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有机农业的“擎旗人”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son2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陆家逸,广西生态有机联合会会长、广西有机农业研究所所长。15年前,记者与他相识时,他正忙着在桂平县承包大片的山林和水面,也正是从那时起,他开始涉足生态有机农业,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在八桂大地撒播“有机”的种子,一举成为名副其实的广西有机农业“擎旗人”和广西有机产业第一人。
  曾经的“农药大王”变身“有机达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学植保专业的陆家逸从农校毕业时,正值国家倡导使用农药化肥增产增收的政策时期,起初他分配在玉林地区农业局植保站当技术员,几年后他毅然“下海”,在一些乡镇集市上挂出了“庄稼医院”的招牌。
  农民种地图的就是高产丰收,然而一旦庄稼有病,他们往往是随大流乱买药,花了钱而效果差。针对这种状况,陆家逸总是深入田间地头摸准庄稼病因,然后有的放矢指导农民朋友去买能“对症”管用的农药。在他的庄稼医院,既开方又卖药,深受农民欢迎,由他经营的农药销售量越来越大,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陆家逸已成为闻名广西的“农药销售大王”。
  当陆家逸的农药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的时候,有一件事情深深地刺痛了他。“陆总,这些粮食和蔬菜都是我家单独种出来的,没有打农药没有上化肥,送给你过年吃。”有一年春节临近,一个老农民带着一大袋农特产品前来看望他,这位农民的举动让他内心感到很是不安。作为科班出身的植保专家,他深深懂得,农业生产中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带来的种种不良后果。
  人生无常。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从香港回来的亲戚带了一些介绍国外有机食品与产业的相关报刊,这让陆家逸眼前一亮。之后,他又读了美国作家蕾切尔·卡逊的《寂寞的春天》,对化学农药的危害有了更加系统的了解,更加坚定了他从事有机农业的念头。就这样,在农药销售行业如鱼得水的陆家逸,改行做起了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经过十多年的亲力亲为、现学现教,陆家逸在广西开创的有机之路不仅引起国家认证与管理部门的高度关注与认可,也在国内外同行中赢得广泛赞誉,他也从“农药大王”转型为“有机达人”。
  “搞生态有机农业关键要让农民受益”
  有机食品是食品质量金字塔的顶层,它与产地环境和种植过程息息相关,有机食品完全不用化学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合成物质,也不使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高标准高门槛使得有机食品企业面临诸多技术短板问题和市场培育问题,有机行业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搞有机农业关键要让农民从中受益。”在采访中,陆家逸感慨地说。
  容县沙田柚是广西特色名优水果,因前些年滥用化肥、农药导致沙田柚的品质口味不断下降,严重影响了沙田柚的市场竞争力和果农的收益。陆家逸与容县柚农合作创办了有机沙田柚生产示范基地,通过有机种植方法,快速提高了沙田柚的品质,有机沙田柚的价格比普通沙田柚价格高出50%以上,柚农每亩增收节支近2000元,带动200多户农民增收致富。在桂圆之乡——博白县,他与农民合作共建有机桂圆生产示范基地,以有机种植方式生产出的优质桂圆比普通桂圆价格高出30%,每亩增收节支1000元,带动100多户农民增收致富。
  由陆家逸注资成立的广西逸兴有机农业公司首开广西有机农产品开发之先河,该公司的容县自良有机沙田柚生产示范基地于2003年获得国家PFDC有机认证,紫荆山有机食品生产示范基地获国际OCIA有机认证。公司先后开发出沙田柚、八角、肉桂、荔枝、桂圆、竹笋、稻米等40多个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其中有机沙田柚、有机八角、有机肉桂三个有机生产技术科技成果,通过广西自治区级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
  “做有机就是做善事”
  “让人们吃得放心、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做有机其实就是做善事。”这是陆家逸的一个质朴观点。在自身生态有机产业发展的同时,陆家逸开始思考另一个问题:如何让产业变得更加规范和在更大范围发展?2008年,陆家逸开始筹划成立行业协会推动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经过四年努力,2011年广西生态有机联合会挂牌成立。据他介绍,广西生态有机产业联合会是全国最早成立的有机食品行业协会,是由广西自治区环保厅、农业厅、质监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民政厅等相关部门共同指导和支持组建起来的。协会成立了专家委员会,每年对广西有机食品经营者进行2~3次培训,讲授有机专业知识,并到企业和基地进行现场指导,帮助有机食品生产者和企业规范化、标准化操作。
  在陆家逸的示范引领下下,广西生态有机产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广西境内已有130家企业获得近200张有机食品的有效证书,有效证书认证的有机产品约10万吨。“好酒也怕巷子深”,有机产品面向的是城市高端消费人群,为了提升有机产品品牌效应和开拓市场渠道,陆家逸在销售上独辟蹊径:位于南宁市中心位置的广西首家生态有机产品展示中心已于3年前正式开放,该展示中心可同时容纳近百人进行现场咨询和体验购物,展示了来自全区100多名会员单位、100多个生产加工基地的有机产品,包括有机稻米、五谷杂粮、有机蔬果和调料等200多个品种,实现了线上和线下的互动销售。
