁,临街店铺灵动而有序,坐落城市中央的星湖好似一座可以洗去所有尘世烦扰的仙池,星湖一侧由七座石灰岩石峰组成的七星岩更是为这座小城增添不少灵气。难怪,叶剑英元帅曾赋诗赞美肇庆城区曰,“借的西湖水一圜,更移阳朔七堆山。”肇庆市被誉为是北回归线上的一颗绿宝石。作为“绿宝石”的肇庆市,在农产品生产上亦是熠熠生辉。肇庆市农产品不仅丰富多彩、且极具地方特色,用“精而美”来形容肇庆市如繁星般云集的特色农产品再合适不过。
  8月20日,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肇庆现场推介会暨农业投资环境推介会(以下简称推介会)在肇庆市体育中心举行。来自肇庆各地34家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近120个名特优新农产品集中亮相,为参展客商提供了一个产销对接和农业招商引资平台。据悉,通过活动,现场签约农业项目16个,合同金额达12亿元。2014年肇庆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4.3%,增幅位居广东省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的高增长,是珠三角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截至目前,肇庆市创建了20个省级名牌产品,111个农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4个种植业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是“中国柑橘之乡”、“中国沙糖橘之乡”、“中国贡柑之乡”、“中国罗非鱼之乡”等,名特优新农产品正成为拉动该市农业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肇庆山区药膳多
  广东人喜用药膳煲汤,来应对湿热多雨的气候,来自肇庆的芡实,是广东人煲老火汤常用的配料,以增加营养和口感。产自肇庆市的芡实被称为芡实中的上品。当地又名芡实为“肇实”,相传当年由一位来自仙掌岩(肇庆七星岩之一)姓“邵”的道士用其给当地小孩治病而引入,“邵”与“肇”在粤语中同音,后当地人称之为“肇实”。无论你走进肇庆市哪一家特产店,无不遇见袋装或者散卖的芡实。
  除芡实外,到肇庆市游玩,必少不了要尝一尝肇庆的剑花汤。剑花是一种攀缘植物,生长在七星岩的悬岩峭壁上,剑花能够吸取缭绕在周边的云雾和石峰中的岩水,因此,剑花虽与陆地生的霸王花属于同一种植物,但剑花更具养生价值,具有润肺解暑除积热的作用,也成为肇庆当地一大特色农产品,受外地游客的喜爱。
  在推介会上记者得知,肇庆市德庆县盛产何首乌、巴戟、罗汉果等南药。相传,清光绪年间,德庆州府监狱里,一位姓何的犯人在狱中饱受折磨后被扔到狱中荒园,人们都认为奄奄一息的犯人必死无疑,没想到十多天后,这位犯人不但没死,反而身体痊愈,面色红润,头发也由白变黑,原来他在荒园内随手摘食了身边的野生何首乌。随后,德庆人竞相采摘此处何首乌。据说,如今德庆城的人几乎人人都能指出当年救活何姓犯人的那片狱园。据说至今也只有德庆城周围十公里的范围内才能种植出最好最有效力的何首乌。
  推介會上的高要市展区,记者看到一株格外引人注目的巨大巴戟天。高要市是巴戟天、肉桂、何首乌、佛手、广藿香等南药主产地之一,高要市不少山区镇种植巴戟天历史悠久。近年来,高要市通过推广“公司+科研机构+管理系统+合作社+基地+标准+种植户+种植风险基金”的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新模式,在高要建设华南地区中药生产基地等,当地中药材种植量逐年增多。据悉,目前高要市道地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年产量近5000吨。
  此外,记者从推介会上看到不少市面上较为少见的特色养生、药膳类农产品,如来自德庆县的苷硒罗汉果,色泽橙黄,泡水后味道尤为清甜。另,遇到一种名为夜香花的特色菜,经查阅资料方知,夜香花又名夜来香,有清肝明目之效,是岭南一带人们夏季餐桌上一道新鲜时髦的美食。道地中药材和药膳型农产品不失为肇庆农业发展的又一特色。
  德庆、广宁柑橘香
  肇庆市特色农产品丰富到令人眼花缭乱,但真正成规模发展、走出当地的地域品牌较少。真正走出肇庆,走出省外甚至国外,又足够能代表本地特色的农产品可能要数肇庆广宁县的沙糖橘和德庆县的贡柑。
  谈到广宁农产品,人们首先想到广宁沙糖橘。连片的广宁县沙糖橘种植基地,重现电视剧中“橘子红了”的美景。沙糖橘是广宁的传统产业,至今已有400多年的种植历史。广宁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丘陵地区,当地独特的气候条件最适宜沙糖橘的生长发育。有着“中国沙糖橘之乡”金字招牌的广宁,出产的沙糖橘果皮呈朱砂颜色,清红靓丽、汁多皮薄、清甜脆口、气味芳香浓郁,果糖丰富、无核、化渣,极受消费者喜爱。广宁县种植的沙糖橘还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有机产品认证中心(OFDC)的有机认证和国家“无公害水果产地”认证,并且通过香港有机食品中心的认证,因此,广宁县生产的沙糖橘被誉为是真正的绿色有机水果。目前,广宁县沙糖橘的种植面积已超出20万亩,遍及全县17个镇。如今,每到广宁沙糖橘的成熟上市期,来自江浙、东北等全国各地水果商蜂拥而至,此外,还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
