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快乐教学法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hong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在教育战线上已经奋斗了数十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学生的爱也与日俱增,表现在上课时我尽量让学生做到遵守纪律,认真听讲,勤于思考,大胆发言。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给学生补课,在讲课时注重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尽量做到让全班每一个学生都能懂得其中的道理,有很多知识点利用动作帮助学生记忆,对于比较难理解的地方,我就多举几个例子,让他们去解答,直到学生们认为“我学会了”,再学习新的知识。在学习新知识内容时,尽量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去解答,然后让学生比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最后老师再讲解学生不知道或者是不明白的新的知识点和必须要理解掌握的知识点。经过长期的学习和训练,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对学习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就是笔者的快乐教学法。
  让学生乐意去学习, 并把学习当成是一件快乐而又感兴趣的事来做,这并不是喊在口头上的口号,而是现代教育对我们老师提出的最新要求。也是众多一线教师非常关注的问题。我们应该变过去的“学海无涯苦作舟”为今天的“学海无涯乐行舟”。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份快乐,关键需要我们一线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那么,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呢?下面就初中数学教学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意识要到位,激发全体学生兴趣。我国早已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全面发展,并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而培养学生兴趣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部分。我们要改变过去的“我教你学”的状态,让学生乐于学,学的乐。这就需要我们数学老师不仅仅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而且要时刻思考:如何将所传授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如何对题目进行巧妙的启发与分析,如何让学生进行大胆的讨论与尝试,如何将知识应用于生活中。有了这些意识,我们的课堂就会变得生动、活泼、灵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了,他们就会很快地参与进来。然后老师给予赞许的目光和热情的鼓励,学生就会受到感染,“亲其师”而“信其道”,“学其理”。但要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首先教师要尊重、相信每一位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要及时帮助学困生弥补数学知识上的缺陷,使他们有了对学习数学的胜任感,才能产生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许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再次教师应以精深渊博知识,娴熟教学技巧博得学生的信任和喜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用爱心、细心、诚心让学生树立信心,真正赢得学生信任。老师一次交心的谈话 ,一句中肯的评语,一次无意的表扬、鼓励,甚至一次善意的 “欺骗”都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就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老师眼中就是最棒的,这种成功的心理暗示会一直激励他们前进!
  二、设计新奇的导语,引起学生兴趣
  所以每堂课的开始就应设计一个好的导语,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例如:我在教长度单位时单位之间的进率时,让学生伸出大拇指说千米,伸出食指时说米,伸出中指时说分米,伸出无名指时说厘米,伸出小指时说毫米。而且还依次说出他们之间的进率。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分米=10厘米=100毫米,1厘米=10毫米。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学们就学会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和单位之间的互化。在以后的日子里如学习面积单位、重量单位、人民币单位、体积单位,只要掌握单位之间的进率以后,就能够“联想”到长度单位的手法和长度单位进率以及单位之间的互化,这样学生学起来就非常容易了,就产生了渴望掌握这种方法的强烈愿望,从而产生了自觉主动的学习要求和兴趣。
  三、设计精心的教学过程,激发学习兴趣。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运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数学学科的情趣,带领学生去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巨大影响。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 通过精心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广泛收集数学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隆重地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科教学的特点,引导学生注意数学学科知识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实验法、谈话法、调查法、文献 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进行自主式、 研究性学习, 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各种先进的教学媒体,走进了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投影仪、计算机等先进手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四、让学生参与,增加学生兴趣我们要改掉过去的“我讲你听”的上课模式,这样的模式易让学生厌烦,我们可以采用“学生讲学生听”。在做一些习题时,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讨论,如仍有学生弄不明白,可请一些已经弄明白的学生上台 为大家讲解,这在学生心里觉得:自己讲给自己听,要特别认真讲, 也要特别认真听。这跟老师讲的意义不一样,同时也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这种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品尝了参与的快乐,学习兴趣也进一步提高了。
  总之,教和学有法,但不定法。教师如能做到使学生爱上数学课,喜爱用数学的眼光去判断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他的数学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地去探索新教材,创设新教法,精益求精,尊重、爱护、教育好自己的学生,争取做一名出色的人民教师。力争做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作者单位:江西省寻乌县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正> 近年来,我国杀虫剂生产中混剂品种大量增加,混剂使用也大量增加,这虽然已给农药加工工业带来迅速发展,但也造成农药消费市场与应用中某种混乱。我国许多学者对这种混剂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成功的导入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愉快而主动地学习,减少政治课枯燥和抽象的说教,增强政治课的趣味性和实效性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好的导入方式,还能营造亲切、和谐、温馨的师生关系,让师生在合作中开启智慧之门,得到共同发展。笔者结合高中政治课教学十余年的实践经验,就思想政治课的导入方式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有效组织活动  上海一位著名的特级
本文主要介绍氰戊菊酯加敌敌畏的混剂中加入适量的增效剂SV1,并以氰戊菊酯1份,敌敌畏5份和SV13份的配比组合对水稻褐稻虱和蔬菜蚜虫为测试对象,进行了增效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增效剂SV1与氰戊
以黑玉米为主要原料,对经过不同方式预处理的黑玉米粉与大豆粉按不同配比进行黑玉米大豆即食糊的试制.结果表明,黑玉米经煮制后,在10.61&#215;105Pa的压力下进行膨化,所制得
学校教育以班级教育为基本形式,班主任是这一形式的主导者和操作者。班主任工作是我们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项繁琐、复杂且重要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班主任的心理、行为及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或塑造着学生。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班主任必须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修养和教书育人的丰富经验。那么,在新时期里,应如何做好班主任的工作呢?这就是我们新一代班主任首先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既做严师,又当益友  韩愈说
<正> 调节安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它的化学名称叫 N、N—二甲基吗啉鎓氯化物。它具有优良的内吸性能,水溶液易被植物的叶面所吸收,从而对植物起调节生长的作用,特别是
<正> 自1984年本市引进菊酯类农药防治棉红铃虫以来,由于防效突出,棉农长期单一使用,导致红铃虫产生抗药性,使红铃虫的防治缺乏好药。为此,1996年我们应用&#39;久效磷十红铃
<正> 2—(α—羟基乙基)苯骈咪唑盐酸溶液在276nm 处有一个最大的吸收峰,在0~16μg/ml浓度范围内符合郎白—比耳定律;本方法标准偏差0.21.变异系数0.23%。 2—(α—羟基乙基)
在中学阶段,物理教学过程应该渗透这样的思想: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唯一的;采用不同的方法,得到的结论应该是相吻合的。倘若有一种方法得到的结论与其他方法得出的结论有差异,那么就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每一位老师所追求的。新课程的改革对我们的英语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的改革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那么,如何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根本。本人在教学中做了一点点探索,总结如下:  一、课堂模式的转变  新课程的课堂再也不是传统课堂那样老师讲,学生听,成为挤压和消磨学生个性的场所,而是要不断的与学生沟通,解决学生的现实问题,将教学的主题和任务生活化,提高学生学习英语