  本着“新常态、原生态、真有机”的理念,把广西的生态有机产业做成特色品牌,在全国叫响并走向国际市场,这是陆家逸也是广西生态有机产业联合会的目标。据陆家逸介绍,目前,全国有机食品产业发展迅速,市场越来越广阔,而广西拥有发展有机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山区多,历史污染少,自然环境优越,加上政府的扶持政策等。天时地利人和,广西有机食品产业正迎来一个最佳的发展期。
其他文献
他中等个子,身材瘦削,戴着一副眼镜,脚踩一双沾满泥土的运动鞋,健步如飞。“习惯了走快一点,慢不下来了。”他快人快语,干脆豪爽,没有一点当官的架子。他就是阮强,老百姓口中的“阮小二”,一位“80后”的大学生村官。  2007年,四川眉山市仁寿县农旺乡面向大学生招考村官,已经在眉山市洪雅县工作一年的阮强暗暗决定要回到家乡。通过选拔,阮强成为了仁寿县农旺乡李坝村村主任助理。上任后,他一心带领群众致富,并
期刊
强化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  探索建立有效监管模式  整体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  8月4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新闻通气会”召开,农业部公布了103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和4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试点单位名单以及配套的管理办法。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局长马爱国针对质量安全县创建讲到:“抓一个,建一个,成一个,巩固一个,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是一条路子,抓下去,不断
期刊
武汉白沙洲大市场信息中心8月3日—8月7日监测20个蔬菜品种的均价是3.05元/公斤,与上周均价2.87元/公斤相比上涨6.27%,监测的20个蔬菜品种是涨多跌少。  本周监测20个蔬菜品种均价上涨较大的是:小白菜、苦瓜、花菜、瓠子、黄瓜,  小白菜均价从3.28元/公斤上涨到4.15元/公斤,上涨幅度26.52%;苦瓜均价从2.04元/公斤上涨到2.54元/公斤,上涨幅度24.51%;花菜均价从
期刊
尽管我国是全球马铃薯种植第一大国,但是荷兰是全球马铃薯种薯第一出口大国,荷兰种薯出口量超过了其他国家出口量的总和。众所周知,种薯是马铃薯高产和高品质的保障。马铃薯种薯质量差是限制单产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要想提高马铃薯单产和品种,探索荷兰的马铃薯发展情况显得尤为必要。  荷兰发达的马铃薯产业不仅得益于荷兰适宜的气候条件和几乎完美的土壤条件,还有专业的高水平的马铃薯专家,包括生产者、育种
期刊
近日,“板栗之鄉”河北省兴隆县培育的早熟板栗成熟上市,当地农民和板栗加工企业忙着采收新鲜板栗。兴隆县是京东板栗的最佳栽培区之一,目前该县板栗种植面积50多万亩。
期刊
近日,在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21次年会上,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说,在全球一体化加速发展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乳业应紧跟国家经济大势和乳业发展需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潘刚还阐述了伊利通过“推动创新和国际化两个轮子,固守质量和责任两个根本”,加快品牌建设的经验。  伊利的企业发展路径,不无积极意義。资源、标准、研发的国际化,对于保证优质奶源、保证产品质量、保证持续发展能力等都有显
期刊
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依托“武台黄桃”獲得中国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称号的优势,积极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种植,赢得了加工企业和销售商家的青睐。黄桃价格逆势上扬,亩均创收1万多元,鼓起了山区农民的钱袋子。
期刊
位于贵州六盘水市钟山区与毕节市赫章县交界处的韭菜坪,近日万亩野生韭菜花盛开,艳丽芬芳,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賞景。
期刊
地处怀柔区西北部的橋梓镇山场面积广大,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宜大枣生长,被誉为京郊第一“枣镇”。  近年来,桥梓镇大力发展大枣产业。目前,镇内已建设优质大枣基地3万亩,其中可采摘面积2万亩,包括尜尜枣、梨枣、金丝枣、冬枣等100多个品种,年产量达到150万公斤。  由于今年雨水丰沛,气候适宜,加之管理得当,大枣长势良好,预计产量将突破200万公斤。近日,大枣已进入成熟期,将一直持续到11月初。
期刊
吕游,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妈咪爱奶粉专卖店总经理。从最初的娃哈哈业务员到今天的奶粉专卖总经理,入行八九年的时间里品尝了创业辛酸的同时也收获了成功。“认准品牌,用事实说话”是这位有着独到眼光的经销商的做事准则。  记者:据了解,你工作之初是做矿泉水业务的,收入比较稳定,是什么促使你放弃工作选择创业,而且是从事陌生的婴幼儿奶粉经营业务?  吕游:2006年的时候我在娃哈哈做业务员,每天在市场上奔波忙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