  产自肇庆市德庆县的贡柑与广宁沙糖橘齐名。有专家考证,德庆贡柑是橙与橘的自然杂交品种。历史上,德庆贡柑栽培始于唐开元年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德庆所产贡柑外观色泽金黄,橘肉细嫩无渣,兼有柚子清香爽甜的风味,是甜橙、糖橘、蜜柚三种水果的优点。德庆县因盛产此类贡柑,被评为“中国贡柑之乡”。据悉,德庆县种植贡柑的种植户多达3万多户,种植贡柑、沙糖橘15万亩,农民仅此项人均收入就有1000多元。现今,德庆贡柑、沙糖橘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远销欧洲、新加坡等海外市场。德庆县的柑橘产量居广东省地级市首位,同时,柑橘成为肇庆市农业发展六大主导产业之一。
  指尖上的肇庆农贸
  推介会现场目不暇接的特色农产品仅体现肇庆特色农业的一面,肇庆市在“互联网+农业”方面的发展才是这座小城让人惊叹的另一面,以肇庆市供销社农(副)副产品配送服务中心(以下简称肇庆市供销社配送服务中心)为首的生鲜电商,直逼珠三角一线城市的生鲜电商发展势头,已与消费者迅速触电。   今年3月,肇庆市首个供销社配送服务中心正式运营。市民从此可以通过肇庆供销“菜篮子”服务快线享受在“指尖买菜”的便捷生活。据悉,将原来肇庆供销社旧办公场所及仓库改造而成的肇庆市供销社配送服务中心占地面积4500多平方米,项目总投资2千多万元,项目被列入肇庆市惠民实事。同时,肇庆市供销社配送服务中心在肇庆市端州区开设了约300平方米的實体展销平台,来自肇庆市供销社系统和肇庆市7个县区的250多个品种农产品集中展销,其中70%为肇庆土特产。肇庆市供销社配送服务中心将肇庆市的名优特新农产品搬上了互联网。
  随着“互联网+农业”的不断兴起,类似肇庆市供销社配送服务中心这样的平台在全国各地并不少见,甚至犹如一股风四处刮起。然而,比起诸多同类别生鲜电商平台还没长成就已有凋零之势,肇庆市供销社配送服务中心显得活力四射。在本届推介会上,肇庆市供销社配送服务中心展位前,云集了大量客商和市民,有现场办理会员卡的,有洽谈事宜的,场面火爆。
  肇庆市供销社配送服务中心的新闻发言人谭桂花向记者表示,该平台从2014年开始建设,今年3月份平台正式运营,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已发展会员3000多位。目前,在肇庆市端州区已有40多个社区设置了保鲜柜,其中有28个社区的保鲜柜已正式调试好并开通启用。据悉,这种买菜模式,消费者全程无需人工直接协作就可完成。会员只要在手机上或者电脑上提前半天下单,平台服务人员就会将蔬菜肉品等送到会员所在社区的保鲜柜内,然后会员在指定时间段内可凭短信验证码或者会员卡直接到保鲜柜领取订购产品。
  谭桂花向记者分析他们平台的四大优势,首先是安全,配送服务中心首先要确定供应基地,之后将初步确认基地的土壤和蔬菜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能采购。其次是新鲜,时鲜农产品都是当天早上从基地直接供应到配送服务中心,然后全程冷链配送。上午要菜,提前一天晚上预定。下午需要,当天上午预定即可。目前配送中心共有10辆配送车,全部是冷链配送。此外,农产品价格平价又便民是平台的另外两大亮点。因供销社本身具有庞大的合作社资源,完全可实现让农产品从种植基地直抵消费者手中,中间再无其他物流环节,节省不少成本,如此农产品不仅价格优惠,品质也好保证。此外,消费者可以不出社区就拿到想要的新鲜时蔬肉品,十分便捷。因此,目前肇庆市供销社配送服务中心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大波粉丝,通过网上平台购买产品。此外,谭桂花透漏,他们正在利用一项名为微冻食品保鲜技术,提供微冻肉食品配送服务,据悉微冻食品要比一般冷冻肉产品更营养,口感更好。
  随后,记者在推介会现场遇到来自肇庆绿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向国忠,向国忠与他的团队欲通过直接对接肇庆当地的农业龙头企业采购农副产品,在微商城“去农场”平台上,将质量优价格平的农产品配送到消费者手中,并于推介会当天与当地政府签订相关协议。很明显,“去农场”的定位与上文提到的肇庆供销“菜篮子”服务快线形成肇庆市两大“互联网+农产品配送”的角逐势力,不过,目前来看,肇庆供销“菜篮子”服务快线已经先人一步抢走了端州区三千多位家庭主妇的心。不论两家本土电商平台如何角逐,不难预见的是,今后肇庆市城区内的实体菜市场将面临一轮洗牌。
其他文献
吕游,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妈咪爱奶粉专卖店总经理。从最初的娃哈哈业务员到今天的奶粉专卖总经理,入行八九年的时间里品尝了创业辛酸的同时也收获了成功。“认准品牌,用事实说话”是这位有着独到眼光的经销商的做事准则。  记者:据了解,你工作之初是做矿泉水业务的,收入比较稳定,是什么促使你放弃工作选择创业,而且是从事陌生的婴幼儿奶粉经营业务?  吕游:2006年的时候我在娃哈哈做业务员,每天在市场上奔波忙碌
期刊
陆家逸,广西生态有机联合会会长、广西有机农业研究所所长。15年前,记者与他相识时,他正忙着在桂平县承包大片的山林和水面,也正是从那时起,他开始涉足生态有机农业,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在八桂大地撒播“有机”的种子,一举成为名副其实的广西有机农业“擎旗人”和广西有机产业第一人。  曾经的“农药大王”变身“有机达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学植保专业的陆家逸从农校毕业时,正值国家倡导使用农药
期刊
6月,对天津保险市场来说,具有不平凡的意义。历经一年的调研、论證,天津生猪价格指数保险于6月中旬开始试点。  然而,从2014年出现的猪粮比持续下滑的态势,在2015年5月之后戛然而止。到了6月份,猪粮比强势回升,已经突破6∶1的临界点。根据乐观预计,年内猪粮比都会高于6∶1。  在这样的背景下,依托猪粮比开展业务的生猪价格指数保险是否有市场?养殖户是否还愿意掏钱购买这种也许“用不上”的险种?经过
期刊
在甘肃省临洮县红旗乡的何家湾村,老百姓为什么都把畜牧专项扶贫贷款“存进”高山上的“奶牛银行”?日前,笔者来到这里一探究竟。  车行山间,黄土飞扬,一番颠簸之后终于来到海拔近2000米的何家湾村小墁坪。当地农民告诉笔者:“我们这里条件苦得很,年轻人跑出去打工了,地都荒了。”  与青壮年“向外逃”不同,一家乳制品企业却坚定地选择“走进来”——甘肃安培源乳业公司投资近6亿元的“万头奶牛产业园”项目就建在
期刊
“‘姚溪茶,名传世,尖尖朝上见皇帝’,在黔、渝交界地區,这句茶谚语已经流传了好多辈人。”在马连道第三区商业街梵净山茶城内的贵州新景生态茶业公司门店里,该公司北方区负责人卢进正热情地为客户介绍姚溪帝王茶的悠久历史。  姚溪帝王茶产自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新景乡姚溪村。姚溪村毗邻风景秀美的乌江山峡,江对岸就是重庆市酉阳县龚滩古镇。姚溪村海拔高度适中,土质富含锌硒,生态环境优良,物产丰富,尤以茶叶为佳,
期刊
山水优美、文化灿烂、生态良好、物产丰厚、区位优越是黄山市靓丽的名片,也是发展黄山现代农业的优势所在,更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系。近年来,黄山市面对新常态下改革创新、跨越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紧紧围绕生态、品牌、开放、创新的主题,以建设现代农业为抓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让徽州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2014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42元
期刊
4月的辽沈大地,桃红柳绿,正是种下一年希望的时节。  在辽宁省海城市三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现代化育苗大棚里,姊妹们正忙着将一株株西瓜苗、黄瓜苗,从育苗盘移植到营养杯中,准备发货。  “这些都是农户的订单。工厂育的苗抗病性、成活率都比菜农自种的好很多,很受欢迎。”公司总经理张青自豪地说,“这个200亩的棚一年出苗1800万株,产值近2000万元,平均亩产值10万元。”  “做现代农业,我找回了尊严。”
期刊
近年来,江苏省靖江市新桥镇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出优惠政策鼓励种植大户创业,使“大户效应”和科技成为农民增收的“催化剂”。在当地农业、供电、金融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花卉种植大户刘同权承包下250亩的土地,培育种植蝴蝶兰、凤梨花等观赏花卉,年销售额达到1700万元,带动当地200多名农民致富,人均年增收近6万元。
期刊
福建省人多地少,人均只有五分耕地,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主要农产品供需缺口日益扩大、农村劳动力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以及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解决务农劳动力紧缺问题、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就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的方式,走集约化发展的路子,加快设施农业建设。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作为推进“四化同步”和“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措施,把
期刊
近日,海南琼海迎来辣椒采摘上市时节,农民在田间忙碌,供应各地市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